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记忆如璀璨星辰,永不磨灭。对于老红军李通贞而言,那段跟随红三军、参与创建黔东苏区的经历,便是他生命中最熠熠生辉的篇章。
1934年,民国23年古历5月初4日,红三军的身影出现在了沙子坡。那时的李通贞,年仅15岁,却早已怀揣着对革命的向往与热忱。他在1933年古历12月13日,便毅然加入了“神兵”。加入“神兵”后的第三天,李通贞便随队伍前往印江攻打黎刚部队,然而,战斗的结果并不如人意,“神兵”战败了。到了第二年古历2月,“神兵”的力量基本瓦解。就在李通贞感到迷茫之际,红三军来了,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
冉少波率几个神兵人员在彭水找到红三军,红军给出了包容而开放的政策:“神兵”愿意参加红军的就参加红军,愿意参加游击队的就参加游击队。古历5月初8,李通贞和父亲李仁陶(后来在湖南壮烈牺牲)在沙子坡正式参加红军,开启了他们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5月11日,他们踏上前往枫香溪的路途,随后队伍又辗转至白石溪晓景,6月抵达南腰界,再从南腰界到龙池、麻阳。在麻阳攻打玛瑙山后,部队来到来安营。7月上旬,他们抵达松桃县中谷坡、火烧桥、甘龙,之后由甘龙回南腰界攻打冉瑞廷匪部。击败冉瑞廷后,部队又前往晓景、李溪,上卜山,过家担河,出高洞庙,再到艾口、坝茅、白水。8月上旬,从白水到平洞口、冷水溪、山羊溪、甘龙,接着又由来安营、叶家湾,再到枫香溪、石家察、新场。在新场,他们与王家烈部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8月中旬,从新场转到木黄,在木黄又同王家烈的部队杨昭卓部激战一番,随后从地荼到岩河坝经甘龙回南腰界。在南腰界,李通贞所在的部队改编成独立师,独立师肩负起保卫黔东苏区的重任。此后,他们在淇滩与杨畅时匪部展开作战。
8月21日,部队从淇滩出发,先后经过甘溪、扇子坨、土门、谯家。27日晚,在谁家与王家烈部队展开殊死搏斗。28日晚上,王家烈的部队杨昭卓匪兵紧追不舍,将他们追到铅厂坝、秤坨坳、吴家寨。29日,在苦竹坝与周矮子的部队战斗后,退到俞家岩,过安家坝,再到来安营、岩柯坝,随后上花果山开会讨论决定寻找二、六军团大部队。第二天,在平洞口终于见到大部队。两支队伍胜利会合后又转到甘龙口回南腰界。在南腰界,盛大召开了二·六军团木黄会师联欢会。此时,李通贞所在的独立师又分别编入七、九两师,他被编到九师三营三连,连长是王相普,后来三连又编入黔东独立师特务连。黔东独立师师长是王光泽,政委是段苏权。
大约是古历9月份,李通贞所在的部队与二·六军团依依惜别,主力前往湖南,他们则又回到渔家。然而,危险并未远去,川军刘湘派部队紧追不舍,面对严峻形势,他们支持不住,只好回到沙子坡。在沙子坡,他们集中三个独立团(印江独立团未及时赶到,后在来安营遭陈文澜匪部阻击),等待省政府撤来沙子坡。等了一天,省政府的人却未出现,情况万分紧急,他们只好从沙子玻经天堂到木黄嗨水洞,又由啕水洞到巴山。在烂泥坳与江口的柏辉章部队展开激战。当晚,师部驻扎在护国寺,柏匪又追了上来,由于枪弹不足,部队无奈从护国寺退到茶店,在这期间,王相普的特务连被敌军俘虏了一个排,连长王相普也不幸被俘。后来,他们下马潮河到落满、快场,再到寨英、普觉、孟溪。在孟溪攻打区公所,到大路河、烂桥攻打团防,在梅江攻打区公所,战斗中,段苏权政委的脚不幸中弹,晚上部队只好退到杉木坳。第二天到达逻驾,却又遭到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的追打,部队伤亡惨重,马团长壮烈牺牲。第三天到达川河界时,又被杨卓芝、罗启江两匪围困攻击,王光泽师长也从此与部队分离,下落不明。李通贞则被抓到秀山关押了48天才被释放,回到家中后,他开始学习打铁,可那段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始终在他心中回荡。
由于红军到来后,李通贞便参军离开了家乡,对地方的一些情况了解有限。但他回来后,经常与官塘乡主席王顺民(1981年病逝)交流,从而知晓了不少当地的情况。官塘区政府就设在李通贞家中。古历6月以前,黄光裕担任区主席,夏国安在南腰界受训一个多月回来后,便接任区主席一职,副主席是徐委员,秘书是陈德银,徐委员主要负责掌握政治工作。区政府设有游击队,当时没有中队编制,只有分队。大队长是梁银星,副大队长的名字李通贞已记不清楚,具体有几个分队也不太清楚,只知道红木树、沙子坡、天堂区石塘各有一个游击队。
古历6月份左右,轰轰烈烈的分田地运动展开了。田地首先分给那些一贫如洗的穷人,比如沙子坡街上的向国光、任修福夫妻二人,他们穷得一无所有,自然成为首批受益者。其次才分给那些田土不足5挑的人家。红军打土豪主要针对大户土豪,当时沙子坡街上的大户有尹恒昌(即尹怀安),他家有100多挑谷子,曾茂胜、张云昌各有田土200来挑。分田时,会按每人5挑给这些大户留下足够的田地,其余的则全部拿来分给穷人。分田时还要插上写有名字和土地数量的牌牌。李通贞也参与了南腰界的分土地工作,那时他年纪尚小,主要负责召集穷人来开会。开会时,领导会向群众讲话,他则和群众一起去插牌牌,见证着土地重新分配,为穷苦百姓带来生活的希望。
郭裕清和张云昌作为土豪,他们的相关材料收集有着严格的流程。先是由地方政府——乡政府收集群众反映的情况,再上报区政府,区政府汇总后上报军部,当时军部就是最高机关。军部批准后,再交地方处理。这个过程陈德银、汪岱廷十分清楚。张云昌是袍哥大爷,郭裕清是镇长,他们平日里鱼肉乡里,群众对他们恨之入骨。在麻竹园开会时,徐委员宣布对他们进行逮捕,随后由游击队的李国太(已去世)、陈正清(已去世)将二人捆绑起来,并负责押送到白石溪省政府,最终,张、郭二人被省政府执行枪毙。尹恒昌是被红军捉去的,李通贞还为红军带了路。捉去后,尹恒昌被关在军部管理科,关了3个多月,红军要求他拿出300块光洋才肯放他。在被押送回沙子坡途中,行至井深坳时,被花园游击队杀掉。师团捉去的人关在军部管理科,地方押送去的也关在那里,一屋一屋地关押着,常常一关就是二、三十人,大部队撤退时,这些人被交给省政府。当时省政府和独立师在一起,遇到情况紧急时,便会请示上级如何处理。曾有18个土豪(他们来自沿河、甘龙等地)抗拒不交钱,王光泽师长批示将他们杀掉,最终这18个土豪被押在关塘坳执行枪决。
印江参加红军的人数众多,古历5月中旬,包括大部队在内有好几百人,具体准确数字李通贞已记不清。他所在的分队要送名册到军部领菜金,所以他清楚自己所在分队有36人。当时的编队是以“神兵”的神坛为单位进行的,神坛规模大的,人数就多些;神坛小的,人数相应就少些。李通贞当时就在独立师特务连任战士,跟随师部行动,后来在师部担任通信员,吃饭都和师部的同志们在一起,那段并肩作战、同甘共苦的日子,成为他一生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