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让一直在旁边听着刘宏在那里大骂,看着下面一群文武百官像个鹌鹑一样,一句话也不说,心里不由得暗暗的高兴,看着下面那一群大臣们,各个表现的忠君爱国的样子,一个个的都只知道吃白饭,一点也不知道心疼皇爷,还不如一个远在辽东玄菟郡那个犄角旮旯的一个郡守忠君呢。
张让一直等到了皇帝刘宏将下面的文武百官骂了个遍,心中的气稍消了一些,看到下面的文武百官都不再准备上奏了,整个朝堂临近散朝的时候才站出来对着皇帝刘宏说道:“皇爷,臣恭喜皇爷,贺喜皇爷了”
张让这一出声,不但把皇帝刘宏弄蒙了,也把堂下的文武百官闹迷糊了,现在朝堂之上都是各地上奏的坏消息,皇帝刘宏刚刚还应为这些坏消息发了一顿大火,现在好端端的张让怎么会和皇帝报喜?最近也没有听到什么喜事啊?再说了要是有喜事也应该是自己等文武百官先知道,张让这一个身在皇宫大院的宦官怎么会知道呢?不会是脑子坏了吧?看到刘宏这么生气想要宽慰一下刘宏?你要是想要宽慰刘宏,私底下在拍马屁也好啊,在这朝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拍马屁,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皇帝刘宏这会刚刚骂完了下面的文武百官,把心中的怒气刚刚撒了一些,现在好不容易,心情平缓了一些,正准备下去找几个美人散散火,这张让这突然的一声贺喜,可把他震惊坏了,刘宏心里想着张让平时也很稳重啊,看来张常侍是看我心情不好,想要拍我的马屁,可是你要拍马屁你就私下拍呗,这光明正大的突然的一声贺喜真让自己摸不到头脑,于是刘宏对着张让说道:“张常侍,今日一早朕听到的都是坏消息,不知道现在这个时候哪里来的好消息呢?有好消息你怎么不提前和朕说呢?”
张让回答道:“回禀陛下,昨日臣接到了辽东玄菟郡郡守,现任东中郎将杨帆杨大人的奏报,杨东中郎将从玄菟郡出征以来,历经了数十战,依赖将士用命,于10日前杨中郎将和手下的众位将领和兵士一起努力,终于攻破了盘踞在下曲阳县的以黄巾军二号首领地公将军张宝所率领的黄巾军贼众,黄巾军首领张宝已经被斩杀,俘虏了多黄巾军贼众,现在整个冀州北部基本上没有了大的黄巾军据点了,所以臣才和皇爷道喜,恭喜皇爷,贺喜皇爷了”
刘宏听完之后愣了一下,自己没有听错吧?刚才还到处都是被黄巾乱军攻破的消息,现在怎么黄巾军的二首领的首级都被砍下来了?这不是做梦吧?这是真的吗?
在刘宏还在迷糊的时候,堂下的文武百官都炸了,一个个的都不敢置信,朝廷派出了那么些能臣武将,派出了那么些大军都没有传来一个好消息,最多的都是各处被攻破的消息,这些能臣武将都被黄巾乱军打的节节败退,这从辽东玄菟郡出来的一个小小的郡守怎么就这么厉害,比朝廷的那么些能臣武将都厉害?居然把黄巾军二首领杀了,这怎么可能呢?怎么能让人相信呢?
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个人心中一动,这人是朝中的一个御史,平时就是负责参人的,叫赵翔,他心里想着这不会是皇帝和张让一起演的吧?看到官军们士气低迷,专门从哪个犄角旮旯里面找了个替罪羊,出来假传喜讯鼓舞士气?嗯应该就是这样的,好你个张让,平时本官就和你不对付,你居然敢联系外人假传喜讯,看本官不狠狠的参你们一本,想到这里,赵翔刚准备出班上奏,这时只听皇帝刘宏说道:“张常侍,你刚才在说什么?再说一遍,朕刚才没有听清楚”
张让听完之后也没有迟疑赶紧又说了一下:“回禀陛下,臣刚才所说的是昨晚接到了辽东玄菟郡郡守东中郎将杨帆的奏疏,说是他们已经将盘踞在下曲阳县的黄巾军主力,黄巾军的二首领地公将军张宝也已经被杨东中朗将砍杀了,现在杨东中郎将正在派人向朝廷献捷,所以臣才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的”。
张让刚说完还没等刘宏说话,这时那个御史赵翔站出来说道:“启奏陛下,臣要参张让假传喜讯,欺瞒皇上”
此言一出,可把刘宏的好心情浇灭了,刘宏瞪着他说道:“你说张让假传喜讯可有什么证据?如果没有证据可就别怪朕治你的罪了”
赵翔说道:“启奏陛下,自从黄巾乱军起事以来,朝廷派出了无数的能臣武将,朝廷把北军五校等精锐士兵都派出去了,各地传来的依然是郡县被攻破,各处府库被攻陷,各个官员被杀害的坏消息,现在张常侍突然站出来说是一个什么辽东郡玄菟郡郡守的人能斩杀黄巾军的二首领,这怎么可能呢?难道一个小小的郡守比整个朝廷的文臣武将都厉害?手下的兵士比朝廷的精锐士兵还要厉害?如果这个小小的郡守真要是能杀了黄巾军的二首领,岂不是说明朝廷先期派出去的大将和兵士都是废物?还比不上一个边塞小郡的兵士和将领,那朝廷还养这些大军做什么?让他们白吃饭吗?这样子置朝廷的威严于何处?置陛下的脸面于何处?所以本官断定,这一切肯定是张让伙同那个什么玄菟郡郡守报的假消息,还请陛下治张让张常侍和那个玄菟郡郡守杨帆的罪”
赵翔的这一番话,彻底的把皇帝刘宏激动的心情浇灭了,他仔细想了想赵翔的话语,觉得也有些道理,如果真让这个东中郎将把黄巾军的二首领杀了,这岂不是说明朝廷的将领和兵士不如边塞小郡的兵士和将领吗?想到这里,刘宏看向张让的眼神都有些怀疑?心里想着张让平时伺候自己十分用心,对自己也是忠心耿耿,肯定不会骗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