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结束次日,陆晨小队在战术会议室复盘“暗锋”行动时,突然接到加密警报。周海队长瞳孔骤缩:“东南某城市突发暴乱,‘黑蝎’残部联合当地极端势力,占领商业区核心大厦,劫持平民作为人盾。上级要求:48小时内解除危机,人质伤亡率不得超过5%。”
投影屏上,三维建筑模型闪烁红光——大厦地下层藏有未引爆的生化毒罐,通风管道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李昊快速标注:“强攻入口为南北两侧,但恐怖分子在每层设置了诡雷与摄像头。东侧外墙有空调管道,可垂直渗透,但需突破红外防御网。”
“分阶段蚕食。”周海调整部署,“陆晨带A组从东侧管道潜入,王猛从楼顶索降狙击,李昊和陈涛爆破组切断地下电源。所有人佩戴‘新型防弹插板’,携带92式手枪作为副武器,主武器改用‘qbZ-191短突’——巷战需要灵活火力。”
凌晨两点,运输直升机在城市边缘低空悬停。陆晨沿外墙空调管道攀爬,战术匕首划破红外感应线。管道内积尘呛喉,防毒面具自动切换过滤模式。耳机传来王猛的声音:“五层窗口有热源,疑似狙击手。”
陈涛在配电室撬开通风口,李昊安装“定向电磁脉冲弹”,瞬间瘫痪地下层电网。黑暗中,恐怖分子的怒吼与枪声从走廊炸响。陆晨小队采用“墙角交替战术”,短突步枪的红外瞄准模块在幽绿光线下锁定目标。
“人质集中在七层会议室!”陆晨通过截获的通讯信号锁定位置,但通往电梯井的楼梯布满压力诡雷。陈涛用无人机投掷“电磁干扰棒”,短暂压制楼层监控。陆晨跃下楼梯,每一步都精确避开红线——这是他在高原雪地练就的“盲眼爆破”技巧。
王猛在楼顶狙击位扣动扳机,cS\/LR4穿透玻璃,击毙两名机枪手。陆晨小队冲入会议室时,恐怖分子头目正将引爆器绑在人质脖颈。“放下武器!”陆晨的匕首抵住头目颈动脉,同时李昊飞身剪断引爆线。
倒计时归零的瞬间,地下毒罐的泄压阀被陈涛手动关闭。小队押解俘虏撤离时,东侧外墙突然传来爆炸——极端分子引爆了备用炸药。陆晨嘶吼:“防弹板!贴墙!”混凝土碎块砸落,92式手枪在近距交火中精准点射。
直升机悬梯在硝烟中降落,人质被快速转移。指挥部通报响起:“人质存活率98%,任务达标。”复盘会议上,将军指着监控回放:“你们用了最‘土’的爆破技巧,却创造了最佳突破口。现代战争不是装备竞赛,是士兵把每一块砖头都变成战术筹码。”
系统奖励依旧浮现:“城市巷战攻坚手册”,陆晨瞥了一眼便收入背包。次日晨,他带领新兵在靶场训练,95式步枪的射击声清脆如雨。一名新兵因换弹速度慢被训斥,陆晨却蹲下身,将他的弹匣握在手中:“记住,现代战场没有‘快’,只有‘准’与‘稳’。系统给的超科技,抵不过你手指磨出的茧。”
夕阳将靶场染成锈红,远处山脊仍回荡着“暗锋”夜战的回声。铁血崛起,从来不在虚幻的奖励,而在这些将战术刻入骨髓的身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