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洞战斗
在松桃县麻阳与印江县刀坝的交界之处,屹立着海拔1476米的玛瑙山。半山腰的玛瑙洞,犹如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洞内空间极为宽敞,能轻松容纳两千多人。深入洞内,孔穴相互交错,道路错综复杂,仿佛一个神秘的迷宫。四周皆是陡峭险峻的悬崖峭壁,仿佛是大自然为守护洞穴而设下的天然屏障,仅有一条崎岖难行的山路蜿蜒通向洞口,地势之险要,不言而喻。
那是在8月,红三军主力肩负着开辟苏区的重要使命,来到了松桃、印江毗连地区,并进驻麻阳、天堂一带。然而,麻阳当地的大土豪、反动区长胡兴魁,长期以来在这一方土地上作威作福,横行霸道,肆意欺压百姓,犯下了数不清的恶行。听闻红三军即将到来,他惊恐万分,却仍妄图负隅顽抗。在红三军抵达之前,他匆忙纠集起当地的一众土豪劣绅,甚至采用威逼利诱的手段,胁迫部分群众一同躲进了玛瑙洞。仗着玛瑙洞的天险地势,胡兴魁嚣张至极,口出狂言:“这玛瑙洞乃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就算贺龙长了翅膀,也休想飞进洞来!”他以为凭借这天然的险要地势,就能阻挡红军的脚步,与红军对抗到底。
58月7日,战斗的号角正式吹响。当地的群众对红军满怀信任与支持,他们深知红军是为了给百姓谋幸福、除恶霸而来。于是,纷纷主动为红军带路,还时刻留意着敌人的动向,及时向红军报告敌情。然而,战斗一开始便遭遇了难题,玛瑙洞的小路口被敌人布置的几支土枪、土炮牢牢封锁。担任主攻任务的川黔边独立团和德江独立团,尽管战士们英勇无畏,连续两天发起进攻,却始终未能攻克。
面对这样的困境,红军并没有气馁。经过仔细观察和商讨,最终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部队精心挑选了12名身体素质过硬、攀爬技能娴熟的战士。他们悄悄来到洞口顶上的悬崖处,将绳索紧紧捆在腰间,一个接一个地顺着悬崖缓缓吊下。在接近洞口的关键时刻,红军的机枪开始猛烈射击,为这12名战士提供火力掩护。战士们瞅准时机,纷纷投出手中的手榴弹,一连串的爆炸声响起,成功炸掉了洞口的土炮。紧接着,突击队员们如猛虎般迅猛地冲入洞内,与洞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在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奋战下,最终一举攻占了玛瑙洞,将胡兴魁的土着武装百余人尽数消灭,其中有不少敌人被当场击毙。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沉重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也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群众的信心,更为根据地的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奠定了坚实基础。
谯家铺反击战
9月4日,黔敌5个团的兵力向黔东革命根据地大举进攻。柏辉章部从思南向枫香溪和谯家方向移动,姜兴尧部则包围特区政府所在的张家湾、袁家湾一线。此时,红三军主力南下,留守特区政府的部分指战员,在夏曦率领下,迅速从铅厂坝、土地湾、谯家铺、皂角池、枫香溪赶来阻击姜兴尧部,在张家湾一带与敌发生激战。红三军虽有400多人,但绝大多数是新兵和游击队员,武器装备也差,经过3天的英勇激战,击溃了姜兴尧部。当返回谯家之时,柏辉章部又尾追过来。夏曦立即召集秦子开、唐参谋研究,确定把所有武装人员和干部撤到离谯家铺9里以外的老蛙池,并召开了战斗紧急动员会。
13日晚,特区政府军事部长汤福林和夏曦分别带领人员朝左、右边山上进发,向谯家铺靠拢,秦子开则率一部分精锐部队从中间穿插。柏辉章部当晚到达谯家一带,分别在左边的清龙林和右边的莽虎林设防,主力放在谯家铺中间地带的官路坎,司令部驻谯家铺场北面的黑神庙,同时在谯家铺南面龙王宫庙及耳当溪、印山坎一带分别设防。14日深夜,红军三股力量分别接近谯家铺。左路在清龙林击敌后,继续向谯家铺场口逼进;中路的秦子开率领尖刀排,通过当地游击队员田兴贵、田兴长作向导,迅速前进到官路坎,插进场口,也击溃敌人;右路的也向敌猛烈进攻。经过黑神庙一战的反复冲杀,红军击溃敌1个营,缴获了6匹马驮着的枪支弹药,活捉柏辉章的参谋长和司务长。战斗中,红军吴排长英勇牺牲。
二战木黄
9月23日,川敌达凤岗旅又占沿河县城,湘敌周燮卿旅向晓景进发。贺龙决定采用外线作战,诱敌深入战术消灭之。命令黔东纵队撤到印江县的木黄,红七师主力转移到岩窠坝,红九师主力转移到火烧桥,互为犄角之势,待机破敌。
25日,夏曦率红七师二十五团、沿河独立团和德江独立团,由白石溪出发前往沙子坡,打垮了从遵义调来的黔军学生队(士官生)后,经杉树坳、板溪达木黄。此时,木黄的形势非常严峻。黔军李成章率5个团从西、南方向红军逼近,戴玉堂团已达合水,红军处于北有川军,东有湘军,西南有黔军的三面包围之中。夏曦主张避敌锋芒撤入梵净山,贺龙坚决不同意,认为此战关系到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存亡,决定利用敌军矛盾,先打黔军。
他亲自拟定作战方案,采取避实就虚,调虎离山,分进合击的战术打击敌人。黔东纵队向印江四区刀坝发起佯攻,然后火速撤回木黄。红七师则作出向合水推进之势,然后退至距木黄5里处的夕阳坝埋伏。
28日,李成章部5个团果然从思南向德江、印江一线倾巢出动,浩浩荡荡地经合水大路而来,一部抢占木黄东侧的老寨,企图堵住红军往梵净山的退路,一部火速向木黄西侧的地茶坝推进,拼命抢夺岩口坪高地,企图对红军主力夹击,同时阻击从刀坝赶来的援军。趁敌人尚未准备就绪,贺龙命令黔东纵队接替红七师主力坚守夕阳坝阵地,拖住向地茶坝推进的敌人,贺龙则亲率红七师抢渡木黄河,越过岩口坪,占领了将军山高地,红九师也从火烧桥回师木黄,占领了木黄与老寨之间的观音山,形成了对敌人的反包围之势。经过激战,消灭敌人200余,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战后,达凤岗旅撤离沿河县城退至黑獭堡,周燮卿旅则止于龚滩、龙潭,李成章带着残部经合水、朗溪退守印江县城。
此战的胜利,鼓舞了红军的士气,大大增强了根据地军民反“围剿”斗争的信心。事后,夏曦说:真是侥幸呀!我还从未见过这样的打法哩!贺龙说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这个打法,还是在洪湖时跟周逸群政委学的,每次遇到战斗,我就回想起他对红军游击战术总结的四句话:“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我跑,敌少我搞”。的确,多年来我靠这样的战术打了不少胜仗。
再取沿河
在川敌达凤岗旅放弃沿河县城后,沿河土着武装杨畅时部乘虚进驻县城。此时,沙子团总田明道抢劫了运往黔东特区的20余担药材,杀害了押运药材的彭水开明人士、贺龙好友龚渭清,抓捕了协助龚渭清押送物资的傅怀忠。为打通川东和黔东的商路,同时替龚渭清报仇,救出傅怀忠,贺龙决定再打沿河县城。
10月上旬,红九师和沿河独立团,接受了西渡乌江消灭杨畅时部的命令。沿河天宫井乡苏维埃代表杨光模带领群众在小河坝、照州坝、曾子坝、小河口等地寻得3只小船,作为渡江工具。接着,兵分两路,经水田坝、三岔、小路坝向淇滩方向和沙坨渡口方向挺进。当从晓景进至沿河东岸水田坝时,因乌江涨水,相持几天后,改由淇滩渡江,同时调红九师开往县城东岸牵制西岸之敌。
10月13日,红军借着晨雾的掩护,先行渡江200多人,拔掉西岸的哨卡,又夺得2只大船,在沿河独立团主攻,黔东纵队和黔东独立团配合下,全军陆续渡过乌江。先攻下严家寨,接着又抢占彭家渡、沙坨、斯溪等渡口,然后兵分两路奔袭沿河西城。杨畅时闻知红军兵临城下,仓惶败退,在黑水被全歼。红军缴枪300余支,救出傅怀忠,夺回了药材。同时,红军又在苏家铺击溃湘军周燮卿旅1个团。川军为保存实力,自守防地,按兵不动。由此,黔、湘、川三省敌军联合进攻黔东革命根据地的计划以失败而告终。
黔东地方武装在反“围剿”斗争中经受了考验和实际锻炼,根据湘鄂西中央分局和湘鄂川黔边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决定,9月底,组建由黔东纵队和各独立团一部分合编的红三军黔东独立师,由红三军军部直接领导,任命贺炳炎为师长,熊仲卿为政委,冉少波为副师长,使根据地的游击武装向正规化的红军迈进了一大步,红三军力量得到了很大的扩充,这是根据地军事建设的重大成果。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与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使周围军阀恐慌,加速了他们的崩溃”,这为以后红二、六军团挺进湘西新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奠定了一个巩固的基础,正是由于“有了红三军的宝贵的战斗经验与英勇的传统,黔东、黔北、川东一带工农
群众对于苏维埃红军的拥护”,因此,黔东苏维埃革命的胜利,就是“与红四方面军相呼应,亦即是与中央苏区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