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常威端坐于天枢殿主座,手中捧着一卷刚撰写完毕的秘籍。封面上\"赤阳功\"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墨迹尚未干透。这是他这几日以家传赤砂掌为基础,融合九阳神功的部分特性,借助诸天鉴推演而出的新功法。
\"司空殿主,召集玉衡殿所有弟子。\"常威放下秘籍,声音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
不过片刻,神农帮三十余名弟子整齐列队于殿前广场。这些日子在玄真观的调养下,他们气色明显好转,但内力修为依旧浅薄,最强的司空玄也不过后天中期境界。
\"诸位既入我玄真观门下,当有护道之法。\"常威目光扫过众人,\"今日传尔等《赤阳功》,共分七层,练至大成可达先天之境。\"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先天境界对于这些底层武者而言,简直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司空玄激动得胡须颤抖:\"观主...此等神功,当真传授我等?\"
常威微微颔首:\"既为同门,自当共享。不过...\"他语气转冷,\"此功不得外传,违者废除武功,逐出师门!\"
众人齐声应诺,声震山谷。
接下来的三日,常威亲自指导众人修炼赤阳功。此功虽脱胎于赤砂掌,但经过诸天鉴改良后,去除了原本的暴烈之气,转为中正平和,正适合这些根基浅薄的弟子修炼。
\"赤阳功第一层,重在温养经脉。\"常威掌心浮现一团赤红真气,在众人面前演示行功路线,\"气走手太阴,经中府,过云门...\"
司空玄等人盘膝而坐,按照指引运转内力。令人惊喜的是,这功法与他们原本修炼的粗浅内功竟有七分相似,转修起来毫无滞碍。
转眼七日过去。
这一日清晨,常威正在后山演练劈天神掌,忽然感应到山脚处传来数十道杂乱的气息。他眉头一皱,身形如大鹏般掠向观前广场。
\"观主!\"司空玄匆匆赶来,\"灵鹫宫那三个使者又来了,还带着无量剑派的人马,已经到山门了!\"
常威目光一冷:\"不知死活。\"
山门前,黑压压站了近百人。除了之前那三名灵鹫宫使者外,还有无量剑派东西二宗的弟子。左子穆与辛双清各率本宗人马,将玄真观团团围住。
\"玄真妖道,滚出来受死!\"一名灵鹫宫使者厉声喝道。
常威负手而出,青袍在山风中猎猎作响:\"三位上次的教训还不够?\"
\"放肆!\"使者大怒,\"今日有无量剑派助阵,定要踏平你这妖观!\"
左子穆上前一步,长剑出鞘:\"道长伤我剑湖宫弟子,今日特来讨个说法!\"
常威看向辛双清,发现她面色苍白,手腕处隐约有红痕浮现,显然是被生死符所制。
\"辛掌门也是这般想法?\"常威淡淡问道。
辛双清嘴唇微颤,还未开口,左子穆便抢道:\"无量剑派同气连枝,自然共同进退!\"
常威摇头叹息:\"冥顽不灵。\"
话音未落,他身形突然消失。三名灵鹫宫使者还未反应过来,咽喉已被无形气劲洞穿!
\"噗!噗!噗!\"
三朵血花绽放,使者们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倒地身亡。全场一片死寂,谁也没看清常威是如何出手的。
\"你...你竟敢杀灵鹫宫使者!\"左子穆声音发颤,手中长剑都拿不稳了。
常威冷冷道:\"我给过他们机会。\"
左子穆突然厉喝:\"无量剑派弟子听令,结剑阵!\"
数十名剑手迅速移动,结成无量剑派镇派大阵\"无量剑网\"。剑光如雨,向常威笼罩而来。
常威不避不闪,右手赤红如烙铁,一掌拍出。赤阳真气化作一道火墙,将袭来的剑气尽数焚毁。紧接着,他身形如鬼魅般穿过剑阵,一掌印在左子穆胸口。
\"砰!\"
左子穆如断线风筝般倒飞出去,撞断三棵大树才停下。他胸口凹陷,七窍流血,已然气绝身亡。
\"还有谁要动手?\"常威环视四周。
无量剑派弟子面如土色,纷纷弃剑跪地。辛双清长叹一声,也跪了下来:\"求...求道长救我...\"
常威走到她面前,二指搭在其腕脉上,果然发现生死符的痕迹:\"你且放松。\"
万法归流的真气涌入辛双清体内,不过片刻便将生死符化解。辛双清感受着久违的自由,泪如雨下:\"多谢道长救命之恩!\"
常威看向其余无量剑派弟子:\"尔等可愿归顺我玄真观?\"
众人哪敢不从,齐声应诺。辛双清更是郑重叩首:\"无量剑派愿举派投效,请观主收留!\"
常威点头:\"既如此,辛双清为摇光殿殿主,统辖原无量剑派弟子。摇光殿主器物打造、阵法演练之事。\"
回到观中,常威命人将灵鹫宫使者的尸体焚化,同时召集两殿弟子训话。
\"今日起,玄真观三殿齐备。\"他声音传遍全场,\"天枢殿由我亲掌,主武学传承;玉衡殿主医药炼丹,司空玄为殿主;摇光殿主器物阵法,辛双清为殿主。\"
\"谨遵观主法旨!\"众人齐声应道。
常威又取出赤阳功秘籍:\"此功传予摇光殿弟子,望勤加修习。\"
辛双清接过秘籍,粗略一翻便大惊失色。这功法精妙绝伦,比无量剑派镇派心法强出数倍不止!
\"属下代摇光殿弟子,拜谢观主厚赐!\"
接下来的日子,玄真观气象一新。有了无量剑派的加入,摇光殿很快建起了锻造工坊,开始打造精良兵器。玉衡殿的丹药产量也翻了几番,不仅满足自用,还能少量外售。
常威则将更多精力放在武学推演上。借助诸天鉴,他将逍遥派的武学理念与自身所学不断融合,修为日渐恢复。
时光飞逝,转眼三个月过去。
这一日,玄真观钟声长鸣,三殿弟子齐聚广场。常威立于高台之上,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
\"自今日起,玄真观开山收徒。凡通过考验者,可入外门修习;表现优异者,可晋升内门,得授真传!\"
消息一出,迅速传遍周边州县。短短半月,便有数百人前来拜师。常威设下\"心性\"、\"毅力\"、\"悟性\"三重考验,最终收录外门弟子七十二人。
玄真观的壮大,自然引起了各方势力的注意。这一日,一名不速之客来到山门前——
\"吐蕃国师鸠摩智,特来拜会玄真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