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由崇祯皇帝亲自导演的、旨在重塑军心、再分配权力的政治盛宴,其结果,也让绝大部分人都感到心满意足。
那些真正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爵位和封赏;而那些虽未直接得利、却也参与了此次平叛与抗虏战争的普通官兵,也同样感受到了朝廷“不吝封赏”、“唯功是举”的全新态度!他们知道,只要自己肯在战场上用命,未来……便依旧有出人头地的希望!
而此次大典,最大的“赢家”,却并非是那些封侯拜将的武人,而是……那位临危受命、以宦官之身,主持了整场国朝大典的西厂提督——曹化淳!
崇祯皇帝这份“不拘一格、打破祖制”的任命,本就出人意料。而曹化淳本人,虽然在接旨之初,也是紧张得手心冒汗,但他毕竟是在宫中沉浮了数十年的老人精,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滴水不漏的安排,最终……还是将这场规模宏大、流程繁复的大典,办得是圆满无比,无可挑剔!
大典之后,曹化淳在整个南直隶地区的威望,瞬间便如日中天!无数的东南士绅、富商、乃至地方官员,都将他视为当今圣上面前,除东厂王承恩之外,最为得宠的“内相”!一时间,前来拜访、送礼、试图“走门路”之人,几乎要将西厂在南京临时设立的衙署门槛,都给踏破了!
而西厂,也因其在此次大典期间,负责外围安保、暗中护卫等多项任务,且表现得极其优异,其声望,在南直隶地区,竟隐隐有压过东厂一头之势!崇祯皇帝那“以西厂制衡东厂”的政治意图,已然……初见成效。
----------
然而,有人欢喜,便有人愁。
与曹化淳的风光无限,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那位同样是被皇帝破格提拔、也曾被无数人看好、甚至认为是即将接替钱谦益,成为新一代“江南士林领袖”的南京礼部尚书——张尔岐。
自那日在大典之上,因“迟到”而被皇帝当众斥责、并罢免了主持之权后,张尔岐便彻底陷入了门可罗雀的窘境。他那座在大典之前还车水马龙、宾客盈门的府邸,如今……却是冷清萧条,再也无人问津。
----------
就在张尔岐心灰意冷,准备上疏请辞,归乡养老之际,一个让他做梦也没想到的“客人”,却突然……微服私访,驾临其府!
崇祯皇帝,竟带着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和西厂提督曹化淳,仅领着数名随从,以一种极其低调的方式,出现在了张府的门前!
张尔岐在听闻通报之后,大惊失色!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从书房之中冲出,慌忙地跪倒在皇帝的面前,叩首请罪!
“起来吧。” 崇祯皇帝的语气,听不出喜怒。他并未理会张尔岐的请罪,只是自顾自地,走入了他的书房,目光扫过那满屋子的经史子集,才缓缓开口,话中有话地说道:“张爱卿,朕听说,你乃是当世大儒,尤其精通《仪礼》,教书育人,颇有心得。”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朕那皇八子慈灼,如今也已快满周岁,正需一位品行端方、学问扎实的先生,来为其开蒙。朕……思来想去,觉得……张爱卿你,似乎……最为合适。不知,你可愿随朕入京,担此重任,出任皇子之师啊?”
----------
崇祯皇帝本以为,自己这番话,无异于是在将张尔岐从“地狱”之中,重新拉回“天堂”!这可是“帝师”之尊啊!是天下所有读书人,都梦寐以求的无上荣耀!
然而,张尔岐的反应,却再次……出乎了他的意料!
只见张尔岐在听完这番话之后,脸色非但没有半分的惊喜,反而……变得更加惨白!他从袖中,取出了一份早已写好的奏折,颤抖着双手,呈送了上来!
“陛下……陛下天恩,臣……万死难报!” 他的声音,充满了苦涩与……决绝,“然……然臣自知德薄能鲜,更在大典之上,犯下‘怠慢君上’之大错!实不敢……再误人子弟!更不敢……误我皇家龙孙!!”
“臣……恳请陛下,能准臣……归乡养老!从此……不问世事!!”
他竟……拒绝了!
一旁的曹化淳、李若链,以及张尔岐自己的得意门生艾元徵,闻言无不大惊失色!他们纷纷上前,试图劝阻。但张尔岐却心意已决,只是跪伏在地,叩首不已,执意请辞!
众人看着他那副决绝的模样,又看了看御座之上,那位脸色已渐渐变得冰冷的皇帝陛下,心中都充满了担忧——他们担心,张尔岐今日这番“不识抬举”的举动,会为他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
崇祯皇帝看着底下那个跪伏在地、宁可以“归乡养老”为名,也不愿再为自己效力的张尔岐,心中那份最初的“爱才”之心,终于……被一股难以遏制的愤怒所取代!
他知道,张尔岐并非是不忠,而是……怕了!他被自己之前的雷霆手段,被朝堂之上的酷烈清洗,给……彻底吓破了胆!他只想退缩,只想自保!
“好!好一个‘不问世事’!!” 崇祯皇帝的脸上,依旧平静,但其声音,却已是冰冷刺骨!“张尔岐!你给朕……抬起头来!!”
他指着张尔岐,言辞严厉,如同刀锋般,一刀刀地,割向他那早已脆弱不堪的“风骨”!
“想当年,孙传庭孙督师,明知潼关不可守,却依旧亲率数万秦军,与数十万闯贼血战到底,最终力竭殉国!他退缩了吗?!”
“想当年,卢象升卢总督,明知巨鹿是死地,却依旧高喊着‘圣恩高厚,万死莫酬’,率领数千残兵,慷慨赴死!他退缩了吗?!”
“他们,才是朕心中,真正的大明士子!真正的国之栋梁!!”
“而你呢?!” 崇祯皇帝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尽的失望与……鄙夷,“朕不过是让你主持一场大典,你便因些许波折,而畏首畏尾,只想退缩自保!似你这等毫无忠义担当之人,也配……也配自称为‘儒生’?!”
“哼!” 他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说出了一句足以让张尔岐抱憾终生的重话,“还好!还好你今日拒了!朕若真让八皇子,跟着你这等无胆无识之人学习,将来……怕不是也要被你,教成一个只知退缩、毫无担当的昏君!!”
说罢,他不再多看那早已是面如死灰、浑身抖如筛糠的张尔岐一眼,猛地一甩衣袖,转身……愤然离去!
----------
崇祯皇帝那番充满了鄙夷和失望的斥责,如同万钧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张尔岐的心头!
他原地呆愣了许久,脑海之中,不断回响着皇帝方才那句“还好你今日拒了,否则,朕的八皇子,怕不是也要被你教成一个昏君”……
昏君……
昏君……
这两个字,如同最恶毒的诅咒,彻底击碎了他作为一个“读书人”最后的、也是最为可怜的自尊!
他终于……幡然悔悟!
他猛地从地上挣扎起来,不顾一切地,向着府门之外,追了出去!
“陛下!陛下!!” 他连滚带爬地追上了刚刚才准备起驾的皇帝的御驾,再次……重重地跪倒在地!
“陛下!臣……臣错了!臣知错了!!” 他拼命地叩着头,声音嘶哑而又充满了决绝,“臣……愿往!臣愿入京!教导皇八子!!”
“臣……愿倾囊相授!若不能将皇子教导成才,臣……永不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