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不断在脑海中推演北上劫击曹军的可行性,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有八成胜算。
\"八成胜算,那还考虑个屁呀,出动!\"打定主意的杨平立即召集旅级以上军官到县衙开会。
会上,杨平通报了曹军主力北返以及他将部署的劫击方案。
说完战术布置以后,杨平像是在解释、也是在教导诸位高级军官:\"你们可能在想,既然曹军已经主动北撤,颍川郡的战事应该算是结束了,我们就应该收拾行囊回汝南郡和家人团聚了。
但我告诉你们: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曹军此来颍川之战虽然失利,但其三万多大军仍有一半精华尚存。
若我军不趁其疲惫之时将其重创甚至歼灭,则在不久的将来,曹操会卷土重来继续南下,我等将永无宁日。\"
杨平的这番话,是能对在场军官们明说的。
不能明说的则是:在他的规划中,这一战一定要利用曹操的轻敌,以及吕布急于抢占地盘的心理,将曹操的机动大军彻底打残甚至歼灭掉!
在农业社会,一旦数万大军被打掉,没有几年的功夫是恢复不过来元气的。
杨平接到的任务就是三年内平定三国,也就是说这一仗把曹操打残了,在他平定三国之前就不用再面对实力强横的曹操了。
所以,他没想着率军南下,留颍川郡给吕布和曹操血拼,而是想着在吕布的协助下劫击曹操,最好能把曹操给宰了!
诸位旅级军官听了杨平的战略分析后,纷纷露出崇敬的目光。
就连何仪也在心中不禁暗想:若是杨平早生十多年,黄巾起义或许就不会失败了。
见众军官都同意前去截击曹操,杨平就站在地图前命令道:\"由何师长率领近卫旅和教导旅,本都督亲自带着后勤和工程部队随军出征。
明日天亮前,不管春雨是否停歇,五千大军都将按时出动,北上至郑县,在黄河岸边截击曹军。
其他各部需谨慎防守临颍城,加紧训练、不得懈怠。
任命护民军团司马齐峰,担任临颍城防总兵官,全权负责临颍城一切事务。\"
众军官纷纷起身领命,散会后各自回营整顿粮草器械。
下了将近一天一夜的春雨,在后半夜开始变小,临近天亮时彻底停歇。
站在战车上的杨平不禁对着老天感慨一声:\"天助我也!\"
于是,同何仪一起带领两个步兵旅、一支五百人的后勤部队和一支五百人的工程部队,出临颍城北门,踏着泥泞向北而去。
杨平根据这个时代步兵的行军速度以及道路情况制定的计划是:
午餐在原曹军的版梁大营进行,所以在出发前,他派了五名亲卫提前出发,让在版梁大营的百余后勤部队提前赶制饭食。
版梁之所以叫版梁,原因是在这一带有一条起伏的土丘,土丘形状比较规则,类似于一个长方形的门板,故而被称为版梁。
版梁下面是一条雨水冲击的沟壑,形成的小河,宽度只有五六丈,但是水流不断。
故而曹操将大营安置在水沟旁边,形成了北依水沟、南临土梁的一座大营。
道路泥泞难行,杨平和何仪带着五千人马,行进了将近两个时辰,才抵达那道长度将近两里地的土丘之前。
疲惫的士兵们知道马上就能吃饭了,于是一个个不知不觉间又加快了步伐。
在战车上站了将近两个时辰的杨平,此时却有些心绪不宁,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出来。
直到听见驾车的两名御手,在商讨着版梁大营的兄弟们会不会给准备一些肉食时,杨平心中灵光一动,迅速用他那不错的视力扫视版梁土丘后,立即命传令兵吹响号角。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三声三声的号角,瞬间在春意盎然的大地上响起。
正在行进的士兵们,条件反射地立马站定,
随后,主帅战车上响起了隆隆的战鼓!
在临颍城被操练得条件反射的士兵们立马反应过来,这是紧急备战的鼓声。
所有军官和士兵虽然不解,但仍按照训练时的条令,迅速命令士兵们到随行的板车上(旅属后勤团有100辆板车,每个大队配6辆随行,行军时装板甲和武器)
取出胸前板甲带上,并开始拿出武器,准备列阵……
但是,晚了!!
在杨平的号声响起后,埋伏在土梁之后的曹操,就知道自己的埋伏被识破了。
随后响起的战鼓,更让曹操确认埋伏被识破,于是,曹操下令吹响号角、擂起战鼓。
\"呜——\"
一道长长的号角声响起,
\"咚咚咚咚\"
激昂的战鼓同时响起。
埋伏于土梁后的曹军,在许褚、乐进、李典等三名将领的带领下,领着养精蓄锐的五千精锐,踏着脚下的青草,如同猛虎出山一般杀向土梁下的杨平大军!
曹操——这位三国时代第一强的军事统帅,真的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当初,他下令在许县周围布下三座大营,其目的就是将张辽的骑兵阻隔于许县之外十里。
昨日的撤军是真的,但撤的却是版梁大营聚集的万余溃兵,以及抓捕的许县附近的三千名百姓。
这支大军由曹洪、毛玠二人作为主帅带领,夏侯惇也随行。
他们的作用就是掩人耳目,让杨平和张辽觉得曹军确实已北归,进而吸引张辽的骑兵对这支大军进行追击骚扰。
撤军前,曹操和曹昂也有一段对话:
\"吾儿,以汝对杨平之了解,如若知道我等北归,他会如何行事?\"
当时曹昂思考了很长时间,才试探着说道:\"儿观杨平此人有大志,其所以帮刘辟四贼守临颍后路者,实为在四贼之中树立威信,意图后事也。
儿猜测杨平之目标,或许为夺取四贼部众,占据汝南郡。
依此推测,杨平得知我军北归,应有一半几率回汝南,有一半几率会率部北上截击我军。\"
曹操看着曹昂,欣慰地笑了:“吾儿,此战我军虽失利、损兵折将,然,我儿经过战阵磨砺,已有统帅之才亦,
故此,战于为父而言,乃大胜也!\"
随后,曹操神色变得严肃,对曹昂道:\"为父料定,杨平必会截击我军!\"
曹昂疑惑地问道:\"父亲为何会如此觉得?\"
曹操斩钉截铁地说道:\"就凭‘曹阿瞒,喜屠城,人肉捣泥制军粮’这个童谣,为父已把杨平当做生平大敌!
就凭他有资格作为父的生平大敌,他就必定会出兵截击我军,这是强者之间的感应。\"
那童谣的威力有多大?曹昂是一清二楚的,但不曾想父亲会对杨平有如此高的评价。
\"生平大敌\",就连袁绍都没有得到曹操如此评价。
于是曹昂行礼问道:\"父亲计将安出?\"
曹操像是在部署,也像是在教导,对着曹昂缓缓说道:\"为父以一万兵马外加三千名壮丁,作为诱饵北归,
然后趁雨势渐歇,率汝子廉叔(曹洪)手下五千精锐步组出南门,伏于汝河岸边,
在天黑后,沿河岸沙地向东而去。
版梁!这是为父失败之地,但无论杨平从哪个方向北上截击我军,第一站必定到板梁休整。
为父派许褚率精锐之士先行,于后半夜袭击版梁大营,清理营内的辎重之兵。
大军则于天亮前抵达板梁休整。
兵贵神速,为父料定,杨平必会于明日出兵。
三十里泥泞之路,足以将杨平孱弱之兵消磨得精疲力尽。
届时,我军五千精锐以逸待劳,对战杨平数千疲兵,焉有不胜之理?!\"
曹昂是真的佩服自己的父亲,那崇敬的目光看得曹操都有些不好意思。
形势确实如曹操所言:张辽的骑兵在探查了许县周围的三个大寨,以及许县城内以后,根据北返的脚步推测,曹操大军已全部撤走。
而十余里外的颍河岸边,五千大军则没有被张辽的骑兵发现。
张辽也确实带着几乎全部的骑兵前去骚扰、迟滞曹军北撤的步伐。
杨平也确实做出了,北上截击曹军的命令。
而许褚带领的三百多精锐卫士,也确实在夜间成功的袭击了板梁大营,将板梁大营中,杨平的一百余后勤部队全部杀光,无一人漏网。
至于杨平派去的传令兵,同样被曹军杀掉,无一逃脱!
至于杨平如何能看出曹军的埋伏?
还是那御手的那句话\"吃饭\"。
杨平的部队一天吃三顿饭,看看时间,现在已经接近正午。
如果传令兵已经将杨平出兵的消息,告诉那一百多号后勤兵,那么此时,整个版梁大营里应该是炊烟袅袅。
就算那五名传令兵,传达命令后不准备回报于他,也应该会在土丘上面等待。
而此时大军前锋已离土丘不到半里地,迎接之人却未来到。
遇到这种情况,在杨平脑子储存的知识里,就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版梁已经被未知的敌人所占,前面有埋伏!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命令部队开始戒备,但是却没想到曹操的反应如此之快。
几乎在他做出部队警戒的号令之后,曹军就从土梁另一侧杀奔而来。
一场遭遇战即将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