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年秋末,北平城外,教军场。
晨光初露,薄雾未散,偌大的校场已被铁甲洪流填满。各军挑出来的三万受阅精锐在教军场列阵而立,黑虎、飞虎、飞熊、飞豹、飞羽及备武六军旗帜猎猎飞扬,刀枪如林,铁甲映日,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辽王吴权身披玄色战袍,腰悬佩剑,在镇北将军徐晃的陪同下,缓步登上点将台。他的目光如刀,一寸寸扫过台下军阵,心中暗自衡量这支新军的成色。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黑虎军的长枪兵方阵。三千壮士身披重甲,长枪如林,枪尖寒芒闪烁,仿佛一片钢铁荆棘。吴权走近时,军阵骤然爆发出一声怒吼——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声浪如雷,震得脚下大地微微颤动。
吴权微微颔首,目光转向飞虎军的重甲骑兵。这些骑士人马俱披铁甲,只露出一双冷峻的眼睛。他们手持丈八长矛,马鞍旁悬挂着厚重的战刀,肃立如铁塔。当吴权行至阵前,骑兵统领太史慈猛地举起长枪,三千铁骑同时以枪击盾,发出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吴权嘴角微扬,继续前行。飞熊军的刀盾兵、飞豹军的弓弩手、飞羽军的轻骑兵、备武军的攻城兵……每一支方阵都展现出惊人的气势。尤其是当吴权走到赵云统领的轻骑兵阵前时,这位白袍将军单骑出列,银枪斜指,三千轻骑同时拔刀,雪亮的刀光在朝阳下连成一片银色海洋。
“辽王万岁!”赵云清朗的声音穿透云霄。
“万岁!万岁!万岁!”三军齐呼,声浪如潮。
点将台两侧,各军主将肃立待命。
左首第一位,镇北将军徐晃手持开山大斧,铁塔般的身躯披挂着鲜亮的铜盔铜甲,头盔下的双眼如猛虎般摄人。他是此次整军的总教习,半年来日夜操练,将六军打磨得如臂使指。
其侧是黑虎军统领太史慈,一身赤甲如火,背负双戟,腰悬强弓,眉宇间尽是悍勇之气。他曾单骑冲阵,箭无虚发,如今统帅重骑,更是如虎添翼。
再往后是飞熊军主将管亥,这位昔日黄巾猛将如今披挂辽军制式铁甲,手持一柄门板宽的斩马刀,浑身肌肉虬结,仿佛一尊铁铸的凶神。
右首第一位则是飞羽军统帅赵云,白袍银甲,龙胆亮银枪斜指地面,俊朗的面容上带着沉稳的自信。他身后轻骑兵的弯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如同一片随时会席卷战场的银色风暴。
张合、白善、典韦等将领依次排列,每一位都是能独当一面的悍将。此刻他们目光灼灼地望向点将台,等待着辽王的训示。
当吴权来到校场东侧的火器营方阵时,画风陡然一变。
五百名膀大腰圆的壮汉赤膊而立,每人腰间挂着三个拳头大小的陶罐——正是马钧研制的火雷。统领白善见吴权到来,立即喝令:“火器营,演武!”
只见百名士卒同时冲出,点燃火雷引线后奋力投掷。
“砰!砰!砰!”
一连串的爆炸声响彻校场,百步外的草人阵地瞬间被飞溅的陶片覆盖。紧接着,十架小型抛石机被推上前线,士卒们将西瓜大小的轰天雷装上抛篮,点燃引信。
“放!”
“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三百步外的模拟敌阵被铁钉暴雨彻底覆盖,插满铁钉的木板上传来令人牙酸的“哆哆”声。
观礼台上,就连久经沙场的徐晃都瞳孔一缩。太史慈不自觉地握紧了双戟,赵云则死死盯着那些仍在冒烟的弹坑,仿佛看到了未来战场的变革。
吴权满意地拍了拍白善的肩膀:“半年时间,能将火器运用到如此程度,难得。”
白善单膝跪地,沉声道:“末将只是按大王教导的‘火力覆盖’‘步机协同’之法操练。这些崽子们现在都知道,火雷要在敌军人堆里炸,轰天雷要往敌军头顶落。”
日上三竿时,吴权重新登上点将台。
三万大军如雕塑般矗立,一片死寂,只有战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仿佛是这片沉默中的唯一声音。
吴权站在校场的高台上,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高大。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校场上空炸响:“半年!仅仅半年时间,你们就已经脱胎换骨!”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士兵们的赞赏,但更多的是对他们更高要求的期望。
吴权猛地拔出佩剑,那剑身闪烁着寒光,剑尖直指向苍穹,仿佛要刺破那无尽的蓝天。他的声音越发激昂:“然而,这还远远不够!我所期望的,是一支能够踏破贺兰山、饮马长江的铁军!是一支能让天下诸侯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
他的话音未落,“锵——”的一声,三万把兵刃同时出鞘,那一瞬间,寒光闪耀,如同一道银色的闪电划破天际,与阳光交相辉映,令人目眩神迷。
“愿为大王效死!”徐晃的声音率先响起,他单膝跪地,双手抱拳,眼神坚定地望着吴权。
紧接着,太史慈、赵云、管亥等将领也齐声怒吼:“愿为大王效死!”他们的声音如同雷霆万钧,在校场上空回荡,久久不散。
“效死!效死!效死!”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中,吴权缓缓收起佩剑。他望向南方,目光似乎穿透了千山万水,直抵许昌、成都和建业。
在那卷构想的舆图上,整个天下都已打上了吴权的标记。而今日校场上的铁甲方阵,便是撬动这盘大棋的第一根杠杆。
阅兵结束后,吴权独自站在空荡荡的校场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剑插在大地上。
徐晃默默来到身后,低声道:“各军已按计划轮换驻防。只是……”
“只是什么?”
“许昌密报,曹操正在积极操演兵马,正军备战。”
吴权冷笑一声:“看来我们的老朋友也坐不住了。”他转身望向南方,轻声道:“传令各军,秋收之后——”
“全军备战!”
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下,校场上只剩下呼啸而过的风声。那风声如战鼓,如号角,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铁血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