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想起了卷宗之中的那字字血泪,冰冷透骨的寒意,再看看眼前的这些牧民们,杨帆越发的对这些异族感到了憎恨,同时为了防止自己带着大军出现草原大地的消息提前被透露出来
于是杨帆直接下令,张飞带上5000轻骑兵,开始扫荡现在盘桓在草原之上的牧民,无论男女老少全部斩杀。
张飞领命带着5000名轻骑兵准备去执行命令去了。
在张飞走了之后,沮授听到杨帆居然下令将这些牧民们不分男女老少尽皆斩杀,这种狠辣劲和自己从小到大学习的儒家学说有些不同,于是沮授开口劝说杨帆说道:“主公,自古以来的战争都要师出有名,并且也没有斩尽杀绝的先例,咱们是否应该将这些人都迁徙到郡城之中,好歹这些人也是一个劳动力,总比直接将他们直接斩杀为好吧”
杨帆听到沮授这么说,不由得轻叹了一声,哎,自从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的地位就被大大的提升了,朝堂之上的大官基本上都是儒学大家,也幸好现在的儒家还不是后世大宋和大明朝那样子的扭曲,好歹还是能教导回来的。
于是杨帆开口对着沮授说道:“公与,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不知道你可曾听过匈奴浑邪王归降与 “五属国” 之乱?”
沮授作为当时大才,自幼饱读诗书,匈奴浑邪王归降与 “五属国” 之乱的典故自然是听过的。
于是沮授开口说道:“汉武帝时期,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前 121 年,匈奴浑邪王、休屠王率 4 万余部众归降汉朝,汉武帝将其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的 “属国”(今甘肃、宁夏、陕西北部),保留其部落编制,设属国都尉管理,史称 “五属国”。
汉朝对归附匈奴的政策是 “因其故俗,以夷制夷”,允许其保留游牧习俗,并征调属国骑兵参与对匈作战
汉宣帝时期:部分匈奴属国部落因不满汉朝边吏苛政,联合西羌反叛。例如,公元前 61 年 “先零羌之乱” 中,匈奴属国骑兵参与劫掠金城郡,汉朝派赵充国率军平叛,耗费大量财力。
汉元帝时期匈奴郅支单于虽未内附,但胁迫西域诸国对抗汉朝,直至公元前 36 年被陈汤斩杀”
杨帆看到沮授一字不差的将匈奴浑邪王归降与 “五属国” 之乱的典故说了出来,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赞叹沮授不愧是饱读诗书的人。
于是杨帆又开口说道:“那不知公与可知西羌内迁与 “汉羌百年战争”
沮授看到杨帆在询问西羌内迁与 “汉羌百年战争”脑海之中微微的一思索,立马就开口将西羌内迁与 “汉羌百年战争的典故说了出来。
“汉武帝开拓河西走廊后,将部分西羌部落(原居青海湟水流域)迁入陇西、金城郡(今甘肃兰州、临夏),设 “护羌校尉” 管辖。汉朝试图通过内迁羌人充实边疆,但未妥善处理其与汉族百姓的土地矛盾,汉宣帝神爵元年:西羌先零部因汉朝限制其在湟中(今青海西宁)游牧,联合诸羌部落反叛,杀汉吏,占据湟中。汉朝派赵充国率军 6 万平叛,赵充国提出 “屯田戍边” 策略,虽最终镇压叛乱,但战争持续数年,耗费 “金城、陇西、天水郡租赋大半,王莽时期:西羌再次反叛,王莽派辛通等率军镇压,未能彻底解决问题,西羌之乱延续至东汉”
听完沮授说完汉羌百年战争这个典故之后,杨帆直接开口说道:“到了东汉之后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单于呼韩邪二世率部归附东汉,被安置在并州(今山西、内蒙古南部),设 “使匈奴中郎将” 监护。东汉允许南匈奴保留王庭,赐以财物,并征调其骑兵对抗北匈奴。
汉和帝时期: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因与新单于争夺权力,率部反叛,被东汉军队镇压。
汉顺帝永和五年:南匈奴左部句龙大人吾斯、车纽率部联合乌桓、羌胡反叛,攻破京兆、冯翊等地,东汉派张耽等率军平定,但此后南匈奴仍时有骚动”
杨帆说完这些之后,对着沮授说道:“公与,从上述这些典故之中,不难看出咱们大汉一直在收纳这些异族,可是这些异族又是怎么报答咱们大汉的?咱们的付出换来的是一次次的背叛,难道咱们还没有感到心寒吗?公与你要知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
沮授经过了杨帆这一番用典故举例之后也深深的知道自己太片面了,书本上学习来的毕竟只是一些前人的经验,甚至都是一些别人包装出来的没好的一面,那个丑陋的,不好的事情可能就被隐藏了起来,从书本上是学不到的。
想到这里,沮授拱了拱手向杨帆诚挚的道歉:“主公,您这一番话语真是发人深省,末将明白主公您的深意了,不再反对主公您了”
杨帆看到沮授这一番受教的模样,又害怕自己的这一番话语打击到了沮授的仁善之心,于是杨帆开口劝慰道:“公与,没必要这样子,你的善心应该留给咱们大汉民族的子民而不是这些杀伤抢掠的异族们”
就在杨帆和沮授交谈的时候,张飞已经带着那5000名轻骑兵将方圆10里地内的异族斩杀了,保证消息不会泄露出去,看着张飞那滴血的丈八蛇矛,杨帆满意的点了点头,真不愧是猛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