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从百叶窗缝隙中漏进来,在会议桌上投下细长的光带。洛倾颜坐在长桌一侧,指尖轻轻摩挲着掌心那支钢笔,水晶珠在晨光里泛起淡淡的粉色,像是还带着昨夜天台上的温柔余温。
顾逸尘站在白板前,正在用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全球市场的分布图。他穿了件浅灰色衬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结实的手臂线条。落笔时专注而沉稳,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东南亚、欧洲、北美。”他一边写一边开口,“这三个区域是首批试点,节奏要紧凑但不能乱。”
洛倾颜抬头看了他一眼,心中默念:让我看看你过去是怎么处理国际项目的。
水晶珠微微一颤,随即一道熟悉的波动传入脑海。
画面浮现:一间宽敞明亮的会议室,窗外是巴黎的初春景色。年轻的顾逸尘坐在圆桌中央,对面坐着几位法国投资人,言辞犀利,态度强硬。他却始终神色自若,偶尔点头记录,偶尔轻笑回应,直到对方语气逐渐软化,最终达成合作意向。
下一幕,是他独自一人在东京街头漫步,手里拿着一份日文市场报告,眉头紧锁。街边的樱花纷纷扬扬落下,他驻足片刻,忽然笑了,像是想通了什么,转身走进一家咖啡馆,开始奋笔疾书。
画面戛然而止。
洛倾颜回过神来,心跳平稳了几分。她将金笔收进包里,抬眼看向顾逸尘:“你以前处理国际项目的时候,喜欢先观察环境,再调整策略。”
顾逸尘闻言停下手中的笔,抬眸看她:“你怎么知道的?”
“猜的。”她眨眨眼,笑意盈盈。
他轻哼一声,嘴角却忍不住上扬:“你这人啊,总是神神秘秘的。”
会议正式开始,团队成员陆续到场。气氛比预想中紧张得多,几个核心骨干围坐在桌旁,眉宇间透着隐隐的焦虑。
“这次的项目规模太大了。”负责数据建模的小唐率先开口,“我们连本地文化差异都还没完全摸清,更别说政策和用户习惯了。”
“而且时间太紧。”另一名同事皱眉,“总部那边已经催了好几次,说希望三个月内看到初步成果。”
顾逸尘刚要开口,洛倾颜却轻轻拍了拍桌面:“大家别急,听我说几句。”
众人目光落在她身上,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在顾逸尘画好的框架旁写下三个词:
目标拆解 · 本地适配 · 快速迭代
“我们不需要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她声音柔和却不容置疑,“先把每个区域的关键问题列出来,然后逐个击破。就像种树一样,先扎好根,再往上长。”
她的语气像春风拂面,让原本紧绷的空气缓和了不少。
小唐迟疑地问:“可我们真的能应付得来吗?毕竟……这可是全球布局。”
洛倾颜笑了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悄悄转动了一下金笔的笔帽。
水晶珠微光一闪,顾逸尘的情绪波动悄然流入她的意识——不是焦虑,也不是犹豫,而是一种沉稳且坚定的力量,像是深海下的暗流,不显山露水,却足以托起整片海洋。
她看着众人,眼神明亮:“你们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已经在路上了?”
一句话,说得几人都愣住了。
“从我们决定接手这个项目开始,就注定不会轻松。”她继续道,“但我们也不是第一天做情绪反馈系统了。每一次挑战,我们都一起走过来了,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顾逸尘在一旁听着,唇角缓缓扬起一个弧度。他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会议继续进行,讨论逐渐变得具体而有序。洛倾颜坐回位置,低头翻看笔记,脑海中却还在回味刚才金笔回溯的画面。
那一闪而过的陌生身影,是谁?
她没告诉任何人,只在心里默默记下那个模糊的轮廓。
午后,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满办公室,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咖啡香。
洛倾颜坐在电脑前,面前摊开的是几份来自不同国家的调研资料。语言不通、文化差异、消费习惯迥异,每一条都像是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她揉了揉太阳穴,正准备起身去倒杯茶,忽然瞥见屏幕角落弹出一条消息。
“东南亚市场反馈中提到一个名字:沈婉。”
她手指一顿,心跳微微加快。
沈婉?
她迅速点开那份文件,快速浏览起来。文中提及她在当地某家咨询公司任职,曾参与多个跨国品牌的文化适应项目,经验丰富,评价极高。
可洛倾颜知道,这个名字背后藏着什么。
她合上文件,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手中的金笔上。水晶珠静静躺着,毫无反应。
她抿了抿唇,低声自语:“看来,有人已经提前入场了。”
但她没有慌张,也没有立刻告诉顾逸尘。她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她将金笔放回口袋,起身走向会议室,脚步坚定。
外面的世界风平浪静,阳光正好,可在她心中,一场无声的较量,已然拉开序幕。
她推开门,看见顾逸尘正站在白板前,认真地修改着某个模块的流程图。
她走过去,轻声说:“我有个想法,关于东南亚市场的。”
他抬起头,眼神亮了些:“说吧,我听着。”
她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笃定:“我们可以先找一个本地顾问团队,让他们帮我们理清文化脉络,再结合我们的系统,定制一套专属方案。”
他听完,沉默片刻,随后点头:“好,就这么办。”
阳光落在两人肩头,像一层温暖的镀金。
筹备工作仍在继续,但他们都知道,这一局,他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