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汉家的人都不知道今日来的是哪一位大人。
村长家的大儿子倒是机灵,也跟着自己家的爹认识了几个字,眼光比其他人都活泛。
他此时正跟村长描述他看到的情形。
“那位大人一来,所有的大人们都围上去行礼,之后才开始各自的工作,只有那位郎中大人陪同着。
儿子和几位大人的随从都混的熟悉,就悄悄的问了一句,那是哪一位大人。
他们说那是工部尚书王大人。有一人还玩笑的说,就是你们经常念叨的那位下凡的仙人大人。”
村长啊的一声从椅子上跳起来。
他就说,他当时看着那位大人总觉得眼熟,不就是画上那仙人的模样吗。
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仙气。
他说怎么这么大的官,还知道如何做土豆粉和红薯粉呢,原来是仙人大人啊。
那就不稀奇了,人家从天上带下来的。
人家连那修路的神仙土都能够想出来,这样一个小小的吃食东西,那可真的就算不上什么大事。
以前人家想不起来,还是因为到他们村子,这才想起来这些吃食,这岂不是说明,这位谪仙大人和他们有缘分。
给他们的方子岂不是天上的仙人用的东西。
哎呦,算来算去,他们可是祖坟冒青烟了,能够得到谪仙大人的青睐。
这事必须要让全村人都知道。
明天就召开全村大会,说一说这方子的事情,以及王大人他老人家来过他们村子的事情。
还有王大人坐过的桌椅,喝过的茶水,以后都是他们村子的最金贵的东西。
让全村的娃娃们都坐一坐,好沾染一下文气。
等村长在全村大会上,把这件事一说,又解释了一下王大人是谁。
当然也是他听说来的,真不真实的他也不清楚。
等村民们听说让娃娃们去坐一坐王大人坐过的桌椅,老人们不干了。
“我说张二,这孩子们坐一坐是可以沾染文气。咱们也可以让村子里的老人们都坐一坐,没准就能沾一下仙气,多活几年呢。”
这个村老的话引起来所有四十岁以上人的共鸣。
这美好的寓意大家都需要,即便是村长自己也是需要的。
他清楚的记得王大人的那句与他同龄,可是人家看起来就跟年轻人似的。
再看他,就跟老婆子说的脸上跟老树皮似的。
村长想到这还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真的跟老树皮似的吗?他年轻的时候也是十里八村最俊美的小伙呢。
无独有偶,张老汉也想起来这句话,不由得也伸手摸了下自己的脸。
哎,当年自己可是这西山村最俊儿的小伙子,比那王大人还要长得好,岁月不饶人啊。
西山村的行动力也是非常迅速的,他们试着磨了一些土豆粉和红薯粉,掺和了玉米面或者是小麦粉做成了馒头。
他们感觉味道还不错。
此时天气还不热,他们决定试着少做一点粉条。
土豆粉条和红薯粉条都有。
过了些日子,粉条也算是成功。
西山工地也开始建造,来自西山村的专门做饭的婆子们,也给这里的大人们做了一种新的吃食。
一种新式的汤面。
吃起来特别有弹性,味道非常好。
几位值班的大人非常好奇,就把做饭的婆子叫过来问话。
“你们这汤面很是不错,不知道是用什么做的?”
“回大人,这是用土豆做的,这个方子是之前王大人送给我们西山村村长的。”
做饭的婆子一点都没有隐瞒的就把事情经过讲述了一遍。
“原来是王大人给的方子啊,那挺好。你们就按照大人的吩咐做就好。”
值班的官员原来还以为自己发现了好东西,可是没想到是王大人送的福泽。
那他可不敢打主意了。
婆子则是很尽职尽责的说道:“大人,您若是想要方子我们村长也是可以抄给您的。王大人说了,无论是谁想要学习这方子都要我们赠送。其它的村子还让我们教呢。”
官员顿时开心的说:“那好,明日你把方子带来。”
说完他让仆从去县城买了一些布匹什么的,准备明日送给这些村民,也不算是白拿了方子。
尽管是王大人无偿赠送的,可是他不能就这么没有眼力的白嫖。
不光是他一人有这个想法,其他几人也有这样的想法,因此也笑着说道:“让你们村长多誊抄几份,我们都要一份。放心不白要你们的,就算是给你们的笔墨费用。”
这个婆子心中大喜,她下午回去一定要早早找村长,让他好好抄写几份方子。
至于这些大人们是不是会真的给东西,给多少,不重要。
反正他们稍微漏出来一点就够他们生活个十天半月的。
何况这些大人们估计也不会那么抠门。
此时最抠门的大人王信也在小朝会上,被圣上问了问这个粉条的事情。
“爱卿,那粉条可真的好吃?要不你把方子也给朕一份,朕让御厨做出来尝一尝。”
王信痛快的答应道:“圣人,这土豆粉和红薯粉可以做的东西很多,您这宫里的大厨都是机灵人,肯定会发现更多的吃法。我现在就把方子写出来。”
户部尚书第一个说:“诚意,这样的好东西,也别光紧着圣上,也让我们都尝一尝。”
王信答应,不过这么多份他自己可抄写不过来,还是让殿内伺候的笔墨太监来抄写吧。
他把求救的目光看向圣上,圣上非常痛快的摆手允许。
王信本来以为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
没想到最新一期的京城小报上,就把这几个方子都刊登出来。
还特意说方子是王信拿出来的,并把这个过程详细的写了一遍。顺便宣扬了一番皇家学院。
王信觉得京城小报,这是有拿皇家学院碰瓷他名头的意思。可是他不敢反抗,只能够老实的被碰瓷。
还要表现的发自肺腑的开心。
从此土豆粉和红薯粉就正式的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
聪明的人们把这两种粉末也研究透彻,做出来各种各样的吃食。
老百姓们甚至有时候把粉条叫做神仙粉。反正他们觉得只要是王大人折腾出来的东西,就离不开神仙这两个字。
可能是因为这个粉条最早就是西山村做出来的,所以很多人就觉得还是西山村最是正宗。
等以后皇家学院成功开学之后,很多人来这里必要买的就是西山村的粉条。
甚至到达现代的时候,西山村的粉条也是标志为最正宗的仙人粉。
这几日吃瓜有点撑,历史真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史记能作假,满清男性dNA为汉人。
哇,真是正史不一定保真,倒是野史一定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