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洪荒遍历,人道渐明
晨雾如轻纱般缭绕在山间,丝丝缕缕,如梦似幻。李平安静静地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那棵老槐树粗壮而沧桑,枝干向四周伸展,仿佛一位慈祥的老者守护着这个村落。他的身后,是前来送行的村民们,他们的眼神中满是不舍。老村长迈着颤巍巍的步伐,走到李平安面前,递过一个粗布包袱,声音略带颤抖地说:“带上些干粮,路上小心妖兽。”
李平安双手接过包袱,指尖触碰到还温热的烙饼,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回想起三个月前,自己初到这个村子时,还只是个陌生的过客,而如今离别,却仿佛要远行的家人一般,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平安哥,一定要回来啊!”那个常给他送馍馍的小女孩,眼眶泛红,紧紧拽着他的衣角,声音带着哭腔说道。
李平安心中一软,蹲下身来,从行囊里取出一把精心制作的木制小锄头,递给小女孩,微笑着说:“帮我照看药圃,等药材成熟了,我就能回来配新药了。”
小女孩用力地点点头,接过小锄头,像是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李平安转身,踏上了蜿蜒的山路。他没有动用任何仙法,任由布鞋一步步踩在泥土上,沾染泥土的气息,就像所有远行的旅人那样,一步一个脚印地丈量着这片广袤的洪荒大地。山路两旁,青草和野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他送行。远处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透着一种神秘而又诱人的气息。
七日后,李平安来到了第一个部落。这个部落依水而居,一条清澈的河流宛如丝带般从部落旁蜿蜒而过。此时,部落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祈雨祭典。部落中央的空地上,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这位客人,请喝碗圣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手持陶碗,缓缓走到李平安面前,递上了一碗浑浊的水,水中还飘着几片青叶。
李平安伸手接过碗,轻轻嗅了嗅,发现所谓的“圣水”不过是普通的河水,而那些青叶——他瞳孔微微一缩——竟是能致幻的迷魂草。他心中暗自警惕起来,目光投向祭坛。
祭坛上,一位巫祝正挥舞着骨杖,口中念念有词。十几个少女围绕着火堆翩翩起舞,她们的舞步起初还较为整齐,但渐渐地越来越凌乱,眼神也逐渐变得涣散迷离。
“这是在献祭。”身旁的老者压低声音,在李平安耳边低语,“每季都要选三个姑娘送给河神,否则就会发大水。”
李平安心中涌起一股愤怒,他看得真切,哪有什么河神,分明是一条开了灵智的水蛇精,仗着些许法力在此作威作福,鱼肉百姓。
夜深人静时,如水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整个部落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李平安如鬼魅般潜入河神庙。庙内,供桌上堆满了各种祭品,其中最触目惊心的,是三套崭新的嫁衣,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刺眼——明日又要有三个少女被投入河中,成为那水蛇精的牺牲品。
“谁?!”守庙的壮汉察觉到动静,猛地举起火把,大声喝道。
李平安从阴影中缓缓走出,他的身影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他没有动用仙力,只是平静地说:“我想看看,所谓的河神长什么样。”
壮汉们先是一愣,随后哄笑起来,在他们眼中,这个陌生人无疑是自不量力。但当李平安走上前,徒手轻松掰断庙前的石柱时,那刺耳的笑声瞬间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惊恐。
很快,河底的水蛇精被李平安拖上了岸。这条水蛇精不过三丈长,连化形都做不到,却在这个部落被供奉了二十年,作威作福。
“你们每季献祭的少女,都被下游的鳄妖吃了。”李平安一脚踩着蛇头,冷冷地说道,“它只是捡些残羹冷炙。”
部落众人听闻,纷纷惊恐地跪了一地。老巫祝满脸懊悔,颤抖着双手撕毁了神像。孩子们愤怒地将嫁衣扔进火堆,火焰熊熊燃烧,仿佛要将这多年的屈辱与恐惧一并烧毁。
临行前,李平安耐心地教会他们修建水坝的方法,以抵御洪水的侵袭。望着那些充满感激的面孔,李平安心中沉甸甸的。他深知,在这广袤的洪荒大地上,像这样被妖物欺压的部落不知还有多少,自己任重而道远。
翻过三座山,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展现在李平安眼前,如同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铺在大地上。牧人们正驱赶着成群的牛羊转场,牛羊的叫声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欢快的乐章。
“外乡人!”一个骑马的少年,身姿矫健,勒住缰绳,热情地向李平安打招呼,“来喝碗马奶酒!”
草原人的热情好客,让李平安暂时忘却了一路的烦忧。他跟着牧民们一起迁徙,学习套马的技巧,感受着骏马在草原上奔腾的豪迈;学习挤奶的方法,品尝着新鲜的马奶;夜里,他和牧民们一起围着篝火而坐,听老人们唱着古老的战歌,歌声悠扬而悲壮,诉说着草原部落的历史与荣耀。
然而,这份安宁祥和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第五天清晨,远处突然腾起滚滚烟尘,如同乌云般迅速逼近。
“是黑狼部!”部落首领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惊恐地大喊,“快,女人孩子躲起来!”
来袭的骑兵足有上百,他们身着简陋的战甲,手持利刃,眼神中透着贪婪与残忍。他们并非妖族,却是比妖族更残忍的类人族同胞。李平安看着草原勇士们奋勇迎战,看着他们一个个倒下,鲜血流淌在这片他们深爱的草原上。看着胜利者无情地掠夺粮食、牲畜,甚至掳走妇女,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无奈。
他本可以挥手间击退这些强盗,但最终只是默默帮伤员包扎。因为他深知,这是人族内部的纷争,是资源匮乏下的弱肉强食。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单纯的武力干涉并不能改变什么。
“为什么不去开垦新草场?”他看着奄奄一息的老牧人,忍不住问道。
老人苦笑一声,眼中满是无奈与绝望,“往东是妖族的领地,往西是巫族的地盘......我们,只能在夹缝里抢食。”
那一夜,草原上的星空格外璀璨,然而李平安却望着星空久久不语。他深刻地意识到,人族不仅被万族欺凌,更在自相残杀。若不能改变这种现状,再多救几个部落又有何用?他的心中,对人族的未来充满了忧虑与思索。
深山里的药族,让李平安看到了另一番景象。药族居住的山谷四周环山,谷中植被茂盛,各种草药散发着独特的香气。他们识得千种草药,精通医术,能治愈百病,却从不与外界交流。
“祖训说,外人都会偷我们的药方。”年轻的药师,一脸警惕地拒绝传授知识给李平安。
李平安没有强求,他默默帮族人修补被山洪冲垮的梯田,教他们堆肥之法,以提高土地的肥力。两个月后,当他不顾危险,在悬崖上救回落水的孩子时,终于赢得了药族的信任,被允许进入药洞学习。
药洞内部,石壁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图案和文字,记录着无数珍贵的药方。最让李平安震惊的是,其中竟有能解妖毒的法子。
“这是先祖用命换来的。”老药师轻轻摩挲着壁画,眼中满是沉痛,“当年妖族常拿我们试毒......”
“那为什么不把这些方子传出去?”李平安忍不住问道。
老药师沉默良久,缓缓说道:“传了,就会被大族控制。我们小部落,守得住什么?”
离开药族时,正值雨季。连绵的雨水使得山洪暴发,冲毁了唯一的外出通道。李平安看着族人平静地收拾残局,心中忽然明白——他们不是不愿交流,而是不敢。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洪荒世界,珍贵的知识反而会招来灭顶之灾。
多年的游历,李平安走过十七个部落。他见过被妖族圈养的人族村落,村民们如同牲畜般被驱使;见过为仙门采矿累死的奴隶,他们在暗无天日的矿洞中艰难求生;也见过为自保而投靠魔修的小国,百姓们生活在恐惧与黑暗之中。
每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李平安都会在篝火旁,借着微弱的火光,认真记录下自己的见闻。兽皮卷上渐渐写满了一行行文字:
- 东海之滨,渔民每年要献童男童女给蛟龙,以祈求平安;
- 南荒部落,所有人出生就被种下蛊虫,成为巫族的药奴,任人摆布;
- 西域小国,百姓日夜雕刻灵石,供仙门弟子修炼,苦不堪言......
这一夜,李平安来到河边,河水在月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他正在河边洗净染血的布条,白天他刚从一个妖修手中救下几个孩子,代价是肩头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河水倒映着星空,也倒映着他略显沧桑的面容。这一年,他没有刻意修炼,修为却不退反进。只是这力量不再如以往那般凌厉霸道,而是如大地般厚重包容,充满了对世间万物的悲悯与关怀。
“原来这就是人道......”他轻声自语,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他忽然想起离开祖地时,苏尘说的话:“去看,去听,去感受。人皇不是救世主,而是要把散落的人心聚成火炬。”
远处传来阵阵狼嚎,仿佛在为他的思索和前行奏响独特的乐章。李平安收起行囊,继续向北方走去。在那里,据说有个叫“华胥”的部落,正尝试联合周边氏族共同抵御妖族,他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仿佛看到了人族未来的曙光。
兽皮卷的最后一页,新添了一行字:“洪荒万族,人族强又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