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早上,周家送走了一波又一波来拜年的人,就连村长和两族长都携家眷第一时间来拜年。
周家隐隐成了村里最敬重的人家,就是村长和宋周两家族长家都要排在后面。
周梓桃算了算,大姑姑他们可能初二左右从青云州出发,大概初八就到了。
她特意叮嘱家里人不要对姑姑他们一家说山里练兵的事,即便问起招工一事就说盖的汤池庄子。
“外面世道那么乱,听说青云州里也有许多难民生乱,要不让你姑姑他们留下如何?”周老太犹豫了一番后还是把心中所想说出来。
她只有这一个女儿,自然是十分疼爱的,本没想让女儿嫁那么远,谁知女儿刚及笄就在去镇上赶集时和一个路过的船商之子看对了眼。
女婿家里长年跑船拉货比他们富裕多了,又诚意十足前来让媒人上门提亲,女儿又死活要嫁。
周老太即便再不舍得女儿,也明白嫁给女婿家比嫁给村里农户强,就勉强同意了这桩婚事。
婚后女儿和女婿的确琴瑟和鸣,第二年就一举得男生了帆儿,使女儿在女婿家地位水涨船高。
后来帆儿也争气,十八岁就考中秀才,让女儿成了秀才娘,两位亲家更是像疼女儿一样疼媳妇。
可惜女婿家生意近几年受战乱影响一年不如一年,女儿每次回娘家都在说生意有多不好做,打算等帆儿中举后就不跑船了,买个百十亩地过一过地主的日子。
周老太想着如今受难民影响,女儿女婿的生意怕是更难做,既然帆儿想进松香书院读书,女儿女婿一家人不如留在上河村生活。
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他们也能看顾几分不是。
要是大姑姑和两位表姐留在上河村,周梓桃自然没二话,徐浩和徐帆这对父子还是算了吧。
况且书里这次大姑父没有来,说是不放心家里的爹娘,其实是在外有了相好的,就是想留在家里胡搞。
两个老的对儿子的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就连徐帆也知道他爹外面有人,之所以没阻止他爹在外面胡搞,就是因为那女人富商丈夫刚死,她手里有不少银钱,父子俩一个图人一个图钱。
他们一直瞒着大姑姑和两位表姐,还是大姑姑被关起来后,大表哥才残忍告诉她真相。
“奶,大姑父家还有爹娘,只怕他不会愿意留在上河村里,大表哥说是要拜岑山长为师才会留在松香书院,可岑山长开办书院至今为止只收过三个亲传弟子,每一个后来都进士及第,想要拜入他门下的学子不知凡几,大表哥拜师之路并不容易。”
从难民涌进河口镇后,松香书院就给所有学子们放了长假,岑山长如今早不在河口镇了,估计应该是回京了,毕竟天子脚下更安全一些。
正好周梓桃也不希望大表哥这种人能拜入岑山长名下。
“也是,老婆子我关心则乱了。”
周老太不再强求,毕竟孙女走的这条路并不容易,现在才刚开始还没起势,少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安全。
落霞谷里众人只歇息三十和初一两天就自行开始继续忙碌。
周梓桃被他们干活精神打动,一人发了二十文钱作为奖励。
众人干活更积极了,三百个新兵在肖和风的带领下不仅学会了好几种兵阵,还在周修信的教导下学会了强身健体的军体拳。
特别是魏娘子,同是一套拳法,她的每一拳都带着凌冽的拳风,不仅气势强,与别人对练时,她的杀伤力也比对手大多了。
没一个人能在她手底下挨过五招。
周梓桃不仅不嫌弃她年纪大,还觉得魏娘子将来说不定是一员猛将。
特意提她做了二十个女兵的什长,月银涨到一两银子。
周梓桃承诺魏娘子等女兵们满百人,她就是百夫长,月银自然还会涨。
魏娘子激动地满脸通红,曾经她家是开镖局的,所以从小她都会舞刀弄棒,可惜嫁人后相公嫌她粗鲁,不喜她练武,她为此自卑好一阵,只好放弃自己所长当一名普通妇人,过起茶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日子,她觉得就这样安稳一生也不错。
可天不遂人愿,宁王和端王打进东饶州,她的家人们纷纷死在两位藩王铁骑下。
而有幸捡回一条命的她又不得不拿下棍棒开始逃难。
也正是她还有一些功夫傍身,才使她一个妇人孤身一人安全到达平南州,还投得明主。
所以会武功不是什么错,也并不粗鲁,相反,若没有武功,她还能不能活在这个世上都未可知,她不该为会武功自卑,就像姑娘一样,武功高强受人崇敬,在乱世也有本事能护佑家人。
“周二……姑娘。”
在落霞谷外徘徊了好几日的裴渊终于鼓足勇气找上周梓桃,“我想入落霞谷做事,不知可否能给我一个机会?以后若我有做的对不住你们周家地方,你可以随时取我性命。”
周梓桃没有惊讶裴渊找上她,裴渊能在书里封侯,除了有金手指外他还对当前各种境况十分敏锐,总能第一时间做出正确选择。
要不是她穿越抢了裴渊金手指,裴渊此刻已经在暗暗鼓动养伤期间的李煜起兵造反。
如今没有李煜,裴渊立刻察觉到她有了争霸之心前来相投,没有了周梓桐在身边相互影响,裴渊看起来也不霸道总裁和恋爱脑上身了,事业心比书中还要强。
裴渊虽没了金手指,毕竟男主光环还在,若是用的好,说不定会是一个得力干将。
再说他们之间武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周梓桃对他已经不再那么提防,能收之己用也不错。
更何况裴渊还有四个孩子在村里,谅他不敢背叛自己,除非他连孩子的生死也不在乎。
于是,裴渊得偿所愿入了落霞谷里成为新兵一员。
他仿佛焕发新生一般,每一日都刻苦训练,竟然后来者居上从新兵到伍长再升到什长。
初八那一日,周老太一大早就站在村口大门处眺望远方,看大姑姑他们什么时候到。
要不是村口了望台还没建起来,她只怕爬上了望台观看了。
直到日头高悬,周老太才终于看到大姑姑一行人车队。
“大妮儿——”
周老太激动地跑过去,速度之快让周梓桃都差点跟不上。
“娘——”
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听到声音连忙从骡车车厢里探出头,“天儿这么冷,您老怎么又站在村口等啦!”
“路上还算太平吧?”
周老太走上前打量周大姑姑一行人。
几人连忙下车纷纷打招呼:“姥姥新年好。”
“好好好——”
周老太瞅了一圈没发现女婿,遂好奇问道,“徐浩呢?他怎么没和你们一起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