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车间里的喧嚣渐渐平息。最后一件模块化零件终于加工完成,小东北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组装台上。所有人都围了过来,屏住呼吸看着方稷拿起零件,轻轻卡进主体结构。
\"咔嗒\"一声轻响,零件严丝合缝地归位。车间里爆发出欢呼声,小东北激动得直搓手,老疙瘩的黑脸上露出两排白牙。
方稷环视着这群满脸油污却眼睛发亮的年轻人,声音有些哽咽:\"好样的,都是好样的!明天咱们就带着它下田试验!\"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试验田里已经热闹起来。
方稷和李教授穿着沾满泥点的胶鞋,蹲在地头调试机器。小东北和铁柱带着几个小伙子,把\"惠民一号\"稳稳地抬到了田埂上。
\"各部件检查完毕!\"铁柱洪亮的声音在田野间回荡。他黝黑的手掌拍了拍机身,发出沉闷的金属回响。
方稷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开始吧。\"
随着柴油机的轰鸣声响起,这台凝聚着众人心血的农机缓缓驶入试验田。
小辫儿李跟在后面,仔细观察着播种情况,不时弯腰查看种子的深浅,老疙瘩则拿着笔记本,记录着每一个数据。
\"转向灵活度比上一代提升了,每亩田快了5分钟。\"李教授看着仪表盘,声音里透着兴奋,\"而且电耗降低了,咱们得太阳能发电板还大了一点,这样平时的储电量,应该够太阳出来前的播种。\"
突然,机器发出一声异响。小东北一个箭步冲上去:\"停!停停!传动轴有杂音!\"
所有人立刻围了过来。方稷二话不说就躺到了泥地上,半个身子钻到机器底下检查。李教授赶紧递过工具箱:\"是不是轴承出了问题?\"
铁柱抹了把脸上的汗水:\"不应该啊,昨晚组装时检查过三遍啊....\"
\"找到了!\"方稷从机器底下钻出来,手里捏着个沾满油污的垫片,\"这个防松垫片装反了。\"
小东北懊恼地拍了拍脑袋:\"都怪我,最后检查时疏忽了。\"
方稷却笑了:\"发现问题就是好事。这说明我们的质检环节还要加强。\"他转向李教授,\"老李,咱们是不是可以设计个防呆结构?\"
正说着,田埂上突然来了一群老乡。
领头的老人拄着拐杖,眯着眼睛打量机器:\"这不是前段时间给我们送的播种机吗?\"
铁柱赶紧迎上去:\"大爷,这是我们新研发的'惠民一号的升级版'你们之前用的惠民一号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使用之后的期望,可以和我说说。\"
老人们围着机器转了一圈,这个摸摸轮胎,那个看看播种口。
突然有个老大爷指着排种器说:\"这个口子要是能再宽点就好了,咱们这儿的种子个头大,有时候种子太多卡住了有可能不下。\"
铁柱立刻掏出笔记本:\"您说得对!我们记下来,下一版我们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改进,该有什么其他想法吗?大家都可以说,毕竟最后是大家用,还是要你们认可才行。\"
太阳渐渐升高,试验田里的工作却越来越火热。改进后的机器再次下地,这次运转得格外顺畅。中午时分,村里的妇女们送来了饭菜,大家就坐在田埂上吃了起来。
\"方教授,\"老村长端着饭碗凑过来,\"这机器啥时候能买到啊?咱们村可都盼着呢!你们送的两台大家轮着不够用,都想两家凑钱买一台,两家轮着用呢。\"
方稷放下筷子,认真地说:\"大爷,我们一定尽快。现在正在做最后的改进,等通过了全部测试,第一时间通知您。\"
下午的测试更加顺利。
当夕阳西下时,\"惠民一号\"已经完成了三亩地的播种作业。小辫儿李拿着测量尺,他蹲在田垄边,手里拿着一把特制的测量尺,仔细检查着每一行播种的间距。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工装裤上沾满了新鲜的泥土。
\"第一行,株距误差0.3厘米;第二行,0.2厘米...\"她一边测量一边记录,额前的碎发被汗水黏在脸上。老疙瘩跟在她身后,用红色的小旗子标记着测量点。
测量到第三垄时,小辫儿李突然停住了。她揉了揉眼睛,又仔细量了一遍:\"这...这也太准了吧?\"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铁柱闻声赶来:\"咋了?出问题了?\"
\"不是!\"小辫儿李激动地举起测量尺,\"这一垄的误差只有1厘米!\"他的眼睛亮晶晶的,\"铁柱叔,咱们的机器太神了!\"
方稷和李教授也走了过来。李教授接过测量尺,亲自蹲下检查了几处,镜片后的眼睛越睁越大:\"太好了,咱们的自动调节系统起作用了!\"
方稷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拍了拍沾满泥土的机器:\"好小子,没辜负大家的期望。\"机器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金属光泽,仿佛也在为自己的表现骄傲。
小东北和大刘拿着记录本,一垄一垄地统计着数据。当最后一组数字汇总出来时,两人不约而同地惊呼出声:\"98%!\"
\"啥?\"铁柱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多少?\"
\"我们这边也是播种均匀度98%!\"小东北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国家标准是95%!咱们超额完成任务了!\"
田野上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方稷望着欢呼的年轻人们,眼眶有些发热:\"是啊,做到了。不过...\"他突然提高声音,\"同志们,现在高兴还太早!\"
大家立刻安静下来,不解地望着他。
方稷走到机器旁,拍了拍沾满泥土的机身:\"98%是在试验田的数据。真正的考验,是在老乡们各式各样的地里,是在风吹日晒的劳作中。\"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明天开始,我们要带着它走遍周边的村子,接受真正的考验!\"
铁柱第一个响应:\"方老师说得对!咱们要把它磨炼成真正的'铁牛'!\"
\"对!\"年轻人们异口同声地喊道,声音在田野上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