原来李四确实有对象了。
对方是二面厂的一个女工,在林枫刚到二面厂时认识的。
那个在楼梯平台擦栏杆时打翻水桶,差点砸到林枫的贾胖丫。
那次李四救了林枫,一脚踢飞了水桶。
那次贾胖丫差点被厂里开除,多亏林枫的大度才保住了她的工作。
有一天,食品加工二车间改造时,贾胖丫不小心被铁管砸到头,幸好她戴着安全帽才没受伤。
虽然没伤到脑袋,但她还是很害怕。
下班后,她去厂医务室想拿点药,正好碰见李四也在那里给母亲买药。
两人看到对方都很惊讶。
他们一个瘦高,一个胖矮,站在一起很滑稽,连医生都被逗笑了。
医生随口说他们很般配,后来两人真的开始交往。
尽管外形差异明显,但他们相处得很好,一直瞒着所有人偷偷约会。
然而,秘密终究藏不住。
陈虎无意中将他们的关系告诉了林枫。
林枫并不意外,觉得李四确实该成家了。
如果他们能成为夫妻,他愿意当证婚人。
李四向老太太解释后,老太太非常开心。\"我还以为八字没一撇呢,你们进展得很快啊。”
她提议请贾胖丫来家里吃饭,要亲自认识这个女孩。
与此同时,陈虎告诉林枫,郊外改造的养猪场周围八十亩地已经全部开垦出来。
从此,工厂不仅有了养猪场,还有了自己的农场,这是个好消息。
赵二虎带领十几名工人,在养猪的同时开荒,还把猪粪用来肥田,准备种植作物。
现在的问题是,第一季该种什么作物。
林枫看了看节气,笑着说:“种地瓜吧。”
“厂长,您确定要种地瓜?”
陈虎惊讶地问。
林枫点点头,笑道:“三月种瓜结蛋蛋,四月种瓜扯蔓蔓;谷雨栽上红苦秧,一棵能收一大筐;红蓉没有巧,只要插秧早;红巷种得迟,蓉似羊胡须。”
“这些都是古人留下的农谚。”
“还有一句: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
“今年咱们就种地瓜吧。”
陈虎愣住了。
他没想到林厂长竟然如此精通种地的学问,果然是名副其实的全能型人才。
第三更!
---
陈虎领命后离去。
很快,赵二虎也接到了种植地瓜的指令。
但对赵二虎来说,这简直是难题。
他是工人出身,从未种过地瓜,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
他骑着那辆半旧的自行车找到林枫:“林厂长,让我们种地瓜,真的太为难了。”
“我们都是工人出身,以前也没种过地。
建养猪场时,我们只能边学边做。
开垦八十亩荒地时,也是摸索着来的。”
“现在让您教我们种地瓜,我们该怎么办呢?地瓜是种种子还是种秧子?听说有人还提到地瓜根,各种说法都有,搞得我一头雾水。”
“厂长,我特意来找您请教,请您给我们指条明路吧。”
赵二虎满头大汗,一脸愁容地请求林枫的帮助。
不得不说,赵二虎确实是个难得的实干家。
比如改建郊外仓库为养猪场时,他带头冲在前面,带着十几名工人昼夜奋战。
不到一个月,养猪场便建成了。
年底时,全厂上千名工人都吃上了自家养猪场的肉。
开垦那八十亩荒地时,他也一样身先士卒,日夜不停,在最短时间内将荒地变成了良田。
林枫看着赵二虎,笑着说道:“我给你写一封介绍信,拿着它去红星公社找社长李大牛。
他会让你跟一位有经验的农民学习。”
随即,林枫为赵二虎写好了介绍信。
赵二虎非常高兴,深知找专业人士办事的重要性。
他自然清楚红星公社在众多公社中名列前茅。
带着林枫的介绍信,赵二虎来到红星公社,找到了社长李大牛。
李大牛脸上布满皱纹,肤色黝黑,缺了一颗门牙,却给人一种亲切而朴实的感觉。
“原来是林枫厂长介绍你来的,这没问题。”
李大牛热情地说,“林枫厂长对红星公社有恩,我们正想着怎么回报,这次正好借这个机会表达心意。”
李大牛立刻叫人准备了三辆大车,车上装满了三大车地瓜。\"李社长,这些地瓜……这是要干什么?”
赵二虎一脸疑惑。
李大牛抽了一口旱烟,吐出浓烈的烟雾,笑着说:“这三大车地瓜是送给你们林厂长的地瓜种子,你赶紧带回去吧。”
“什么?这些地瓜就是种子?这不是我们平时吃的那种地瓜吗?”
赵二虎觉得自己的智商被冒犯了。
李大牛耐心解释道:“赵二虎同志,你作为工人阶级,可能不了解我们的农耕方式。
种植地瓜需要用地瓜本身做种,地瓜是根生植物,不像其他作物。
回去后,你得把这些地瓜处理一下。
这三位老农民一辈子种地,闭着眼睛都能帮你种好这些地瓜。”
既然李大牛这么说,赵二虎也只能接受。
他带着三位农民和三大车地瓜返回。
回到村里,三位老农立即动手。
他们用随身携带的镰刀将地瓜切块,然后放入水中浸泡一小时左右。
赵二虎跟着大家依样画葫芦,也切好地瓜,放入水中浸泡。
这只是个开头。
随后,三位经验丰富的老农来到赵二虎他们新开垦的八十亩地里。
他们在地里转了一圈,不断摇头。
“这土太硬了,必须先松土。”
“对,还得挖排水沟。”
“地瓜既怕旱又怕涝,旱时能浇水,涝时还能排洪。”
三位老农开始对赵二虎他们的田地评头论足。
赵二虎等人顿时感到头疼。
这种地比工厂里的活还麻烦!
早知道这样,何必当初开垦这片荒地呢?
直接在这片长满杂草的地方养牛养羊不是更好吗?
但这是林厂长的命令,不得不从。
种地瓜也是林厂长的指示,谁敢违背?
算了,既然请来了三位专家,那就听他们的吧。
他们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赵二虎下定决心后,开始劝说身边的十几个兄弟。
经过一番努力,总算说服了大家。
他们借来牛和犁,将这片地重新深翻一遍,直到符合三位老农的要求。
接着,开始种地瓜。
三位老农开始展示技艺,把切好的地瓜块种入土中,再覆上一层土。
每个地瓜块之间的间距都非常均匀。
赵二虎他们跟着学样。
但要完成八十亩地的种植并不容易。
连续干了三天,才完成一半。
赵二虎他们已经累得腰酸背痛,几乎直不起腰。
而三位老农依然干劲十足,毫无不适。
赵二虎他们彻底服气了。
确实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更合适。
他们更加谦虚耐心,向三位老农学习种地技术。
忙碌了一个星期,终于种完了所有土地。
三位老农准备回家了。
赵二虎带着十几个兄弟送行。
临别前,老农们再次叮嘱了一些种植后的注意事项。
然后,赶着骡车离开了。
第四更!
回到红星公社。
种下地瓜后,赵二虎像照顾婴儿一样精心照料这八十多亩地瓜。
十几天后,地瓜苗破土而出。
赵二虎欣喜若狂,马上组织兄弟们为地瓜浇水。
浇完水后,地瓜苗逐渐长成地瓜秧,远远望去一片绿意盎然,十分养眼。
赵二虎既兴奋又开心,想找人
找谁呢?陈副厂长?算了。
陈副厂长正忙着管理四个车间的生产,每天都累得够呛。
还是去找林厂长吧,顺便汇报工作。
主意已定,赵二 ** 上他那辆老旧的自行车,火急火燎地赶到红星电影院找到林枫。
这段时间林枫的主要工作都在红星电影院展开。
他每天早晨先去轧钢厂转一圈,跟陈虎打个招呼,再过来这里办公。
轧钢厂的养猪场基本不用他费心。
“林厂长,我就知道您在这儿。”
“我赵二虎是来向您汇报工作的。”
“您交代的八十亩地瓜种植任务,我已完成,请您去看看指导一下。”
赵二虎笑着对林枫说道。
“好啊。”
“二虎,干得不错。”
“走,我们现在就去。”
林枫办事果断,立刻离开办公室,和赵二虎一同骑车来到郊外。
哇,果然如此,赵二虎做得有板有眼。
八十亩荒地全被他种上了地瓜,而且成功了。
赵二虎领着林枫走进地瓜地,介绍种植心得,还提到通过这次种植认识的三位红星公社的老农。
老农们也
林枫边听边点头。
“很好,赵二虎同志,这次种地瓜让你的思想有了进步,这是个好现象。”
\"要继续保持这种干劲,把精神延续下去。\"
林枫鼓励了赵二虎几句后,赵二虎更加兴奋,开始滔滔不绝地说道:
\"厂长,我们打算在收完地瓜后,在这八十亩地上种白菜和萝卜。\"
\"到了冬天,咱们工厂就不用再买这些菜了。\"
\"光是这八十亩地的白菜和萝卜,就够我们工厂一千多人吃一个冬天,还有富余。\"
林枫笑着点头表示认可:\"很好,就这么办,赵二虎同志。
遇到问题随时来找我。\"
赵二虎更加开心:\"真是太在他看来,在林厂长的带领下工作十分舒心,因为林厂长用人不疑,敢于放手让下属去负责。
不像之前的那位老厂长,连芝麻大的小事都要过问,被工人们戏称为\"针鼻儿厂长\",因为他管得太细。
相比起来,林厂长更显大智慧,凡事都安排得井然有序。
重大事务由他亲自把控,琐碎细节则交由陈副厂长处理,再由车间主任落实到班组。
这样形成了清晰的责任链条,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这正是林厂长常说的\"责任到人、细化分工\"。
例如供销社售卖的华枫方便面,就是这样一步步生产出来的。
随便拿起一包华枫方便面,二面厂的工人就能分辨出它是出自哪个车间、哪班组包装,以及由哪位员工完成装袋。
在赵二虎眼中,林厂长无疑是位令人钦佩的人物。
尽管林厂长身兼数职,但他却能将每一个单位管理得井然有序。
下属们发自内心地支持他,甘愿为他付出。
这充分证明了他的领导才能。
林枫在地瓜地转了一圈后,便骑车前往红星图书馆。
红星图书馆一如既往地受欢迎,其中的工具书始终供不应求。
在整个北方工业区,没人不知道京都的红星图书馆。
过去十年间,这里丰富的工具书充实了许多工人的知识库,使他们学到了各种技能。
如今,京城的老工匠们都以收藏红星图书馆的工具书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