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又招工啦!”
“快,快去报名,去晚了就没名额了,我侄子去年冬天招上,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带回过三百多文钱,过年东家还额外多给几十文钱和一大块肉呢,现在他们一家哪怕找不到活乞讨不来粮食也饿不死了。”
作为流民,能吃上饭不饿死就谢天谢地,更不要说拿钱吃肉了。
好多流民没撑过冬天,好在留下的都是身体强健头脑灵活的人,当然也有一部分穷凶极恶的人。
对于这样的人来周家应聘,若有人检举,查明此人的确害过人,周家不仅不会录用,周家那位姑娘还会把那人和同伙当场捉拿就地正法。
冒着生命危险检举的人还会奖励给他(她)五到十两银子。
由此也震慑了一些有异心或之前犯过案的人。
至于为什么不报官而自行解决,别说流民对大济朝官府不作为深恶痛绝,就是平阳县百姓也从不想着报官。
县令大人就是一个吞金兽,没钱别想让他开堂执法。
“桃丫头啊,外面流民再好,也没咱村里自家人用的放心啊,你看村里还有一二百个壮小伙呢,都是咱们周宋两家的好后生,要不就让他们跟着你学本事如何?”
一听周家再次招工,宋村长和宋周两家几个族老找来。
一个多月下来,他们大概猜出周梓桃在深山里做什么,别说还有一部分村里人在深山里做事,离那么近总会回家那么一次两次,哪怕不能透露落霞谷里情况,聪明的人还是能从只言片语里察觉出周家不像是只盖庄子那么简单。
这不果然应验了他们的猜想。
什么庄子五百人盖一个多月没盖好,还需要再大量招工。
如果正是他们所猜测的那样,这不正是村里人的机会。
别说是掉脑袋的行为,如今大济朝已经名存实亡了,周围到处战乱,他们不想最后变得和那些流民一样居无定所吃了上顿没下顿,还落得曝尸荒野的下场。
他们宁愿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地在人在。
周梓桃也正有此意,从她来到这这里除了和那么一两户人家不和外,和大部分村民都相处融洽,她也不希望上河村再次被流匪侵袭。
“一家先出一个最壮实的人,我再从流民里招八百人,不过丑话先说前头,不要刺头不要二流子懒汉,更不要嘴不严的人,还有跟着我就要听令行事,一旦仗着辈分拿乔或品行不端,我就会把他赶出来,哪怕是我血缘上的长辈也一样。”
周梓桃可不会因为是同村人就会对他们诸多容忍,之前就有一个婶子回家探亲时,还偷拿饭堂里五斤包谷面回去,被了望台上的人察觉出她走路姿势不对当场抓获。
这人还仗着是她未出五服的婶子胡搅蛮缠,周梓桃并没网开一面放过她,直接给她喂了忘忧丹,让她忘了这半个月在谷里的事情送回了家。
宋村长乐呵呵道:“这是当然,你是招兵……啊不,招工,又不是招祖宗,谁敢不听令直接那啥军法处置,不不,是那啥从重处罚!”
周梓桃:……您老几位都猜出来还半遮半掩有意思吗?
她这次也不打算以工匠名义招工,而是在招工录上写清楚招的是一部分为兵,一部分为工,全凭大家自愿入伍。
兵士主要招十五到四十岁左右的人。
铁匠木匠等工匠则不限年龄,有手艺即可。
若能成功招上,工钱比之前涨了一番。
当兵的每月有三百五十文钱,等将来上阵杀敌还会根据杀敌人数拿额外奖钱。
铁匠木匠这类每月最少五百文钱,若手艺非常出色,最高每月能拿五两银子。
许多流民里不乏一些是铁匠木匠等手艺人,他们一看到周家给了那么多月钱,哪怕拿不了最高拿最少一个月五百钱,也能包剩余家人吃喝了,当即几十个个自认为手艺还不错的匠人报了名。
来应聘兵士的人并不多,第一天只有两百多人应征,主要大家还是怕上战场丢命,没有走到绝境情况下,没有几人愿意铤而走险当兵。
之前那五百人里有三百人后来愿意当兵,也是因为之前干活时,周梓桃对他们很好,还每天当场结工钱给他们,从不克扣他们工钱,还会在表现好时给予一定的金钱奖励,让他们非常盼头,越发不想离开,让他们逐渐认可了周梓桃这个主家,想要效忠于她。
周梓桃预料到这个情况,因此也不强求。
谁知第二天,来应征入伍的人比昨天多了好几倍,一些是流民一些是附近有些拳脚功夫的猎户和山民。
这些都是艺高人胆大的,他们也想在乱世挣一份功绩,哪怕是死在战场上也比成为流民强。
还有一些是流民里弱势群体,比如没了男人的寡妇和没了家人的小姑娘前来报名,只要身体健全的,周梓桃一律都收下。
她本就想成立女兵营,如今才三十多个女兵,这次有一百多个女子报名入伍,魏娘子要是知道了,想必会很高兴,她终于可以成为百夫长了。
当然也有一些年纪比较小的孤儿,他们没了亲人庇护,又因为年纪小在外面找不到活干,只能小偷小摸或沿街乞讨,如今哪怕是当兵,只要有口饭吃他们也乐意。
正好山谷里私塾建好了,光童生夫子就有六个,有好几间学舍空着,这些孤儿小一点的先认字,大一些的可以边认字边练兵。
这次花了三天周梓桃招了一千两百多个新兵,五十多个孤儿和三十多个有手艺工匠,剩余又招了二十个做饭和打扫卫生的人。
这天周梓桃难得从繁杂的事务挣脱身准备回家陪陪两个表姐,听奶说再过两日他们就要走了。
她这段时间有些忙,忽略了大姑姑和两个表姐。
谁知刚走到家门,就见隔壁院门打开宋金桃走了出来:“梓桃姐姐,我……我能进山做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