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某海域,陆晨站在“辽宁”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海风卷起他的作训服。远处,多国联合军事观察团的军舰正悬挂各国旗帜,缓缓逼近演习区域。这是首次有外国军事代表团观摩中国海军实兵对抗演习。
系统储物栏中最新的奖励是一份“海洋环境数据实时优化算法”,但他知道,今天的战场不需要黑科技——国际舞台上的胜负,取决于硬实力和战术智慧的透明展示。
“各单位注意,蓝军潜艇信号消失,可能已进入攻击阵位。”通信频道传来舰载声呐系统的预警。陆晨的目光扫过舰岛上的“346A型相控阵雷达”,海空域的电磁频谱图在战术平板上实时更新。
“‘鹰击-18’反舰导弹发射组,启用末端协同制导模式!”他下达指令。四枚导弹从055型驱逐舰的垂直发射单元腾空而起,在飞行中通过数据链共享目标信息,形成难以拦截的饱和攻击。与此同时,舰载歼-15战机编队启动超音速突防,机翼下的电子对抗吊舱释放干扰信号,掩护导弹突入蓝军防御圈。
蓝军水面舰艇突然发射干扰弹,雷达屏幕瞬间布满雪花。陆晨却嘴角微扬——这正是他等待的时机。“无人机蜂群,启动!”数百架“彩虹-7”无人机从舰载机库升空,组成三维防御网。这些微型无人机并非系统奖励,而是海军近年来自主研发的成果,配备的AI识别系统能自动拦截来袭导弹。
果然,蓝军趁机发射鱼雷,但无人机群在声呐定位辅助下,精准投掷反鱼雷诱饵,诱使鱼雷偏离航向。观礼舰上的外国军官们纷纷举起望远镜,美军中将史密斯低声对翻译说:“他们的协同作战能力,比情报报告里强得多。”
演习进入白热化阶段,蓝军突然启用新型电磁脉冲武器,导致红军部分通信中断。陆晨迅速切换至量子加密通信链路——这项技术虽未公开,但已在海军内部测试多年。“全体单位,转入预设的‘哑火战术’!”他命令各舰艇关闭主动雷达,仅通过被动接收和无人机中继信号,继续执行攻击任务。
舰队的突然“沉默”让蓝军陷入混乱。陆晨抓住战机,下令“攻击-11”隐身无人机发动突袭。这些无人机从山东号航母的电磁弹射器升空,悄无声息突破蓝军防空网,投放模拟炸弹精准命中目标舰艇。演习指挥部的大屏幕上,蓝军舰队标志接连熄灭。
演习结束后,多国代表团登上辽宁舰参观。陆晨指着飞行甲板上排列整齐的歼-15战机,向史密斯中将介绍:“我们相信,真正的海上力量,是体系化作战与士兵默契的结合。”后者凝视着战机座舱内密密麻麻的中文战术按钮,面色凝重。
晚宴上,某国大使突然发难:“贵军频繁进行高强度演习,是否意图在区域制造军事紧张?”陆晨举起酒杯,从容回应:“我们的演习坐标,三年前就已向国际海事组织报备。倒是贵国在周边部署的新型中导系统,似乎更值得关注。”
宴会厅灯光突然熄灭,舰体传来轻微震动。陆晨瞳孔骤缩——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检测到未知水下信号,可能为目标锁定。”他迅速接通舰长,低声下达指令:“启动反潜预案,全体进入一级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