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玛利亚女校的铁门环悬得比白芷想象的更高。七岁的女孩踮起脚尖,漆皮鞋尖在石阶上打滑,藏青校服的立领磨得后颈泛起红痕。银杏叶簌簌落在她肩头时,身后传来军靴碾碎果实的闷响。
\"四哥!\"白芷转身扑进藏青呢料里,制服铜扣硌得脸颊生疼。小女孩子的怯懦刺痛了他,“要是不想去,四哥再想办法……”
女孩子摇摇头,\"四哥蹲下。\"她拽住青年佩刀绶带。曾国宇单膝触地,枪套蹭上青苔也不恼,任由小妹把银杏叶插进他帽檐。\"这样好看。\"白芷退后两步歪头打量,藏青制服映得他眉目如洗。少年喉结动了动,把\"军营不许戴花\"的话咽了回去。
三哥的蜀锦长衫在转角处飘荡,白芷下意识揪住曾国宇的武装带。青年起身时军装下摆扫过她漆皮鞋面,将那道黏腻的视线彻底隔断。这是他选择西洋校服的理由——至少那些下流目光,穿不透这硬挺的立领。
第一年秋雨打湿了雷明顿打字机的铜键。白芷的短指头总被\"q\"和\"p\"夹住,油墨斑驳的练习纸上,\"women's Liberation\"糊成墨团团。苏小姐递来薄荷糖:\"慢慢来,我学了三载才摸清这些铁疙瘩。”
窗外三哥的折扇轻叩窗棂,她抬手将练习纸揉成团砸向玻璃。她的钢笔尖戳《女诫》扉页。糖纸折成的飞机扎穿\"女子无才\"四字,斜插进教室门缝——恰落在来送新钢笔的曾国宇脚边。他弯腰拾起的动作让军装绷出肩线,恰好挡住探进窗棂的折扇。
\"四哥你看!\"白芷举起糊满墨迹的作业,藏青袖口沾着蓝墨水,像雏鸟未丰的羽翼。曾国宇用佩刀挑开她缠住的发丝,枪茧擦过耳垂:\"比哥当年学枪快多了。\"窗外黄包车铃叮当,他每日申时三刻的军靴声,总比修女嬷嬷的法兰西腔先抵达教室走廊。
梧桐叶旋成金雨那日,白芷在打字比赛夺冠。
白芷的漆皮鞋跟卡在了领奖台地板缝里。法兰西腔混着黄包车铃宣布:\"曾小姐的《独立宣言》比美国姑娘还快三分!\"观礼席下的藏青身影箭步冲来,掌心垫着她手肘完成屈膝礼。勋章绶带蹭过鼻尖时,她嗅到硝烟与薄荷的奇异交融。
回程的福特车上,奖状卷筒突然敲中曾国宇额角。青年反手擒拿的战术动作,在触到她腕间瑞士表时化作轻抚。表带内侧的\"苏赠\"二字泛着银光——那是他连续三月克扣军饷,在亨得利表行橱窗前徘徊二十余次的成果。
五年后雨夜,白芷改短的藏青裙裾扫过七星寨东麓的泥径。油墨浸透的《申报》铺在雷明顿键盘上,红铅笔圈住的军火案报道旁,躺着译到半途的《玩偶之家》。解剖刀般精准的笔尖悬在曾国宇胸口:\"昨日伤的是这里?\"
钢笔突然被夺走,狂草墨迹在\"娜拉出走\"段落旁洇开:\"当备勃朗宁一把\"。墨水晕染了地契上\"东麓七亩\"的字样,像他们那枚未完成的银杏书签。白芷数着他新添的弹痕,忽然想起这五年来,哪怕前线战报最急的那日,四哥的军靴也总会准时出现在女校爬满青藤的廊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