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林枫手下不乏杰出人才,只是世人鲜有机会了解。
直到金榜公布,这些隐藏的实力才得以显现。
特别是岳家军,展现了惊人的力量。
其中,张宪、狄雷、严成方三位顶级武将赫然上榜,而岳飞更被评为“一代武圣”
,令人震撼不已。
如今,杨再兴作为绝世武将、金榜排名第十二位的实力再次显现。
此外,还有能以一敌二击败金榜武将的高宠尚未上榜。
目前可知,岳家军已有四位超一流武将及两位绝世武将,这一阵容堪称空前强大,天下百姓也因此深刻认识到岳家军的深厚实力,之前对其轻视的态度完全转变。
然而,各路诸侯对杨再兴和黄忠的上榜感到无比压抑,特别是黄忠的出现让他们更加不安,因为他来自荆州,属于刘表的管辖范围。
黄忠因平民出身未获刘表重用,最终投奔西凉王。
众诸侯对此议论纷纷,甚至对刘表展开指责。
有人提及张邈对待绝世武将的态度,认为刘表与之如出一辙,将人才弃若敝屣。
面对诸侯们的批评,刘表虽感委屈,但也无可奈何。
他原以为只是围观榜单热闹,却没料到舆论竟波及自身。
他深知荆州缺乏顶尖武将,本想低调旁观,寻找荆州本地的优秀人才,却未能如愿。
最终,他只能默默承受外界的非议。
昔日荆州曾有一位绝世武将,却因自身原因使其离开,前往西凉发展。
想到这里,刘表心中满是悔恨,仿佛被灼烧般疼痛。
他可以预见其他诸侯得知此事后会如何嘲笑、辱骂自己。
尤其在想起自己刚还讥笑过张邈“不识英雄”
、公孙瓒“匹夫之举”
的时候,刘表愈发觉得羞愧难当。
相比之下,张邈虽未重用典韦,但至少给了机会;公孙瓒更是如此,赵云还能在他面前有所表现。
而自己呢?仅仅因为对方出身问题,便将其拒之门外,简直是愚蠢至极!
如今每当想起此事,刘表都痛心疾首。
这等荒唐决定,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荆州文武百官同样低头不语,内心同样充满愧疚。
然而荆州世家并无太多遗憾,毕竟黄忠的到来未必符合他们的利益。
对他们而言,只要荆州安定、家族获利即可,至于天下是否太平,并非首要考虑。
正因如此,刘表始终未能摆脱守成之主的形象,这与荆州世家的传统密不可分。
即便刘表有扩张野心,也会面临世家强烈抵制。
况且他在荆州根基薄弱,全赖这些世家支持方能稳固地位。
因此,他不得不迎合世家意愿,形成了一种政治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荆州的世家势力助刘表稳固了荆州牧的地位,使他成为荆州名义上的领导者。
为了笼络这些世家,刘表不得不任用他们的子弟担任官职,以维护世家的利益。
然而,黄忠这样出身平民的顶级武将却显得不合时宜。
一方面,他与荆州的世家毫无利益关联;另一方面,他的卓越武艺又迫使刘表不得不重用他。
否则,黄忠可能离开荆州,投靠其他势力,给刘表带来麻烦。
但若重用黄忠,必然会影响荆州世家的利益。
因此,荆州的世家对此并不在意,甚至暗暗窃喜。
刘表也意识到这一点,虽然起初感到尴尬和愤怒,但最终还是接受了现实。
他叹息道:“这样的荆州,在乱世中能生存下去吗?”
与此同时,各地诸侯对刘表嗤之以鼻,而曹操在兖州昌邑同样痛斥了刘表。
不过,当他得知杨再兴上榜时,立刻意识到这人的重要性。
杨再兴从未在李存孝提及的人名单中出现过,是个全新的人物。
荀彧提醒曹操,李存孝当初提到的五人中已有三人被证实存在,仅剩林枫和徐晓未被确认。
曹操听后沉思良久。
曹操听闻杨再兴上榜,并未惊讶,因他早已视高宠等人为绝世武将。
而黄忠被锦衣卫发现更令他震惊,感叹锦衣卫的探查能力天下无双。
他忧虑锦衣卫的情报优势会让西凉军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主动,难以应对。
荀彧等人亦感无奈,苦思对策。
最终戏志才提出建议,在军情商议时准备多套方案,战场临机应变。
曹操听后眼前一亮,认为此法虽看似笨拙,却切实可行。
尽管存在风险,但也胜过情报泄露导致被动,他对自己的用兵之能充满信心。
曹老板作为超一流的顶级统帅,无论临场选择何种作战方案,都能从容镇定,指挥大军井然有序地布阵前行,这份自信无人能及。
换作他人,恐怕早已乱了阵脚。
在冀州邺城,袁绍得知黄忠再次被锦衣卫招募后,愤怒至极,大骂刘表浪费人才。
他嫉妒其他势力拥有绝世武将,而自己的领地却无一人可堪大任,心态几近崩溃。
许褚向曹操透露,锦衣卫曾试图招揽他,但被他拒绝。
曹操对此心有余悸,庆幸当初未失去这位猛将。
听罢,许褚动情落泪,与曹操上演了一出感人的君臣情谊戏码,引得周围文官纷纷避开。
冀州号称天下第一大州,却连一位顶尖武将都未能孕育而出吗?
这时,审配在一旁开口说道:“主公,冀州其实有一位绝世武将,只是您未曾知晓。”
袁绍闻言,眼中闪过激动的光芒,急切追问:“是谁?快告诉我!”
“你快说,这可是关乎本州牧的大事!”
袁绍甚至直接表明要亲自去请这位武将出山。
见主公如此着急,审配无奈叹息,若是告知真相,恐怕真的会惹得主公暴怒。
看到袁绍催促不已,审配硬着头皮说道:“主公,我们冀州的绝世武将,正是金榜排名十三的赵云。”
话音刚落,审配心中祈祷,希望主公不要降罪于他。
然而袁绍听完,却是一脸震惊:“赵云?他不是幽州人吗?怎么会是冀州人?”
他无论如何都无法相信,自己渴望已久的赵云竟然是冀州本地人。
在他看来,赵云既然选择了公孙瓒,那必然是幽州出身。
审配苦笑解释道:“主公,赵云确实是冀州常山人。
在下之前查找他的行踪时,意外得知了这个消息。
只是后来他出山后,选择投奔了公孙瓒。”
袁绍听后勃然大怒:“赵云这是什么意思?身为冀州人,却宁愿追随幽州的公孙瓒,也不愿投靠本州牧?难道是看不起本州牧?”
袁绍听闻郭图的话后,面露思索,轻抚胡须,点头表示认可。
郭图趁机奉承道:“主公贤明,远胜公孙瓒,赵云弃暗投明正是明智之举。”
袁绍闻言颇为受用,眼中流露出满意之色。
田丰在一旁提醒袁绍关于杨再兴的上榜之事。
袁绍这才注意到榜单上其他几人,不由感叹岳家军的强大。
他直言岳家军的武将配置堪称恐怖,六个名额占据了金榜的六分之一。
这样的实力让在场众人无不震撼。
想到西凉军的整体实力,袁绍心中倍感压力。
西凉军不仅武将众多,而且个个战力非凡。
已上榜的武将中,有一半出自西凉王麾下。
而未上榜的名单中更是卧虎藏龙,李存孝、李元霸等名将赫然在列。
袁绍细数之下,发现西凉王手下的绝世高手竟已达八人,这令他深感不安。
袁绍手下的武将阵容空虚,天下诸侯中只有董卓和刘备各有一位顶尖高手。
意识到这一点,袁绍立即下达指令,要求不惜代价找到赵云。
审配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刘备对刘表的决策感到愤怒。
尽管两人同为汉室宗亲,但刘备内心对刘表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认为他不具备治理一方的能力。
刘备回顾自己的经历,感叹出身的限制让他屡遭挫折,从对抗黄巾到参与讨伐董卓,即便立下赫赫战功,却始终未能获得应有的高位,心中满是怨恨。
刘备心中充满不甘,只因刘表凭借汉室宗亲身份轻易获得荆州牧之位,这让他深感不公。
他常自叹为何自己命运多舛,而刘表却一路顺遂。
尤其看到黄忠被锦衣卫招揽时,刘备更是满腔怨恨,痛斥刘表目光短浅,未能识得英雄。
他幻想若自己处在刘表的位置,绝不会放走黄忠这样的良才。
与此同时,关羽与张飞并未像刘备这般情绪起伏。
他们冷静观察榜单上的武将,将其视为潜在对手。
尽管关羽骄傲自负,但也对榜单上的绝世武将充满敬意,因为他们皆为未来的劲敌。
张飞虽尚未达到绝世武将的境界,但同样视这些人为目标,决心超越他们。
张飞深信自己终将成为顶尖武将,金榜对其巅峰武力值的记载也印证了这一点。
他对金榜上的人名格外关注,尤其是看到黄忠的战绩后,不禁赞叹:“黄忠真非凡人,百米外一箭射落蚊虫,这等眼力堪称惊人。”
关羽听后,捋须点头道:“确实,金榜所述,黄忠的箭术已超凡入圣,我自愧不如。”
张飞附和道:“我的箭术虽能穿透八十步内的盔甲,但百步之外的精准度却无法保证。
相比之下,黄忠的箭术堪比古代神射手,绝非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