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城市的霓虹灯在玻璃幕墙上投下斑斓的光晕。洛倾颜站在会议室门口,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支钢笔的笔帽,水晶珠在灯光下泛起一层柔和的粉光,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悸动。
会议室内,顾逸尘已经坐在长桌一端,西装外套随意搭在椅背上,领带松了半分,整个人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显沉稳。他抬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微扬:“你来了。”
“我带来了最终版执行方案。”她将文件放在桌上,目光扫过几位高管略显疲惫的脸庞,“全球推广计划将在三个月内完成第一阶段部署,试点地区包括东京、纽约和柏林。”
“三个月?”一位年长的董事微微皱眉,“时间是不是太紧了?情绪反馈系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还没有完全验证。”
“我们不是盲目推进。”洛倾颜翻开第一页,指着上面的数据模型,“这是过去半年在跨文化交流项目中的实际应用数据,情绪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91.7%。我们采用‘区域试点+动态调适’的方式,每个城市都会配备本地化团队进行实时反馈。”
她的声音不急不缓,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准备充分,更是因为那支金笔悄悄帮她捕捉到了在座各位的情绪波动——焦虑、期待、还有……一丝隐隐的敬畏。
顾逸尘轻咳一声,接过话头:“情绪反馈系统的本质,是理解与沟通。而这种能力,不应该被地域限制。”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洛倾颜身上,“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让更多人听见彼此的心声。”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随后有人点头,有人翻阅资料,气氛逐渐松弛下来。
会议结束时,天已经彻底黑了。洛倾颜收拾好文件,发现顾逸尘正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睫毛在眼睑投下一片阴影。她没有打扰他,只是悄悄抽出金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
“请回溯顾逸尘最近三次重大决策前的心理状态。”
水晶珠缓缓亮起,光芒从粉色转为深蓝,又迅速回归平静。随着一阵轻微的嗡鸣,记忆片段开始浮现。
第一次,是他决定裁员的那个夜晚。他一个人在办公室坐到凌晨,手指一遍遍地敲击桌面,最后拿起电话拨通了人力资源部。
第二次,是在引进海外顾问的会议上。他原本可以按兵不动,但他看着那份简历,忽然起身说:“我相信他的判断。”
第三次,就是让她担任情绪反馈系统负责人那天。他在会议室门口站了很久,才推门而入,对所有人说:“这个项目,由她来主导。”
画面消散,洛倾颜低头看着手中的金笔,水晶珠静静躺在那里,像是刚做完一场长途跋涉。她忽然意识到,这支笔的能力似乎在悄然变化,不只是回溯记忆,更像是在感知某种更深层的东西。
“你在想什么?”不知何时,顾逸尘已经睁开眼睛,正望着她出神的样子。
她笑了笑,把笔记本合上:“在想你有多相信我。”
他挑眉:“你不也一直相信我吗?”
“是啊。”她轻轻点头,“所以我才会一次次陪你走过这些关键时刻。”
窗外的城市灯火依旧璀璨,像无数个未完待续的故事,在夜空中闪烁。
他们离开会议室时,走廊里只剩下一排昏黄的顶灯。洛倾颜走在后面,看着顾逸尘挺拔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一路走来,竟如此踏实。
“要上去看看吗?”他忽然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她。
“哪里?”
“天台。”
她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
电梯缓缓上升,金属门上映出两人的倒影。洛倾颜看着镜中那个穿着浅米色针织衫的自己,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偷偷拍下他照片的女孩。那时的她,连靠近都不敢。
如今,她能和他并肩站在世界的边缘,俯瞰整座城市。
天台风很大,吹得她的发丝飞扬。远处高楼林立,灯光如星海洒落人间。顾逸尘站在栏杆边,双手撑着冰冷的铁栏,目光深远。
“有时候我会想,”他开口,声音随风飘散,“如果当初我没有坚持做那些决定,现在会不会不一样?”
“会。”洛倾颜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但不会更好。”
他侧头看她,眼里有星光落下:“你怎么这么确定?”
“因为我记得每一个你犹豫的瞬间。”她仰起脸,笑容温柔,“可你也总能在最后一刻,做出最勇敢的选择。”
他沉默了一会儿,忽然低声问:“你会怕失败吗?”
“怕。”她坦然承认,“但我更怕错过一起走下去的机会。”
风拂过,她的长发贴在他肩头,像一幅静谧的剪影。
“你知道吗?”他忽然说,“其实我一直在等一个人,能陪我走到更远的地方。”
她怔住,随即笑开:“那你等到了。”
他低头看着她,眼神柔软得像是能融化的雪水:“是啊,我等到了。”
夜风轻抚,水晶珠在洛倾颜口袋里微微闪了一下,像是回应着这一刻的心跳。
远处,城市的灯火依然明亮,而他们,正站在跨越之前的临界点上。
楼下传来一阵隐约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看来加班的人不少。”洛倾颜轻声道。
顾逸尘点点头,却没有立刻离开。他望着远方,像是在等待什么,又像是在告别什么。
风吹起衣角,星光落在肩头。
他们还站在这里,而明天,将是全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