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即将被打破的瞬间,于学忠感觉自己的副官李振唐悄悄靠近,在他耳边用极低、极快的声音说道:“军座,有异动。属下刚才去方便,在后院廊下隐约听到常荫槐带来的一个副官,跟杨府管家嘀咕,说什么‘车备好了’、‘后半夜’、‘人齐了就走’…声音很低,没听全,但感觉鬼鬼祟祟。还有,属下留意到,常省长带来的几个随从,腰间鼓囊囊的,不像普通护卫,倒像是…带了家伙,而且眼神一直在少帅和您几位身上瞟。”
于学忠心中猛地一凛!他面上不动声色,依旧看着场中僵持的局面,但放在桌下的手却悄悄对李振唐做了个“知道了,继续观察”的手势。李振唐会意,悄无声息地退回原位,但眼神变得更加警惕,如同鹰隼般扫视着全场,尤其是杨、常及其亲信随从。
李振唐带来的消息,像一块寒冰投入于学忠的心湖。后半夜备车?人齐了就走?带家伙?这些零碎的信息组合起来,指向一个极其危险的猜测——杨、常可能另有密谋,甚至可能趁此宴会之机,有所异动!是针对少帅?还是针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异己?联想到杨宇霆刚才公然索要兵工厂督办职位和咄咄逼人的姿态,以及常荫槐一贯的阴狠,于学忠的脊背瞬间渗出一层冷汗。这不是简单的争权夺利,这是图穷匕见的征兆!
他再次看向张学良。年轻的少帅似乎也感到了某种无形的压力,他没有直接回应杨宇霆那个关于日本人的问题,而是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挂起一丝略显疲惫的笑容,举起酒杯:“邻葛兄为东北操劳,辛苦。今日是给老夫人祝寿,这些公务,改日再议不迟。来,我敬邻葛兄一杯,祝老夫人福寿安康!”他巧妙地转移了话题,也给了自己和对方一个台阶下。
杨宇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和阴鸷,但旋即也堆起笑容:“哈哈,好!汉卿说得对,今日只谈风月,不论国事!来来来,大家共饮此杯!”他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常荫槐也皮笑肉不笑地跟着举杯。
气氛似乎重新“热络”起来,但每个人心中都清楚,那层虚伪的和谐之下,裂痕已经无法弥合,暗流已汹涌成势。
宴会进行到中段,杨宇霆起身,以需要单独向少帅汇报几件“紧要公务”为由,邀请张学良移步书房。常荫槐也自然起身陪同。张学良略一沉吟,目光再次扫过于学忠和张作相,点了点头。
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消失在通往内室的走廊,于学忠的心弦绷得更紧了。他给李振唐递了个眼色。李振唐会意,借着添酒的机会,不动声色地靠近书房方向。
书房厚重的雕花木门紧闭,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但李振唐凭借过人的耳力,加上走廊回音的放大,还是隐约捕捉到门内传出的激烈争执声。声音时高时低,听不真切,但杨宇霆那特有的洪亮嗓音和常荫槐冷硬的腔调清晰可辨,而张学良的声音则显得压抑而克制。断断续续的词语飘入李振唐耳中:
“…兵工厂必须独立…不能由军需处管…效率低下!”(杨宇霆)
“…铁路…自有章程…警察权…不容置喙!”(常荫槐)
“…此乃东北命脉…必须统一调度!”(张学良,声音提高)
“…汉卿!你还年轻…不懂其中利害…交给我们老成持重的…是为你好!”(杨宇霆,带着训诫)
“…少帅…莫要一意孤行…免得…大家面上不好看!”(常荫槐,语带威胁)
“…你们…这是要逼宫吗?!”(张学良,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砰!”似乎是什么东西重重拍在桌子上的声音。
门外的李振唐听得心惊肉跳,手心全是汗。他不敢久留,迅速退回宴会厅,将听到的只言片语和自己的判断,用最简洁的方式再次报告给于学忠。
于学忠听完,脸色铁青。杨、常二人已经撕下了最后的伪装,在密室里公然威逼少帅交出兵工厂和铁路警察权!这已经不是争权,而是要架空少帅,彻底掌控东北的军政核心命脉!尤其常荫槐那句“免得大家面上不好看”,充满了赤裸裸的威胁意味。联想到李振唐之前发现的“后半夜备车”和携带武器的随从,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于学忠脑中成形——他们今夜可能就要动手!要么逼迫少帅签署授权文件,要么…采取更极端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