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两日,所有被下狱的米行东家们全部松口表示他们愿意将新月县的亏空给补上。
石友朋双手交叠在胸前看着众人道:“早这样不就好了,早这么识趣哪里还需要来监牢走一遭?”
说罢,他吩咐狱卒,“将纸笔拿来,让几位老板们亲自给家中去信,待手下人交足了米粮和贪污的银钱就能将人接回去了。”
狱卒应是,马上按石大人说的去办。
这桩事情一了,只需方远对着单子看米行老板们补缴出粮食即可,这些小事不需宋志明这个蝗灾钦差坐镇。
翌日,宋志明一行人就准备启程赶往武昌府。
他此行不仅将蝗虫驱赶干净,还出面免了新月县百姓们一年的赋税,顺便将为虎作伥已久的贪官杨岐山绳之以法,百姓们无不将其当成心中的青天大老爷。
这天的城中,宋志明的青蓬马车走在最前方,后面跟着司农寺的王星的车驾,最后是几名锦衣卫,百姓们夹道相送,甚至有些还恳请他下轿收下自家的青菜鸡蛋。
“宋大人,这是俺家娘们中的小青菜,请您收下!”一位年迈的老人直接跪下,仰头对身前的少年钦差道。
这句话一出,身后又是更多的附和:“是啊大人,您也得收下我这老婆子的鸡蛋,这是俺家老母鸡刚下的蛋,还热乎着呢!”
说着,这大娘就要将装着鸡蛋的篮子朝宋志明手里塞。
宋志明先是拒绝大娘的好意,再抬手将跪着的老者扶起来,摇头失笑:“不是我不收,是这一路上我们并无开火做饭之需,收下也是平白浪费,倒不如你们留着自己吃了。”
他说得不错,自己一行人都是大老爷们,确实不会做饭,只遇到驿馆时才进去随便对付两口。
“这……”百姓们闻言自然不乐意。
宋志明继续劝道:“乡亲们的心意我收下了,只是这些东西本官确实不……”
话音未落,轿子中下来一人,一把将老者的青菜和大娘的鸡蛋接到手中,脸不红心不跳地对众人一番道谢,顺手命锦衣卫将其放在轿中。
宋志明:……
赵昭平一脸看乐子的心态,俯在对方耳边轻声道:“我这也是为了你好,你不收他们也不走,意思意思拿上几样不也好快些上路吗?”
说完,他还理所当然地继续接下身边小孩的糖葫芦、猎户的野兔、妇人的炊饼,就连二八少女的鲜花也招收不误。
那少女何曾见过笑得如赵昭平这般灿烂的少年公子,脸都红了起来。
宋志明见此,默不作声朝赵昭平使了个脸色,后者这才撇嘴收手。
抱着怀中满满的东西,赵昭平一脸歉意对其他还要上前塞东西的百姓道:“诸位的心意我和宋大人心领了,只是这马车逼仄,实在搁不下大家的东西,我等就在这里谢过。”
说罢,赵昭平对百姓们躬身行礼,宋志明见状也跟着弯腰俯身。
这下没能将手中东西送出去的百姓也不强求,脸上露出灿烂的笑意朝宋志明回礼。
待二人重新坐回马车后,赵昭平仔细将刚才收到的东西归置在一旁,沏了壶茶水悠哉游哉往嘴里送。
宋志明看了眼面前人自在的神情,道:“你倒是很会人情世故。”明明要纠缠许久的百姓三言两语就被赵昭平诓骗得舒心不已,否则现在他们还不能出得了这新月县的城门。
赵昭平斜睨一眼宋志明,轻笑一声道:“论做人……你还得和我多学着点。”
他父亲老年得子,待赵昭平出生后赵鹏举已在朝中站稳了脚跟,自己自小在父亲身边长大,下到寒门学子上到高门贵族,哪个不想巴结赵鹏举一番?
可父亲每次都能轻而易举解决妥当。
赵昭平平日在国子监风度翩翩寡言少语,在外人面前与自己父亲时常冷脸,可谁也不知他其实一直将父亲赵鹏举视为最大的榜样。
他更是自小就期盼着获得父亲的认可,可是他却鲜少听到父亲夸赞自己的声音。
想到这,赵昭平手中的茶水已放凉不少,险些随着马车颠簸撒到垫子上。
他回过神来,眼中现出的是父亲赵鹏举时常在家中赞赏的春闱榜首,宋志明。
一瞬间,赵昭平看向宋志敏的神色变了又变,嘴中还是不屑地冷哼一声,转头看向别处。
宋志明哪里知道短短几秒钟自己又被人给记恨上了,只觉得赵昭平此人怪异非常,也不喜去触人霉头,兀自掀开一本杂书看了起来。
对面的赵昭平见宋志明连坐在马车中都不愿歇息片刻,不由地冷哼一声:“哼,装模作样。”
宋志明并未言语,继续看起手中的书册来。
小五回程时一直坐在马车外充当车夫的角色,听身后没了动静,还以为是公子睡着了,他抽空掀帘看了眼身后的二人,恰好对上赵昭平一记白眼。
赵昭平:就连宋志明的小厮都碍眼非常。
小五恐惧冒犯,立马将眼神收回继续驾车,还不忘抽空抹了把额上的冷汗。
他怎么感觉赵公子对自己有意见呢?
……
一行人很快来到武昌城府衙,巡抚赵成亮早在内候着。
待人一踏进衙署,赵成亮就着急忙慌快步上前,脸上带着止不住的笑意:“宋大人一路辛苦,一路风尘补补想必还未用午膳?”
他看向众人,果然从他们脸上默认的神色猜测出七七八八,继续道:“下官已备下一桌饭菜,还请大人们先用膳再商议他事吧。”说着,赵成亮面上笑意褪去些许,带着半分无奈。
宋志明从对方话中听出不对劲,颔首应好。
赵成亮不是铺张浪费的人,也不喜给上头来的钦差准备宴席大肆款待,因而只按照规制给宋志明等人准备上一桌饭菜。
幸而宋志明与石友朋都不是挑剔之人,就连赵昭平也不说对饭菜有什么不满意,几人坐下就开始无声吃饭。
唯有赵成亮看着几人用膳的动作欲言又止,脸上还有些许愁苦。
宋志明扫到他的神情,将筷子放下,出声问道:“可是蝗虫捕捉不顺利?”
赵成亮摇头,表情一言难尽。
“那是为何?”宋志明皱眉。
桌上其余几人闻言,不约而同放下筷子看向赵成亮。
赵巡抚叹了口气,无奈道:“金岭山的山匪又出来作乱了……”
原是因为蝗虫肆虐,就连金岭寨的粮食也不够吃了,山匪无奈只好下山掠夺农家,附近的村庄遭到劫掠,村民们不敢反抗只能在事后求助于县衙。
赵成亮头痛,他做巡抚将近十年,武昌城在他治下一直与金岭寨的山匪保持微妙的平衡,所谓敌不犯我我不犯敌,正是赵成亮遵循的原则。
桌上的赵昭平听了来龙去脉,第一反应是:“你怎生不派兵去灭了他们?”
见对面的赵成亮摇头:“若是打得过还好,可我这不是打不过吗?”金岭寨山匪各个都是民兵的标准,他们还山势险峻占据有利地势,岂是说打就能打的?
赵昭平听此,不由得嘟囔了句:“做巡抚做成这个窝囊样,真是丢我老赵家的脸……”
赵成亮羞愧低头。
宋志明按住身旁赵昭平的话头,皱眉道:“赵大人可知这山匪平素中是以何为食,按理说村寨远在山间,就算种有田地也不会波及的厉害。”从前湖广不是没过灾情,可也未听过金岭寨猖狂至此。
这些山匪多年都未下山劫掠百姓,为何刚好现今现身外,难道只是巧合?
赵成亮忙说道:“不会有错,山匪田地受蝗灾影响乃是他们亲口所说,否则那些人也不至于冒险下山劫掠。”
石友朋看向巡抚,挑了挑眉:“亲口?”
“正是。”赵成亮颔首,“山匪在前夜夜间突袭平庄和王庄两个村落,这话也是在与村民拉扯中无一透露出来的。”
石友朋点头:“原来如此。”
“那百姓们伤亡如何?”
赵成亮摇头,无奈道:“据里正来报,王庄百姓死亡三人,受伤五人。”
说着,他眼神微亮,双手跟着比画起来道:“不过那平庄村的却只有几人受了轻伤,他村里正亲手砍死两个山匪!”
“哦?”宋志明抬眸,好奇道,“莫非是他有功夫?”
赵成亮抿唇点头:“正是如此!”
“那村的里正是个年纪不大的后生,似是有些手段,长那样子也想能一手掐死个山匪的模样。”说着,赵成亮回忆起那人的样貌来,“只看着有些面冷,不好相与的模样。”
宋志明轻笑,他倒是对这个平庄村的里正有些好奇,至于山匪,还需他多做打算。
“可否麻烦赵大人将那位平庄村的里正喊来衙门?”话说一半,宋志明突然改了主意,“罢了,用完膳咱们一道过去看看。”
赵成亮自然同意,他巴不得能有这位脑子活络的钦差大人插手将匪患平息。
想他赵成亮也算在政事上游刃有余,处理城中大小事宜皆手到擒来,可唯有在真刀真枪喊打喊杀上不够强硬,好在武昌卫所的兵力被李家兄弟练得不错,金岭寨忌惮,这些年才可与山匪相安无事。
此次那金岭寨的山匪当家听说换成了原先的二当家,山寨里的弯弯绕绕无非那些打打杀杀,赵成亮他不感兴趣。
但这位新当家李二却好似铁了心要与官府叫板,接二连三去山下偷袭村庄,周边百姓对此叫苦不迭。
赵成亮这两日一筹莫展,还是自己身边的长随文正偶然一句“大人不如请宋公子帮上一忙”点醒了他。
宋志明是朝廷特派的蝗灾钦差,虽没有一定说要参与山匪争端,但只要他还在湖广一日,就有理由相帮此事。
他万分感谢一月前自己决定将治蝗事宜的权利递交至对方手中,不然两方僵持下来,他如今再开口让人帮自己平息匪患岂不是痴人说梦?
赵成亮不敢耽搁,等宋志明等人用完膳后就马上派人去遭祸的村庄中巡视。
他们先去死了人的王庄村,王庄不仅在山匪来临那夜损失了三名青壮,被劫掠走的粮食也不是个小数目。
石友朋本可以不用参与这桩麻烦事,他只负责保护钦差等人的安全,但因着从前去过金岭寨的缘故,他还是决定请辞前往。
里正家的小院中,宋志明与赵成亮坐在圆桌前,听身旁的老里正讲述那夜的情况。
没了儿子的几户人家听说巡抚和钦差大人到了村中,不约而同去到里正家磕头喊冤。
“大人可要为我们做主啊,我儿不能白白惨死啊!”妇人拉着丈夫,滑轨道宋志明身前哭喊。
另一个妇人也跟着跪到赵成亮脚下,说着眼中就不听低落泪水:“我儿死得冤,大人定要为他们做主!”
赵成亮赶忙现将妇人扶起,他听出妇人话里的重点,问道,“他们?”
“你两个儿子都命丧山匪了?”
妇人闻言,眼泪滴答滴啦低落下来,说来这女人虽三十有余,却仍有一番风韵,哭起来可谓梨花带雨,看得赵成亮心下一紧。
只见女人微微点头,抬眸看向坐着的两个大官,‘扑通’一声再次跪下,咬牙切齿道:“民妇恳请大人活捉了金岭寨的当家,让民妇亲手杀了他,为我儿报仇!”说着,他抬头看向赵成亮,眼眸中现出无比的坚毅。
老里正见两位大人被这张家的寡妇给说愣住,唯恐张家的惊恐了大人,连忙给人说明。
他抚着下巴上的胡子,无奈叹气:“他们也是心下悲痛,还望大人们见谅。”
宋志明并未言语,他看出这位赵巡抚似是有些不对劲,不准备蹚这趟浑水。
赵成亮也未从方才的情绪中抽离出来。
老里正见状心道不好,唯恐二位开罪,接着又道:“李玉娘丈夫前些年遭了难,她一人抚养儿子不易,如今也是个可怜人,可怜人……”
他没说的是:所以大人们就别为难一个寡妇了!
赵成亮这才回神,他好巧不巧听到李正口中的‘寡妇’二字,心中产生些许隐秘的喜意。
悄悄把心思隐蔽起来,赵成亮又恢复一派稳重模样再次将妇人扶起身:“不必忧心,本官自会将那山匪绳之以法。”
李玉娘与另外二人听罢,皆是一阵千恩万谢。
宋志明等人离去时,赵成亮还不忘吩咐长随文正道:“此次勇于抵挡山匪的人家皆赏白银十两,丧子的两户则下发百两纹银以示嘉奖。”
文正闻言,躬身间眼眸转了两转,终是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