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梓桃知道这一项措施会遭到许多读书人反对,毕竟女子如果和他们一样读书科举,等于会侵害一部分他们男子的利益。
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竟是前不久才投靠她,名声比齐鸿飞还要响亮的萧文山。
此人曾是三元及第状元,后官至中书令。
在先帝去世后,他看不惯官场各种派系相争,又因为独身在外,受到好几个派系官员针对,他怒而辞官隐居平南州州府开办了文阳书院。
毕竟是三元及第的状元,又曾是天子近臣,哪怕不在朝堂,还是有许多人想要拜他为师。
萧文山也的确收了两个亲传弟子,后来一个和他一样考上状元,一个考上二甲传胪,导致他名声大噪,不知多少人想要拜投在他门下都不得其门。
说实话,萧文山主动离开平南州州府来投靠,周梓桃是有几分难以置信的。
毕竟萧文山与齐鸿飞那种真正闲云野鹤之人不同,他内心深处应该对权势还是有几分渴望的。
否则不会是在热闹的州府开办书院,成为平南州刘州牧的座上宾,听说黄义军也向他抛过橄榄枝,黄仁不惜让儿子黄良三顾文阳书院。
萧文山对外说是黄仁父子都是江湖粗人,难当大任,等于拒绝了黄仁父子的招揽。
谁曾想他竟然主动来投靠自己,周梓桃不觉得自己对比黄义军有何优势。
不过萧文山是当世大儒,这等才学之人来投靠,周梓桃只有高兴接纳没有推拒的道理。
可是没想到创办女学第一步就被萧文山给堵死。
“萧老为何不愿让本将军创办女学?”
“女子本该相夫教子,抛头露面实为不妥。”
周梓桃顿时对萧文山大儒滤镜碎了一地,三元及第状元如何,眼睛还不是朝着天上看得的。
即便学问再好,懂得再多,见解浮浅,也难堪大任。
“萧老这是在嘲讽本将军身为女子抛头露面了?”
萧文山不慌不忙道:“将军有勇有谋,和普通妇人不一样,老夫没有嘲讽之意。”
看似把她和一般妇人区分开,实际上真愿意认她为主,又怎么会轻飘飘一句解释。
而且她是女儿身是不争的事实,却在她面前说这番话,潜意识同样看不起她。
萧文山年过花甲,早已须发皆白,看起来仙风道骨,给人世外高人之感。
周梓桃之前被他响亮的名号和外貌欺骗,当真以为此人心怀苍生,会和她志同道合。
谁知创办一个女学就让对方暴露了内心深处看不起女子的事实。
周梓桃斩钉截铁道:“整个大济人都是从女子胯下诞生的,却不允许女子走到人前,凭什么?这个女学本将军办定了。”
萧文山没想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为了办女学态度如此强硬。
相处几日,他也察觉出了,周梓桃除了有一手还算看的过去的字外,对文章诗词歌赋一窍不通,就是一个只会提刀砍人的草包。
估计之前推行的政策都是她背后的文人们想出来的。
他还以为此女好拿捏呢,想不到人不可貌相。
不过那又如何,十五六岁终是见识浅薄,虽之前有所功绩,也不过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她想要再往前走,就不能得罪他们这些在文人墨客心中颇有威望的大儒。
“还请将军三思,女学即便建立也难以推行,何必浪费财力物力在此,当下我们应该商讨的是该向何处进发,争取早日拿下整个平南州。”
这老头一副仙风道骨模样,实际却是好战分子,可惜他故意改变话题,想要打消周梓桃想法怕是要落空。
周梓桃不想让女学创办计划胎死腹中,即便没有这些老学究和大儒们支持又如何。
她就不信那么多秀才举人,没有一个会和银子过不去。
关键时刻,伏垚又为周梓桃引荐了一个人。
正是他的夫人沈眉。
“我夫人沈眉从小跟随她祖父读书写字,她祖父沈阁老曾为先帝帝师,后来先帝薨逝,沈阁老伤心加年迈也一病不起直到去世,不过我夫人在沈阁老身边被教导了六年,其才学不在我之下,如果你想找女学先生的话,可不可以考虑考虑我夫人?”
伏垚上次推荐的伏淼帮助薛诗怡良多,还武功高强,救过薛诗怡一命。
这次推荐的他夫人沈眉应该也是有大才之人,即便没有功名又如何,周梓桃如今只看重才学和人品。
同时也说明伏垚和那些老学究大儒不同,他对女子不仅没有任何歧视,相反对女子很尊重,想让身边有才学的女性走的更高。
周梓桃感觉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伏垚、肖和风、顾九楼和齐鸿飞等人真心投靠,才让她不至于焦头烂额处理政务。
还能瞌睡了有人送枕头。
更让周梓桃高兴的是,沈眉不是一个人帮她,一听自己缺先生教书。
又飞鸽传书把闺中时的手帕交翟颖慧和她的丈夫魏子寻叫来。
“我这位好友的母亲是范阳卢氏女,世家大族都有自己的女学,父亲是探花郎,好友受父母双重教导,才学斐然不在我之下,她的丈夫是松然郡世家大族魏家之子,曾高中解元。
因为新皇昏聩,魏子寻不想踏入官场,便放弃了科举,我那好友夫唱妇随,两人一直闲云野鹤寄情山水,这不后来各处战乱,两人这才回到魏家不再乱跑,如今他二人闲赋在家正是无聊,不如叫来一起帮你创办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