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虽不解,却见徐悟锋离去,便紧随其后。
很快,徐悟锋见到了传说中的宗泽,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
然而,多年来的自制力让他保持镇定。
尽管见过岳飞这样的英雄,宗泽仍让他心生敬意。
“宗知县,久闻大名,今日有幸相见!”徐悟锋拱手笑道。
宋末乱世,宗泽、宗颖父子此时并无任何束缚,仅是两个体格健壮的普通人。
即便如此,面对徐悟锋,他们依然冷面相对,毫无友善之意。
徐悟锋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心中并未在意。
此次前来拜会宗泽,他怀揣敬仰之情。
在两宋交替之际,宗泽如一颗耀眼的流星,虽未能挽狂澜于既倒,却以短暂的生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相较之下,徐悟锋认为宗泽的能力远超李纲与张叔夜。
靖康之变后,两位皇帝被俘北上,天下动荡不安。
宗泽振臂号召,河北数十万民众积极响应,短短数月内,东京防御设施完备,河道疏通,各地义军纷纷归附。
昔日靖康时期的被动防守局面,已被彻底改写。
然而,宗泽去世后,接任者杜充性格残忍,缺乏智谋。
金兵再度南下时,杜充坐镇大名府,面对敌军攻势竟弃城而逃,并掘开黄河堤坝,意图阻敌。
此举不仅未能挡住金兵,反而酿成巨大灾祸,数十万人丧生,百万民众流离失所,瘟疫随之爆发。
杜充的举措不仅摧毁了北宋最富庶的两淮地区,也让数百万人失去家园。
他继任宗泽之位后,不但停止北伐,还将先前支持的民间抗金力量视为威胁,最终导致多支义 ** 而为寇。
宗泽若掌军,则盗可化为兵;杜充若用兵,则兵转为盗,其间差距岂止十万八千里。
靖康之变后,宗泽仅数月便在东京建立一番基业,足见其非凡统帅之才。
因此,面对宗泽父子的冷脸,徐悟锋丝毫不以为意。
当下梁山虽已攻克东平府,但徐悟锋尚未具备足够资本招揽宗泽。
即便徐悟锋真正占据胶东,稳固根基,成为一方藩镇,宗泽也不一定肯归附。
宗泽一心为国,忘却私利。
绍圣二年(1095年),吕惠卿命宗泽巡查御河修建工程,此时宗泽刚丧长子,仍强忍悲痛,遵命行事,尽职尽责。
像宗泽这样的贤才,徐悟锋深知单凭言语难以打动。
宗泽早年游学多年,深入研习经史,考察社情,体察民情,追求的是经世济民之道。
他对赵宋官场 ** 、百姓疾苦看得透彻。
徐悟锋只需拿下胶东,展现新气象,不愁宗泽不投诚。
安顿好宗泽一家后,徐悟锋接到了杨志的捷报。
杨志的消息称,他率军攻陷平阴,夺取傅家镇等地,现驻扎在东平府与齐州交界处。
此时,杨志并无立即进攻齐州之意,仅派遣探子刺探情况。
未曾想齐州知州胆小如鼠,见梁山大军似有东进之势,竟弃城逃跑,令杨志哭笑不得。
既然对方主动献城,杨志自无推辞理由,随即留张清守平阴,亲自率军直取历城。
长清县闻风而降,杨志抵达齐州历城后,迅速攻下章丘,如今齐州仅剩济水北岸的禹城、临邑未克。
一路进展如此顺利,让杨志有些得意,认为自己兵力足以直捣青州。
齐州失守的消息传来,让杨志迅速恢复冷静,在历城稍作休整后,立即派人向徐悟锋禀报。
徐悟锋收到消息后,既兴奋又不屑。
每次战斗,宋军的表现总让人跌破眼镜,令他大开眼界。
考虑到朝廷大军即将抵达,他写信给杨志,让他暂驻历城,暂时不要理会禹城和临邑。
随后,徐悟锋下令击鼓召集众头领议事。
鼓声一响,众头领陆续赶来,各自就座。
等所有人都到齐,徐悟锋开口说道:“杨志那边传来消息,齐州知州不战而逃,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齐州城。”
众头领听后,个个面露喜色,但又带着几分轻蔑,对宋廷官员的无能深感意外。
许贯忠叹了口气:“赵宋的官员竟沦落至此,实在可笑。”
徐悟锋点头,接着说:“还有个消息,高俅率朝廷大军已离开东京,正朝济州进发,听说有十万之众。”
话音刚落,李逵便大声道:“管他多少人马,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就怕人太少不够杀,让我打得不过瘾。”
吕将附和道:“朝廷的军队不过是一群绵羊,我们梁山好汉才是猛虎。
再多的绵羊又能奈何猛虎?”
林冲早知是高俅领军,立刻说道:“军师所言极是,朝廷禁军早已腐朽,有何可惧?”
其他武将也纷纷响应,都想尽快与高俅交战。
毕竟杨志此番一举拿下两州,让众头领心生羡慕。
当下梁山势力扩展迅速,人人都想建功立业,因此都想趁机多杀敌立功。
徐悟锋挥手让大家安静,继续说道:“高俅的大军目前还在京城附近,即便到达济州,也需要至少半月时间。”
“我打算趁着高俅大军到来前,再夺取一州之地,然后再与其决战,这样也能为我们争取更大的战略优势。”
李逵听后高声说道:“哥哥,杨志这次若能建头功,你也别偏心。
不知这次攻打哪里?我李逵愿打前阵。”
“只要哥哥一声令下,我就领兵杀过去,非得把这些贼子杀得一个不留不可。”
许贯忠慢条斯理地说道:“寨主说得极是。
如今我们已经攻下东平府,不如顺势拿下兖州。
兖州下的莱芜,有着名的莱芜监,出产优质钢铁,正适合我军所需。”
莱芜地处兖州北部,虽仅为一县,却是铜铁资源富集之地,其炼铜冶铁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
到了北宋时期,设立莱芜监,下设铜务冶和铁务冶,有“三坑”“十八冶”。
其中石门冶,曾被称为“铁冶城”,冶场工人众多,炉火连天,夜晚灯火通明,如同白昼,运送铁器的车马队伍川流不息。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将许多矿山矿脉交予民间商人经营,从中抽取两成税赋。
即便如此,莱芜监的权力反而不断壮大。
虽然不再有数千名工匠劳作,但出现了更多铜铁矿主,他们手中的劳动力远超从前。
之前,徐悟锋虽对莱芜监垂涎已久,但因未起兵东进,仅通过购买铜铁与之进行正常交易,并无攻占之意。
莱芜方面也很识相,按惯例行事,不敢冒犯梁山泊。
如今徐悟锋已下定决心,自然无所顾忌。
莱芜监这块肥肉,他势在必得。
众人听闻要攻打兖州,纷纷请战,都想效仿杨志立功,一个个按捺不住。
席间摩尼教众豪杰,在方天定暗示下,石宝起身说道:“我自上山以来,未曾建功,此番愿带几位兄弟,先行出战。”
邓元觉、王寅、方杰、徐方、郭世广等随后也起身响应。
徐悟锋听后十分高兴,笑道:“好!江南群雄愿意相助,此番攻打兖州,定能成功。”
石宝的武艺无需赘述,他从江南来梁山泊后,首战便与关胜打得难分伯仲。
王寅是方腊手下的重要将领,出身于歙州山区的石匠,擅长使用钢枪,枪法灵动莫测,几乎无人可敌。
他不仅武艺超群,还略通文墨,堪称文武兼备。
据原作记载,王寅曾设局击败单廷珪和魏定国。
在歙州失守后,他突围而出,后又与李云、石勇交战,最终因寡不敌众,在林冲、孙立等人的围攻下不幸身亡。
方杰虽地位较高,却仍需尊称徐悟锋为姑父。
徐方、郭世广等人均为方腊旗下八骠骑之一,皆具精湛武艺。
众人商议后决定先夺取莱芜监,再南下进攻兖州城。
吴用见状,建议道:“寨主,欲取莱芜监必先破泰安州,该地城防坚固,若硬攻恐难以速胜,届时士气低落,再对抗高俅大军将更加艰难,宜以智取胜。”
徐悟锋听罢,微笑问道:“吴先生有何妙策?”
吴用忙答道:“不敢言策,不如趁大军出发前派几位精干之人潜入城内,内外呼应,则攻城易如反掌。”
史文恭眉头紧锁:“我军已占东平、齐州,料想兖州早已报信,泰安州定然加强防守,想混进去绝非易事。”
话音未落,徐悟锋已笑言:“泰安州多有寺庙道观,山寨中的头领不乏僧道,混入其中并非难事。”
金剑先生李助接口道:“我如今做了道士,正适合潜入城中,寨主就让我前去如何?”
鲁智深附和道:“既是如此,洒家自当效仿。”
邓元觉亦点头:“俺也愿前往泰安州一探究竟。”
徐悟锋点头道:“既如此,那就请三位先行入城,大军随后跟进。
若泰安州兵马未出城迎战,我会命时迁与你们联络。”
商议完毕,徐悟锋即刻调集兵马,筹备粮草物资。
李助、鲁智深、邓元觉三人先行赶赴泰安州。
行至第三日,三人抵达泰安州城门,只见守卫对往来行人逐一查验,果然戒备森严。
幸亏他们装扮成出家人,持有度牒等凭证,总算得以进城。
三人入城后,发现城内盘查严密,不敢入住客栈,只能分别前往寺庙与道观暂宿。
泰安州隶属于兖州,位于兖州北端,泰山脚下,是一个县级州。
兖州南北各有重地,南为兖州府治所在,后世的曲阜也位于此地,北则有泰安州与莱芜这个铜铁重镇。
泰安州在西,莱芜在东。
泰安州虽然没有下属县份,但其地理位置极为独特。
北宋时期,道教兴盛,尤其是宋徽宗当政时达到鼎盛,他自号“道君皇帝”。
身边还有如林灵素这样的道士相伴。
泰山被誉为五岳之首,民间称其为东岳大帝,是道教的重要神只,每年三月二十八为其诞辰。
每逢此时,泰安州都会举办庙会,四方前来上香的民众络绎不绝,朝廷对此也十分重视。
为了将这一年度盛会办得更加隆重,泰安州搭建了擂台,吸引各地武艺高强之人参与比试,表现出色者可获得丰厚奖励。
因见血不吉,再加上北宋时期军民普遍喜爱观赏相扑,于是增设了相扑赛事。
相扑最初盛行于军营之中,后逐渐普及,不仅男子参加,早期还有女性加入,成为广受民众欢迎的大众娱乐项目。
就连仁宗皇帝本人,也酷爱观看相扑比赛,尤其是女子相扑,对他来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享受。
要知道,宋代的相扑不论男女,均需 ** 上身竞技,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东岳庙擂台上的比赛并无女性选手,每到三月二十八,天齐圣帝诞辰之际,皆由天下顶尖高手轮番登台挑战,争夺霸主地位。
城中的官员、富商以及善心香客,都会给予获胜者一定的财物奖励,因此吸引了众多相扑高手前来争夺荣誉,场面异常热烈。
过去的蒋门神、后来的任原,都是这样的例子。
如今距离三月二十八尚有时日,但各地的相扑高手和使枪弄棒的勇士早已纷纷抵达,希望在泰安擂台上留下名号。
正因为如此,尽管泰安州规模不大,却是一个经济繁荣之地。
却说这泰安州的知州姓温,东京人士,原是个谄媚的小人。
因其善于逢迎,投靠了蔡太师,这才升任此职。
温知州上任后,只知滥用职权, ** 勒索,致使百姓怨声载道。
后来听闻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专门惩治恶人,竟有些害怕,不敢再为非作歹,唯恐梁山军马找上门来。
然而近日,却传来消息,梁山兵马突然攻下了东平、齐州,似有大举进犯之势,而泰安州紧邻东平府。
温知州明白,即便自己洁身自好也无济于事,既然梁山已举兵进攻,早晚都会攻打他的地盘。
于是,温知州命令都监魏双率兵严加防范,防止梁山贼人潜入城内,劫掠城池。
即便即将来临的元宵佳节,他也下令停办灯会,以免梁山趁机发动袭击。
魏双早已在边境安排探子,一旦梁山军队进入境内,便会立刻收到情报并做好准备。
温知州本抱着一丝希望,以为梁山只是路过泰安州,前往其他州县,但得到的消息却是梁山大军正朝泰安州逼近。
温知州惊恐万分,急忙召集城中官员商讨对策。
他看着魏双说道:“魏都监,你可有什么抵御敌人的妙计?”
魏双拱手回道:“大人明鉴,我手下一个团练使,复姓东方,单名不详,勇猛无比。
他擅长使用一根铁方梁,神出鬼没,无人能敌,人们都称他为‘铁方梁’,至于他的真名则鲜有人知。”
“此人武艺高强,目前驻扎在静封镇,不如将他调至泰安州,或许能挡住梁山贼寇。”
温知州听罢大喜:“既如此,你即刻派人去请他前来。”
“末将遵命!”魏双高声应答,随即离开。
得知有这样一位猛将来援,温知州稍稍安心,不料这时袁通判站起身道:“大人,关于这位铁方梁,我也有所耳闻,不过有些担忧。”
温知州急切地问:“通判有何顾虑?难道这铁方梁徒有虚名?”
袁通判摇摇头:“大人有所不知,铁方梁麾下还有两名兵马提辖,一个名叫栾廷芳,另一个叫王天霸。”
听到栾廷芳的名字,袁通判皱眉询问:“我听说梁山上有一位首领名叫栾廷玉,与这位栾廷芳有何关联?”
袁通判继续说道:“正是栾廷玉的亲兄弟,另外那位王天霸也与栾廷玉交情匪浅。
此次梁山贼寇大举来袭,务必小心应对。”
温知州心中一紧,追问:“依通判之见,该怎样处理这两人?”
袁通判答道:“为防止他们暗中勾结贼寇,待其到达后,立刻将其拘捕。
若能保全泰安州,将此二人视作贼寇同党论处,上报朝廷,亦是一大功劳。”
“若泰安州失守,这二人正好可充作替罪羊,对大人毫无干系。”
温知州眼前一亮,点头应允:“此计甚好,此事便交由你负责。”
袁通判微笑领命。
再说魏双从府衙返回,立即派人快马传信至静封镇。
铁方梁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调动麾下一千厢军,直接奔赴泰安州。
次日正午,铁方梁抵达泰安州,顾不上休息,便带着栾廷芳和王天霸前来拜见魏双。
魏双请三人落座,说道:“梁山此次气势汹汹,三位皆是勇猛之士,此次还需多多依赖你们。”
铁方梁急忙回应:“都监大人过誉了,我等受君恩养,当尽忠职守,必誓死守护泰安州。”
魏双大笑:“有你这句话,我就安心了!”
接着,魏双目光转向栾廷芳,意味深长地说道:“栾提辖,听闻你兄长栾廷玉现已投靠贼寇,希望你能谨慎行事。”
栾廷芳神情复杂,回答道:“都监大人请宽心,我会明辨是非,若日后战场上遇见兄长,定会劝他悬崖勒马。”
魏双满意地点点头。
这时,门外传来喧哗声,亲随禀报,袁通判率五百士兵已到门外。
魏双闻言急忙出门迎接,与袁通判寒暄几句后,向其引荐了铁方梁、栾廷芳和王天霸三人。
“三位果然堪称英雄!”袁通判满面笑容,和蔼可亲,他应魏双之邀坐下后,随即对三人说道:“此次梁山侵犯泰安州,诸位可有什么抵御之策?”
铁方梁拱手答道:“我出身行伍,只懂拼杀,不通治国理政。
如今蒙通判垂询,依我愚见,首要之事便是招募乡勇。”
“通判应当知晓,每年三月二十八为东岳大帝诞辰,那时四方高手齐聚泰安州,不乏武艺高强之人。”
“末将进城之际,便见到不少江湖侠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