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唐被手下拦住:“先将天王 ** 送回山寨要紧,若被官军夺去,尸骨难存。”
赤发鬼虽怒不可遏,但也知人死不能复生,入土为安才是关键。
被劝阻后,他狠狠瞪了双枪将一眼,迅速带着人来到雷横身旁,抱起晁盖的 ** 撤退。
雷横紧跟其后,见清风山撤兵,董平立即指挥青州军追击。
此刻跟随刘唐和雷横的清风山喽啰已不足百人。
双枪将自然不愿放过这些残兵,立即指挥士兵紧随其后。
双方一前一后,追逐逃窜。
眼看青州军即将追上清风山,山道两侧却突然响起锣声。
刹那间,无数身影从山林间冲出!
这情形分明是之前董平伏击登云山的翻版。
正如登云山的喽啰遭遇伏击时四散而逃,青州军也意识到中了埋伏。
两侧山林里不知有多少敌人潜伏,顿时乱作一团,四处奔逃。
即使董平亲自呼喊,也无法制止溃败之势。
眼见部下不断减少,双枪将只能愤然撤军。
...
“你说什么?天王竟被董平...”
入云龙公孙胜本因计策奏效而欣喜,但得知晁盖遇害的消息后,如同晴天霹雳,怔在当场:“怎会如此?绝不可能。”
入云龙满脸不信,“我已经叮嘱过天王,只需稍作牵制,若察觉不敌,即刻朝我设伏之地撤退。
凭天王的武艺,即便不是董平对手,也不该如此轻易受害。”
赤发鬼也红着眼睛说:“我当时也在场,有雷横相助,天王即便不敌董平,也不至于...”
插翅虎见二人议论纷纷,便...
快要把怀疑的目光转向自己时,急忙悲叹数声:\"我那时被绊了一下。”
\"天王或许因心急救我,才没察觉那董平的长枪。”
他的解释还算合理。
\"眼下说这些也没用了。”
入云龙长叹一声,\"先把天王 ** 收殓了吧。”
\"董平只是暂时撤退,过会儿怕是又要追来。”
刘唐含泪用布裹好晁盖的 ** ,众人急忙向清风山赶去。
……
清风山上,乐和正带领孙新、孙立和顾大嫂进寨叙话,报信的喽啰带来晁盖遇难的消息,顿时让整个山寨陷入混乱。
\"哥哥,天王哥哥!\"及时雨宋江听到噩耗,当即跪倒在地,泪如雨下。
寨中昔日与晁盖亲近的首领无不悲痛万分,连孔明、孔亮相继装出伤心模样。
而人群里,孙立、孙新等人却面面相觑,显得十分尴尬。
……
毕竟,晁盖下山全是为了搭救他们。
如今天王出事,孙立、孙新等人自然难辞其咎。
\"都怪我们,害得晁寨主……\"病尉迟孙立跪地自责,孙新、顾大嫂及乐和等人随后也纷纷跪下。
面对拜倒的登云山众人,不明 ** 的清风山头领们表情复杂。
“好了!四位快请起身!”
及时雨连忙拭去泪痕,伸出手扶起孙立等人,“此事怪不得我们天王,都是那青州府的双枪将董平所致!”
“这与四位有何干系!”
及时雨继续说道,“若此事传扬出去,江湖上的英雄好汉们岂不是要小觑我们清风山?”
“话虽如此,”
病尉迟孙立缓缓站起,“若非我们的缘由,晁天王也不会下山,更不会……”
“罢了,”
宋江安慰道,“你们登云山既然来投靠我们清风山,我们下山相助便是理所当然。”
“只是……”
孙立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吴用开口打断。
“孙提辖无需自责,无论怎样,这事并非你们的责任。
若四位真心在意,将来为晁天王操办后事时,还请尽力协助。”
“一定!”
病尉迟急忙应允,“我们如今已是清风山的人,晁天王的事也该有我们的一份。”
安排好孙立、孙新、顾大嫂和乐和四人后,吴用又走到仍在抽泣的宋江身旁劝慰:“押司,眼下最紧要的是尽快将天王 ** 送回清风山,否则一旦被官府……”
“对对,”
宋江连连点头,“先生提醒得是,我都差点忘了,快,立刻整军!我们一同下山,将天王 ** 护送回梁山,绝不能让官府糟蹋了天王的遗骨。”
……
众人纷纷前去准备兵马,而吴用却来到宋江的小院。
他看见宋江独自坐在桌前,神情中透着深深的哀伤。
智多星上前轻声说道:
开口劝道:
“押司,不论如何,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就不要再多想了。”
“……嗯。”
宋江默默点头。
虽然晁盖确实因雷横受自己指使而遇害,但宋江与雷横相识多年,如今却死在了自己安排的人手里,即便强如宋江,心中也不免有些沉重。
一旁的吴用亦沉默无言。
他与晁盖的情谊并不逊色于宋江,此刻同样难掩悲痛。
当年,吴用科考失利,流落东溪村。
若非晁盖收留,让他做了村里的教书先生,智多星即便再聪明,恐怕早已饿死街头。
然而,再深厚的交情也抵不过他对功名的渴望。
从古至今,“学成文武艺,货与 ** 家”
,这是吴用从小铭记的理念。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他一直向往的生活。
即便如今成为草寇,金银珠宝已不缺,但他依然憧憬着 ** 厚禄、威风凛凛的模样,而非隐居山林、偏安一隅。
事实上,若晁盖早有归顺朝廷之意,吴用也不至于痛下 ** 。
“押司,事已至此,”
吴用压抑住内心的复杂情绪,“唯有向前了。”
“嗯,先生所言甚是。”
宋江长舒一口气,“虽辜负了天王,但日后入朝为官,他老人家定会欣慰。”
“嗯。”
吴用含糊地应了一声:“押司,眼下必须先把天王 ** 送回清风山。”
“否则……”
若董平夺得晁盖 ** ,加以 ** ,清风山的威名与人心恐将毁于一旦。
届时清风山若因此衰败,慕容彦达定会翻脸无情。
“先生莫忧。”
宋江坚定承诺,“此事至关重要,我必不让董平得逞。”
……
得知晁盖遇害后,宋江不敢拖延,立即率山上剩余六七百名喽啰下山,全然不顾山寨空虚。
他将所有残部带上山下,连同刚归附的孙立、孙新、顾大嫂和乐和等人,一个也不少。
宋江快马加鞭,最终在双枪将追上刘唐、雷横之前赶到,护住了二人。
“宋江!”
官军中的双枪将看到宋江旗帜,顿时怒火中烧。
今 ** 已亲手击杀清风山首领晁盖,若再除去此人心中大患宋江,可谓双喜临门。
董平环视四周,尽管一路追击导致部分士卒掉队,但他麾下仍有七八百青州军。
而清风山虽倾尽全力,加上及时雨宋江与赤发鬼、插翅虎汇合,总兵力不过七八百人,双方人数旗鼓相当。
然而,论战斗力,清风山显然远逊青州军。
董平下令进攻,两军交锋未久,清风山喽啰便渐落下风。
挥舞着双枪,纵马疾驰,直扑清风山的宋江而来。
“速回山中!先带首领 ** 回去!”
宋江急切地嘱咐刘唐与雷横,而他虽对气势汹汹的双枪将心生畏惧,却仍强忍胆怯,率众迎战。
只见董平一路冲杀,离宋江渐近,而清风山这边,最为倚仗的小李广花荣不在,仅剩孔明、孔亮、白胜、李忠等人,怎敌得住董平?加之他们未及靠近,已被吓得双腿发软。
大头领晁盖已死于董平之手,若宋江再丧命于此,清风山必将覆灭。
无奈之下,即便早与宋江反目,美髯公朱仝也只能持朴刀迎战董平。
然而董平武艺高强,青州士卒又助阵,朱仝不过二十回合便处于劣势。
“快派人支援朱仝兄弟!”
宋江焦急呼喊,但无人敢上前……
幸亏,眼看朱仝即将落败,清风山忽有一人挺枪而出。
“砰砰!”
两枪相碰,董平凝视眼前汉子,立即认出他是曾率数十人对抗官军千余人的匪首。
当时对方在密州突围时展现的勇猛令董平印象深刻,但他本以为此人力尽必亡,不想今日竟在此相遇。
不愿追问他的姓名,然而此刻见到宋江就在眼前,只需全力冲杀,便可除掉那令人厌恶的矮小之人。
不曾想,又被此人挡在面前!
“阁下姓甚名谁?”
董平怒喝道,“既有这般武艺,为何甘心为匪?”
那人持枪轻笑:“我乃孙立,人称小尉迟,在登州时曾为提辖。”
“提辖?”
董平冷笑,“区区一个提辖,竟敢在我面前逞能!既然你执迷不悟,今日便随晁盖同赴黄泉!”
话音未落,双枪将挥舞手中两杆铁枪,直冲孙立而去。
孙立毫无惧意,举枪迎击。
双方枪来枪往,片刻间已过数十回合,彼此都奈何不了对方。
论真实本领,董平确实略胜一筹,但因先前大战许久,又与朱仝交手数招,此时体力稍显不足。
正是这份疲惫,才让孙立得以与之僵持。
趁董平被牵制,刘唐与雷横成功突围,护送晁盖 ** 前往清风山。
待二人离去,宋江抓住时机,指挥清风山众人加入战局,在青州军中展开激战。
清风山众首领面对董平时难免心虚,但对阵普通青州士兵则毫不退缩。
双方人数相当,这一战注定激烈异常。
很快,在宋江等人的猛攻之下,局势逐渐转向有利。
青州的士兵节节败退,董平的副官急忙上前提醒:\"统领,形势危急,速速撤离!\"
\"什么?\" 双枪将心头一紧,匆忙用枪逼退孙立,环顾四周才发现,青州的军队已悄然后撤,不少士兵因恐惧溃散奔逃。
\"可恨!\" 董平咬牙瞪向不远处的矮壮汉子宋江,虽心有不甘,但身为统领,他不愿冒险,随即下令撤退……
战斗结束后,清风山的喽啰们欢呼雀跃,宋江等人虽欣慰却隐忍不发,因晁盖之死始终压抑着喜悦。
此役让宋江在山寨中的威望大增,毕竟先前面对青州官兵,晁盖不但落败,还丢了性命。
而宋江不仅保住了晁盖的 ** ,还击退了董平,胜负高下显而易见。
\"多亏孙立兄相助,才能保住晁盖哥哥遗骸。”
青州军撤退后,宋江向走来的孙立深施一礼,\"请受宋江一拜!\"
\"押司万万不可如此!\" 孙立连忙搀扶起宋江,\"若非押司收留,我们恐怕无处容身。
今日又何必这般客气!\"
虽是晁盖当初收留了孙立等人,但此刻的气氛里满是感恩与团结。
然而此刻,在病尉迟的话语间,似乎变成宋江接纳了登云山的一行人。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宋江的感激。
周围的人都未曾留意这些细节,毕竟自晁盖过世后,宋江无疑是清风山的首领。
病尉迟提及宋江收留他们,也算贴切。
可孙立的话落入宋江耳中,却另有深意。
身为押司的宋江,对官场的运作已十分熟悉。
孙立话音未落,宋江心中便有所触动,不由自主地望向病尉迟。
这是要归顺自己了吗?宋江目光微凝,脑海中浮现出病尉迟与双枪将在战场交锋的画面。
其武艺虽略逊董平,但相差无几。
若非病尉迟及时出手,自己恐怕早已丧命于董平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