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音未落,旁边一个负责南片区的经理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带着哭腔看向孟远:
“孟……孟总……要不……咱们也提价吧?”
他的声音带着颤抖,充满了恐惧:
“再不提价……人就真的要跑光了!到时候厂子没有原料进来,炉子一停,咱们……咱们也得完蛋啊!”
“提价?”
孟远一直沉默地坐在老板椅上,此刻终于缓缓吐出这两个字,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
他面沉似水,眼神锐利却又带着一丝疲惫,手指无意识地,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桌面。
“哒…哒…哒…”
单调的敲击声在死一般寂静的办公室里回响,与窗外隐约传来的喧嚣和此起彼伏、象征着坏消息的电话铃声交织在一起。
“提价?拿什么提?”
红星财大气粗,他们可以不计成本地用钱清场,目的就是碾死这个碍眼的民营“搅局者”。
远新呢?账上每一分钱,都是孟远带着兄弟们,从废品堆里一点点抠出来的。
电线厂和电池提纯厂刚刚走上正轨,产生的利润勉强维持设备更新、技术研发和人员工资,
稍微有点结余,还得掰成几瓣用,想着扩大再生产,想着应对未来的风险。
现在,拿这点家底去跟红星拼价格战?
“那不是拿鸡蛋碰石头,是拿鸡蛋去撞泰山!”
这场“正规军”对“草台班子”的资源绞杀战,才刚刚开始,就已经将远新逼到了悬崖边缘。
就在办公室气氛压抑到极点,连马小军都快把牙咬碎的时候,苏振华教授推门走了进来。
老先生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还拿着几张写满公式的草稿纸,显然刚从实验室过来。
他扫了一眼屋里凝重的气氛,目光落在孟远紧锁的眉头上。
“小孟,都写在脸上了。”
苏教授把草稿纸往桌上一放,声音平静,“红星公司的事,听说了。”
孟远勉强挤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苏教授,让您见笑了。这次……是碰到硬茬了,有点顶不住。”
“顶不住也要顶!”
苏教授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价格战是最蠢的办法!红星是势大,但他们这么玩,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长久不了!”
他看着孟远,眼神锐利得像能穿透人心:
“小孟,你想想,我们从一开始靠的是什么?是跟人拼,谁收破烂的价格高吗?”
一句话,如同惊雷炸响!
孟远猛的一震,混沌的脑子瞬间清明!
“是啊!我靠的是什么?是低价吗?从来都不是!”
我靠的是……“技术!”
孟远几乎是脱口而出,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对!就是技术!”
苏教授用力一点头,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
“是咱们能处理别人处理不了的废料,从垃圾里淘出金子的技术!”
“红星能收废铜烂铁,能收报纸瓶子,但他能处理成分复杂的电子垃圾吗?他懂怎么从废催化剂里把铂铑钯给弄出来吗?他有本事碰那些含重金属的电镀污泥吗?”
“这些,才是咱们的‘护城河’!是他们用钱也砸不开、学也学不会的核心本事!”
苏教授的话,字字珠玑,像一把快刀,瞬间斩断了孟远心中的迷茫和焦虑!
“对!我怎么钻牛角尖了!”
“我最大的底牌,从来就不是跟在别人后面,抢那些大路货!”
是靠着领先这个时代几十年的眼光和知识,加上苏教授他们的技术实力,去啃那些别人啃不动、也看不懂的“硬骨头”!
贵金属提炼!高活性二氧化锰!还有未来真正值钱的锂!
这些技术门槛高,利润也高得吓人!红星想跟?等他们研究明白,黄花菜都凉了!
“呼——”孟远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重新变得锐利起来。
他猛地站起身,目光扫过办公室里紧张的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
“苏教授说得对!咱们不能被红星牵着鼻子走,掉进低价竞争的泥坑里!”
“传我的话!”孟远眼中精光四射,思路清晰无比:
“第一,稳住核心!那些摇摆不定的加盟商,愿走不送!挑出那些真正想跟咱们长干、信得过的,给他们提返点,给技术倾斜!”
“第二,转向!砍掉普通废品收购投入!把所有精力资源,全部砸到‘技术型废品’上去!”
他手指在桌面上用力一点:
“工业电子垃圾!给我加大力度收!工厂淘汰的旧设备、线路板,里面的金、银、钯,都挖出来!”
“废催化剂!联系化工厂、炼油厂。汽车尾气管里的,石化厂换下来的,只要含贵金属,都想办法弄回来!”
“红星不是喜欢玩价格战吗?让他们去收那些不值钱的大路货,让他们亏本赚吆喝!”
“我就不信,他红星再牛,还能钻到电路板里跟我抢黄金不成?”孟远一番话,掷地有声,让整个办公室的空气都为之一振!刚才还弥漫的愁云惨雾,瞬间被一股昂扬的斗志冲散!
马小军眼睛瞪得溜圆,激动得脸都红了:
“对!孟哥!就该这么干!让他们抢去!咱们搞咱们的高科技!”
思路打开了,方向明确了!
价格战的阴霾一扫而空,一条全新的、高利润的道路展现在眼前!
然而,兴奋过后,现实的问题也紧跟着浮出水面。
这些“技术型废品”,可不像废铜烂铁那样随处可见,等着人上门。
它们都攥在那些大大小小的工厂、研究所,甚至是某些特殊单位手里。源头,才是关键!
怎么才能搭上关系?
尤其是国营大厂,门槛高,规矩多。
人家凭什么把涉及环保技术,甚至可能有点敏感的工业垃圾,交给你一个没听过名字的小回收厂?
贸然上门?恐怕连门卫那一关都过不去。
必须找到合适的“敲门砖”,更要有可靠的“引路人”。
孟远脑子里迅速盘算着,一个名字清晰地跳了出来——市电池厂!
这绝对是眼下最理想的突破口!
主意已定,孟远不再迟疑。
他立刻行动起来,精心准备了一番。
拎上几条市面上紧俏的好烟,又揣上些让马小军帮忙挑选的、包装体面的本地土特产——
人情社会,礼数得到位,这是做生意的人,都懂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