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苦难岁月盼解放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生产力低下、交通闭塞、文化落后,贫苦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1930 年 5 月蒋、冯、阎军阀混战,让本就苦难的中国人民雪上加霜。1932 年 6 月,蒋介石置外患于不顾,调集 50 万大军发动第四次“围剿”,进攻革命根据地,湘西就有超 10 万兵力。当时党内“左”倾分子斗争失策,反“围剿”失败。但红三军指战员紧紧团结在贺军长周围,于湘鄂川黔边境开展游击战争,1934 年 5 月进军沿河创建苏区,我也在这期间投身红三军,开启革命征程。
二、投身红军寻希望
我老家在贵州省沿河县谯家铺乡皂角池村,1917 年古九月二十八日出生,祖辈务农,父亲陈占玉打铁为生,母亲操持家务。家乡高寒贫瘠,粮食产量低,全家靠父亲打铁维持生计,还得承受国民党拉兵派款、苛捐杂税,终年辛苦却难以温饱,读书更是奢望。这让我对压在穷人身上的“三座大山”满怀阶级仇恨,渴望翻身解放。
1933 年,德江、印江、沿河农民自发组织“神兵”,喊出“灭兵,灭捐、灭税(抗兵,抗粮,抗税)”口号,以反对苛捐杂税为宗旨,定禁烟、禁赌、禁色、禁盗、禁赌五禁规章,深受拥护。黔东大地神兵蜂起,设 40 多个神坛,一万多户参与,枫香溪、谯家铺、白石等乡尤为活跃。神兵在首领带领下,假神自励,持刀矛冲向军阀、团匪、棒匪,气势汹汹、势不可挡。我和父亲也加入,记得国民党谯家区长张泽生、副区长谯宗瑜伙同还乡团张元鹏(原贵州盐务局局长),带 30 多条枪去白石乡赵东岩镇压,结果张元鹏被砍死,团丁逃窜。神兵为民除害,长了穷人志气,让大家明白唯有拿起刀枪才能生存。
红三军到谯家铺时,国民党区乡长、乡丁和地主豪绅早已逃窜。我们见红军纪律严明、军容整齐,打土豪、分田地,与百姓亲如一家,标语口号说出穷人心声,像“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取消一切苛捐杂税!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地!红军是为干人谋幸福的队伍!共产党万岁!” 我们还听闻红三军贺军长厉害,国民党对他又怕又恨,政委关向应、军委主席夏曦、参谋长汤福林也声名远扬。
一天,我和父亲打铁时,汤参谋长来到红炉旁交流。通过谈话,我们深知红军是穷苦百姓自己的队伍,汤参谋长动员我们参军。父亲决定不打铁了,带我们去枫香溪参加红军。在枫香溪,我们见到贺军长和夏主席,父亲被赋予在谯家铺组织游击大队、动员神兵、发展红军、建设苏维埃政权的任务,还拿到谯家区游击大队长委任状和镰刀斧头红旗。
我和父亲满心欢喜回家,弟弟陈朝俊(仅 10 岁)也想当红军。我们打起红旗,不分昼夜在谯家铺、白石、铅厂坝动员穷人,不到十天,游击队发展到 120 多人。在汤参谋长领导下,我们打土豪、分土地,深受拥护。汤参谋长还派老红军帮我们组织队伍、站岗放哨,游击队士气高昂,在党的领导下过上翻身解放的幸福生活。
1934 年 6 月,红军主力到南腰界,我们这支 120 多人的游击队被正式编为红三军四师十团。父亲分到军委会副官处,弟弟跟随父亲,我则进入军委会教导队当学员,学习军事与政治,那时我才 17 岁。从此,我与父亲、弟弟分开,各自奔赴革命工作,之后我踏上长征路,历经打国民党反动派、抗日、抗美援朝,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几十年。
三、亲人离散与重逢
1953 年抗美援朝回国后,我在东北安东市请假回谯家铺探亲,才知晓与父亲分开后的情况。夏主席和汤参谋长动员父亲、弟弟回谯家区建苏维埃政权。红三军与红六军团黔东会师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两军团撤离黔东苏区向湘西进发,临行前组建红二、六军团黔东独立师,留在黔东坚持斗争、掩护主力。
黔东独立师集中区乡苏维埃游击队员,因遭敌人夹击,决定撤离沿河去印江沙子坡,后转入梵净山游击。父亲和弟弟随队员转移到梵净山,战斗中遭敌人伏击,队伍打散。敌人从父亲身上搜到本“四书”(父亲不识字),又见他带小孩,误以为是教书先生,才没抓走。后来父亲找队伍时,得知师政委段苏权重伤,师长王光泽被俘遇害,部队失散严重。无奈之下,父亲带弟弟逃到石阡本庄区,直到西安事变后,1937 年 9 月才回到谯家。漫长岁月里,家人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 1949 年解放。全家人感恩共产党、毛主席,是党和领袖引领穷人翻身,过上幸福生活。
四、战火洗礼显担当
- 初战谯家铺
1934 年 9 月初,贺军长、关向应率红三军七、九两师主力迎红六军,黔东苏区留下黔东独立师师长贺炳炎(沿河独立团团长 )、川黔边独立团团长秦子开的两个团,加上我们教导队三个分队,还有红六军团先遣队会合的李达参谋长,在夏曦主席领导下,坚持发动群众、壮大武装、建设苏区。
贵州军阀王家烈派白辉章部到思南,向枫香溪、谯家铺逼近,妄图阻挠红军会师。教导队分队长吴开先让我去见汤福林参谋长,见面后我敬礼询问,参谋长客气让座,介绍敌情后问我对策,我答“同他打,消灭他”,还因是谯家铺人,称熟悉道路。参谋长认可,但强调需先摸清敌情,让我给分队长吴开先带路去枫香溪侦察。我欣然领命,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我和吴开先换便衣,吃过中饭出发,9 月 12 日上午到谯家铺,恰逢赶场,人多却无异常。下午三点左右,白辉章部到枫香溪并向谯家铺推进,赶场群众纷纷逃离。我们五点左右返回铅厂坝住地汇报。夏曦主席主持军委紧急会议,决议转移铅厂坝、土地湾、谯家铺的游击队和留守红军到老鸹池。战士集中后,夏主席动员,强调此战对巩固苏维埃政权、迎接六军团的重要性,称老鸹池地形有利,必能击败白辉章。我们听后群情激昂,擦枪磨刀准备战斗。
9 月 13 日夜,我军分三路袭击白辉章:一路由汤福林参谋长带,沿左边老林登上,向谯家铺靠拢;二路归夏曦、李达参谋长,从右边上山,穿盘上向谯家铺进发;中路由贺炳炎、秦开宇团长率精锐,直插谯家铺。
白辉章 12 日到谯家铺后,布防一个连在左边青龙顶山,一个连在右边老虎林山,主力在中间野猫水和盘上,司令部设黑神庙,后勤部在玉皇庙,枪支弹药存放此处,这些是我们侦察所得。
我给汤参谋长带路从左翼逼近谯家铺,虽天黑,但路径因我放牛打柴常走而熟悉。接近时,遇上敌人巡逻兵,他边跑边喊“有人呀” 。汤福林首长令追上活捉,几个战士奋勇擒获。审问后,首长下令冲锋。中路、右翼相继打响,我毫无惧色,一心想多抓敌人、缴弹药,为家乡和红军争光。
冲到谯家铺街上,红军猛烈冲锋,杀声震天,敌人陷入混乱,溃不成军。有的被击毙,有的受伤惨叫,有的举枪投降,还有的赤裸钻床底。天明集合,首长宣布胜利,活捉白辉章的参谋长和特务长,俘虏几十名敌兵,缴获 200 多支四川造步枪、大量子弹、几匹驼马及其他物资。战士们欢呼雀跃。战斗总结会上,我因“人小胆大,不怕死,敢冲敢拼,缴获枪弹、抓俘虏”受首长表扬,“小铁匠不简单”的夸赞让我备受鼓舞。
- 再战龙家寨
1934 年 10 月 27 日,红二、六军团在南腰界召开会师庆祝大会,也是挺进湘西的誓师大会。我们到湖南后,先打永顺县城,当地保安大队听闻红军要来,早逃之夭夭,红军不费一弹进城。
在县城住两天后,贺军长召开战斗动员会,称敌人尾随,有敌师长周疤子及其兄弟周矮子,还有贵州军阀杨其昌,两师共三个旅。他指出不能在县城等敌人,此处地形不利于歼敌,要求大家做好战斗准备,强调这是会师后首战,务必打赢、打出威风。当时红军士气高昂,对敌人满是愤恨,盼着敌军到来狠狠打击。
依首长安排,红军撤离永顺县城附近的龙家寨。这是个集镇,通集镇只有一条较宽道路,两边是杂竹茶树,山下路侧有条小河沟,河坝上稍平。六军团埋伏左边山上,二军团埋伏右边山上,静候周疤子、杨其昌部。
敌人长途行军,疲惫不堪,士兵们歪歪扭扭沿大路而来。待其进入火力圈,首长一声令下,猛烈射击响起,紧接着冲锋号吹,红军如猛虎从两山冲下。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就死伤惨重,大批被俘,有的陷进水田,满身泥泞狼狈不堪,少数跑得快的侥幸逃脱。敌人两个师就这样被消灭。
我当时是红十六团七连一排一班战士,已有战斗经验。对活捉的敌人,我迅速卸下其枪栓和子弹,让他们背空枪。此战我缴获几十支枪、几百发子弹,再次受到首长表扬。
(回忆人陈家深,贵州沿河谯家区人,1917 年出生。1934 年参加革命,1935 年 4 月入党。在部队历任警卫员、排长、正副连长、支队副、参谋长、营长、副指挥长、副科长、副团长等职。1955 年 5 月被授予中校军衔,同年荣获中央军委颁发的“八一”“独立自由”“解放”勋章 。抗美援朝期间,获朝鲜授予的功勋章二枚。1958 年转业到西安冶金局地勘公司任副经理,1964 年调至贵州冶金地勘公司,历任副经理、经理、党委书记、第一书记,还当选贵州省五届人大常委,1983 年离休 。
陈家深的经历,是一部微缩的革命奋斗史,从苦难中奋起,投身红军为解放而战,历经长征、抗日、抗美援朝,在不同岗位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彰显了革命先辈对信仰的坚守与对国家、人民的赤诚忠心,其故事激励后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续写奋斗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