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虽然苏醒,但身体如同被掏空,虚弱到了极点,连抬手都异常困难。华佗亲自诊视后,严令他必须绝对静养,短期内决不能再劳心费神,否则本源再次受损,神仙难救。
刘晔深知孔明的重要性,更心疼他的身体。他亲自守在榻前,以最简洁清晰的语言,将自他昏迷后发生的惊天剧变一一告知:自己如何苏醒并击退司马懿的隔空邪法;马超如何斩杀韩遂、柯吾,收服迷当,平定西凉并率铁骑归附,献上韩遂首级及两块血鼎碎片;陈登如何在寿春站稳脚跟,广陵虽遭吕蒙猛攻但核心未失,吕蒙已被孙绍沧溟卫联合甘宁逼退;以及最重要的——孙绍携夷洲沧溟卫及海工墨金之秘归来,奉他为主,此刻正封锁江面,震慑四方!
饶是诸葛亮智深如海,听着这一连串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消息,眼中也充满了震惊、感慨,最终化为浓烈的欣慰和振奋。尤其是听到孙绍携夷洲强援归附、马超平定西凉来投时,他那苍白的脸上甚至泛起了一丝激动的红晕。
“天佑…荆襄…天佑…主公…”诸葛亮的声音带着激动后的虚弱喘息,“孙少将军…忠义可嘉…夷洲之力…乃…天赐臂助…马孟起…平定西凉…斩断曹贼…一臂…陈元龙…守土有功…大局…已…大利于我!”
他闭目喘息片刻,似乎在消化这巨大的信息量,也似乎在积聚力气。当他再次睁开眼时,那睿智的光芒更加明亮,尽管身体虚弱,但那股运筹帷幄的气度已然回归。
“主公…亮…虽不能起身…然…心念所及…或可…为主公…参详一二…”诸葛亮的声音微弱却坚定。
刘晔立刻握住他冰凉的手:“孔明请讲!我正需你的谋划!”
诸葛亮的目光投向虚空,仿佛在梳理着纷乱的天下棋局:
西凉固本: “马超…新附…西凉…初定…羌胡…畏威…未必…怀德…主公…令其…暂驻金城…上策…然…需…遣一…重臣…或…能吏…携…钱粮…匠人…速往…助其…安抚…民生…整饬…吏治…传播…教化…使其…根基…稳固…真正…为我…所用…” 光靠马超的武力震慑不够,必须尽快将西凉纳入荆襄的治理体系,使其成为可靠的战略后方和兵源地。
淮南钉楔: “寿春…广陵…乃…插入…淮南…之…利刃…陈登…能臣…然…独木…难支…需…增兵!速调…江陵…武陵…之…预备…兵员…及…匠作营…新制…军械…火器…尤其…是…守城…利器…支援…陈登…令其…固守…并…伺机…清剿…周边…肃清…曹魏…残余…将…淮南…彻底…化为…东进…之…跳板!” 必须巩固这个前沿阵地,将其打造成进可攻、退可守的坚固堡垒。
夷洲融汇: “孙绍…与…沧溟卫…乃…奇兵…亦…是…变数…主公…宜…速召…孙绍…及…其…核心…将领…入城…觐见…厚赏…嘉勉…示以…恩信…同时…可…请…月英夫人…携…匠作营…大匠…登舰…‘交流’…海工…墨金…之秘…既…示…信任…亦…可…取长…补短…增强…我…水军…之力…” 既要给予孙绍足够的尊重和地位,将其力量真正融入荆襄体系,也要在技术上进行可控的学习和融合。
神器与碎片: “神器…胚胎…耗损…过甚…需…以…地脉…温养…辅以…玉玺…本源…缓缓…恢复…非…朝夕…之功…那…血鼎…碎片…三块…邪异…非常…宜…择…阳刚…厚重…之地…深埋…或…以…地火…熔炉…尝试…销毁…万不可…令…其…再…聚拢…或…落入…邪人…之手…” 处理这些蕴含强大力量却极其危险的东西,必须慎之又慎。
终极之敌: “曹操…魔躯…邺城…乃…心腹…大患…司马懿…虽…重伤…其智…不可…小觑…巴陵…惨胜…我军…亦…元气…大伤…当务之急…乃…休养生息…稳固…所得…待…兵精粮足…将…西凉…淮南…夷洲…之力…拧成…一股…再…联结…四方…义士…(目光若有深意地扫过北方和西方)…方可…毕其功…于一役…直捣…邺城…除此…魔源!”
诸葛亮的思路清晰无比,虽然断断续续,却将荆襄未来的战略方向和当务之急剖析得明明白白。每一步都立足于现实,着眼于长远,充满了稳健与智慧。
刘晔听得连连点头,心中的思路也豁然开朗。孔明虽卧病榻,其智仍如定海神针!
“孔明之言,金玉良策!我即刻着手安排!”刘晔郑重承诺,“你安心静养,外面一切有我!待你康复,我们再并肩,扫清这寰宇!”
诸葛亮疲惫地闭上眼睛,嘴角带着一丝放心的笑意,再次沉沉睡去。这一次,是真正安心的休养。
然而,就在荆襄高层紧锣密鼓地执行诸葛亮定下的方略,稳固西凉、增援淮南、召见孙绍、处理碎片之时,两股暗流悄然涌动。
一股,来自西北。
马超坐镇金城,一面整军肃武,一面大开府库赈济灾民,安定地方。庞德则率精骑巡视四方,弹压不臣。这一日,庞德率队巡至靠近武都郡(曹魏控制)的边境一处山谷,发现了一小队行踪诡秘、商旅不像商旅、斥候不像斥候的人马。庞德生性谨慎,下令擒拿。一番不算激烈的搏斗后,擒获数人,其余逃入深山。从俘虏身上搜出的并非军情,而是几块带着奇异暗红纹路的矿石,以及一张绘制简陋却标注着几个特殊矿点(似乎与血鼎碎片材质有关?)的羊皮地图!更从俘虏口中逼问出一个零碎信息:他们是奉“邺城贵人”之命,在陇西、武都一带“寻矿”!
另一股,则来自长江之下。
孙绍应召,带着两名沧溟卫核心将领(精通海工机关术)乘坐小船低调进入巴陵城觐见刘晔,受到极高规格的礼遇和厚赏,双方相谈甚欢,归附之事彻底敲定。同时,黄月英也带着赵老匠师等几名心腹大匠,登上了“定海号”巨舰,开始与夷洲的海工大师进行“友好交流”。然而,就在黄月英登舰后不久,负责在江底利用磁力靴和特制水靠巡逻警戒的一队沧溟卫,在巴陵城上游一段隐蔽的江底,发现了一些异常——几处被人工开凿过、又被刻意掩埋的孔洞!孔洞周围散落着一些断裂的、非金非石的黑色细线,以及几块刻有诡异符文的碎裂石板!这些痕迹很新,显然是不久前留下的,而且手法…与中原或江东都迥然不同!联想到之前州牧府静室地底传来的异响和水府秘钥的震动,一股寒意悄然爬上发现者的心头。
这两条看似不起眼的线索,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两颗石子,预示着风暴并未远离,邺城的魔影,仍在黑暗中无声地编织着新的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