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对东大是持高度警惕心理的,这一点,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被反复验证了。
此时,贝希竟然主动提出转让反潜技术,这说明一点——美国海军在苏联红海军的步步紧逼之下,已经感到压力山大了。
当前是苏联红海军的巅峰时期,大量先进舰艇在船台上建造。
他们的基洛夫号核动力巡洋舰,面对东大的落后驱逐舰,高扬炮口表示没有恶意,掉头返航。
这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东大,他们被东大干过!
因为他们知道,东大是真会动手的!
一个古巴导弹危机,试出的不单单是苏联的虚弱,也试出了美国强大外表里面的懦弱。
而这个时代的东大,那是说干就干,能动手不逼逼的狠角色!
“把沿海都打烂也没关系,我们到中西部再建,我们做好了这种心理准备,你们呢?”
这一句话,就是这个时代东大人的决心,而这一代人,此时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年小伙子!
李干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他已经被国外学者冠于东大鹰派青壮年代表的名头了!
东大恶棍c拳打镇关西,脚踢英伦三岛,横扫中东小霸王,凌迟中南安猴,是用拳脚打出来的威名!
这一系列局部战争里,歼-10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是决定性力量,背后的主导者是李干,这一点,瞒不过贝希小组。
谈判就是谈生意,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能坐下来面对面谈,对方提出来的条件,就肯定不是他们的最后底线。
对李干这种始终掌握着主动权的谈判高手来说,贝希这种小伎俩在东方智慧面前,实在是不值一提。
和东大人打了这么多次交道,贝希也学到了一些东西,她现在抛出来的就是初始价码,就等着李干还价了。
她们早就设定好几条线了,提前反复确认过最后的底线,因此她对说服李干同意“保持高度默契”这个事情,非常有信心。
此时,她带着自信的微笑看着李干,等着李干还价。
谁知,李干一个果断的摇头,道,“原则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此事不需要再谈了。”
???
这是什么操作?
没等贝希小组三人反应过来,李干笑着说,“我倒有个消息,免费赠送给你们。”
李干面露神秘,道,“安德洛夫继任苏维埃联盟总文书,已经基本确定了。”
这一句话,把贝希小组三人震傻了!
威尔逊瞪大了眼睛,语气很硬地说,“不可能!勃日夫还在,他不可能选择安德洛夫!”
“这不可能!”
李干淡淡地说道,“勃日夫已经于当地时间凌晨3时05分死亡。”
他看了看时间,道,“也就是3个小时前。”
贝希小组三人立即自己的手表,又去看墙壁上的挂钟。
莫斯科时间比东大时间慢5个小时,换言之,勃日夫是东大时间8时05分下线的,现在是11时05分。
不可能!
李干是怎么知道如此机密的消息的?
东大是情报工作能力不可能比得上中情局!
这不可能!
贝希起身,神色凝重地说,“李先生,我要求休会。”
李干当然同意。
贝希小组三人急匆匆地走了。
看着完全失去了基本稳重的三人离开,林小茹感到很奇怪,问,“旅长,他们这是怎么了?苏联那边的总文书更替,他们怎么比他们换总统还紧张?”
李干说,“安德洛夫是改革派,这帮人对苏联的情况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他要是当了总文书,会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美国人当然不希望苏联回血了。”
说到这里,李干干脆在笔记本上一边画画写写,一边给林小茹上课。
“自70年代那场乌克兰平原大规模灾害后,苏联的粮食供应就一直有问题,而且越来越严重。”
“前两次石油危机中,苏联赚了很多外汇,理论上,苏联的粮食进口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里面很多钱都让勃日夫也挥霍掉了。”
“苏联本就是重工业为主,尤其是军事工业,他们的轻工业跟一坨屎一样,还不如咱们呢。”
“人们生活靠什么,靠的是面包和衣服,原子弹再厉害、核潜艇再厉害,不能当饭吃。”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这个联盟内部早已经千疮百孔了。”
“另一个原因则是集团农庄模式,几十年过去了,他们还是这个模式,许多农场的管理人员比干活的人还要多,但是这个阶层却拿走了最多的财富。”
“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资料、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导致的是一连串的危机。别忘了,苏联有三亿多人口。”
“美国人其实很清楚,苏联按照这个模式走下去,衰退是早晚的事,可是现在,力主对这个模式进行改革的安德洛夫一派要上来了。”
“美国人当然是非常紧张了。”
林小茹频频点头,恍然大悟。
联想到咱们东大几年前就开始对农村公社、大锅饭模式进行改革,实行了包产到户,释放资源、释放生产力,这么一对照,林小茹惊奇地发现,苏联这位老大哥简直是在替东大趟地雷啊!
东大一看苏联这个模式很糟糕,立即做出了改变,及时调整了发展方向和战略。
纵观整个历史,东大人的厉害之处就是非常能够汲取他人的教训,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这种几千年民族底蕴是其他国家完全比不了的。
安德洛夫的改革会成功吗?
另一时空里是失败了,他根本撼动不了数十年里形成的庞大的特权阶层。
但是在这个时空,情况完全不同了。
正如李干在极短时间里,就得到了勃日夫这位勋章爱好者去世的消息那样,这几年,大量那边的情报传回来。
在经过深入分析后,李干得出一个结论。
安德洛夫为首的改革派,势力很大,和保守派基本上是五五开的局面。
换言之,那一派上来,那一派就能占据优势。
因此,在知道安德洛夫已经做好了接任的全部准备之后,李干认为,苏联的改革,怕是很快会启动了。
李干拿不准他们的改革会带来什么变化,权衡之后,决定把这个消息提前透露给贝希小组,先看他们的反应,他们肯定会首先顶上去。
当前,勃日夫去世的消息还在严格封锁当中,除了安德洛夫等三个人,其他人都还不知道。
但这种事瞒不了多久,美国人再慢,有个一两天时间也能得到这个情报。
抢在他们之前,把消息透露给他们,是彰显东大软实力的一种方式。
李干总能够掌握谈判主动权的原因就在这里。
他总是会有好几手准备。
正如李干所料,他抛出这个重磅消息之后,贝希小组立即汇报给了白宫。
仅仅十几分钟后,白宫整个慌了!
安德洛夫上台,说明他们出现了重大的战略误判,结果是非常严重的!
自从苏军从阿富汗战场上撤走部分部队,白宫方面就察觉到不妙了。
那里可是最理想的给对手放学的地方。
再到后来柏林墙危机,双方激烈对峙,爆发小规模武装冲突,最后苏联爆发全面的粮食危机,北约国家把人道主义放到一边,拒绝向苏联出售粮食。
而此时,东大基于人道主义,把以前的恩怨放到一边,向苏联提供粮食,缓解了苏联的粮食危机。
如果务实的改革派代表安德洛夫上台,会是什么结果?
白宫那些智囊,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苏联会想尽办法拉拢东大!
这是美国无法接受的!
三十年前,美国在朝鲜半岛已经吃了大亏了,如果苏联和东大再一次走到一起,他们在亚太地区乃至整个西太平洋,将会全面落入下风!
三天后,安德洛夫在未经大会表决的情况下,通过一次最高常务班子会,就成功接任了总文书一职。
消息传到白宫,仅仅十几分钟后,贝希小组就接到了指令。
就一句话。
“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东大倒向苏联!”
接到指令的贝希小组三人,碰头一讨论,一个共识达成了——单单靠此前转移反潜技术这个条件,很难让李干这个谈判高手满意了。
别忘了,苏联的反潜技术不比美国的差到哪里去!
威尔逊说,“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正在全力帮助南港造船厂研制航母,这是不公开的秘密了。”
“安德洛夫当了总文书,黑海造船厂一定会加大技术援助力度,甚至会直接帮助建造核心舱段。”
“贝希小姐,既然有了授权,我们就必须要拿出足够让李干动心的东西。”
贝希问伍德,“伍德先生,你是什么看法?”
伍德干脆利落地说,“我是管钱的,办法和钱有关。也许可以向国会提交一项提案,出台一些法案,增加和东大的贸易量,减低东大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产品。”
看到二人面露不解,伍德解释道,“军事层面我不懂,我研究的是经济。你们可能没有发现,这位李干先生对经济发展有非常敏锐的嗅觉。”
他干脆把一份调研报告拿出来,是南港地区组织外商参观视察的时候,他让他的团队做出来的一份南港地区经济调查报告。
贝希仔细看了,惊呆了,道,“南港地区的生产总值已经突破3000亿东大币了?这太不可思议了。”
她看不上东大币,可是,她必须要承认这种货币在东大境内的价值,以及官方确定的汇率。
去年,美国经济实力最强城市纽约,其Gdp是3600亿美元,当前官方汇率约为1美元兑2东大币,折合东大币为7200亿东大币。
也就是说,当前的南港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纽约的一半多了!
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当然,从实际购买力来算的话,南港地区去年的3000亿生产总值,也就相当于400-500亿美元的样子。
但是,这已经是超级吓人的存在了。
伍德说,“因为过去三年里,南港地区落地投资超过200亿美元,带动了数千亿规模的产业发展,属于特殊阶段。根据预测,三年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会放缓,但至少有10%的增速。”
“你看看这里的人口和面积,还有地理位置。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也许会是下一个东京。”
贝希顿时沉默了。
当前的小日本号称能买下美国!
1980年,东京的年生产总值是1.2万亿美元,是纽约的三倍还多!
这意味着,在经济方面给予东大优待,必须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条件,才能让李干考虑“保持行动高度默契”这件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