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本就是找借口请假躲懒的,现在见假请不成,也没觉得失望,于是顺着大婶的话说了下去:“那成,不过婶你得告诉我,咱这有木匠吗,我要打几样家具,那屋里啥也没有,我现在还打地铺呢。”
许是没给赵九批假,温家银有些过意不去,见她找木匠,连忙开口道:“这好办,等会让你婶带你去。”转头又对大婶说:“令芝,你等会带小赵知青去常华家,跟他说给小赵知青的东西做好点,结实点。”
赵九这才知道,这大婶的名字叫令芝。
令芝婶点头:“成,小赵知青在这吃晚饭吧,吃完我带你去。”
赵九连忙推辞:“别别别,婶,我吃过了,要是可以婶你现在就带我去吧,我那还乱糟糟的没收拾完呢。”
“成,国华,你跟着一起。”令芝婶说着就起身拉着赵九出门了。
等赵九走后,温国庆凑近他爹说道:“爹,这小赵知青可真好看,你说让她做你小儿媳妇怎么样?”
温家银用烟杆指了指卧室,温国庆没明白:“啥意思啊爹?”
“你娘房间有镜子,没事多照照!”
“……”
这边令芝婶带着赵九到了木匠常华家,赵九定了一个大木桶,这是洗澡用的,两个木桶,几个木盆,还要了一张床,一张桌子,四把椅子。
因为有令芝婶在,常华要了个很实惠的价格,赵九让他先将床打好和洗澡的桶打好,其他可以慢慢来。
辞别令芝婶他们,赵九回到了小院,老刘已经将晚饭准备好了。
四菜一汤,赵九从储物袋拿出张折叠桌子,点上蜡烛,开始吃饭。
吃了两口,又像想起什么,再次从储物袋拿出香烛,走到正堂点燃。
她吃饭,这些阿飘也得吃饭不是,得亏她储存了足够多的香烛黄纸,不然这地方还真不好买这些东西。
吃完饭自去睡觉,一夜无梦,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被上工铃声吵醒,赵九坐起来烦躁的抓了抓头发,她不明白,这铃声怎么隔这么远还能传过来。
深吸一口气,爬起来洗漱完,老刘早饭已经做好,小米粥配灌汤包,还有现腌制的小泡菜,不得不说,老刘的手艺真的杠杠的。
赵九估摸着也没时间吃早饭,因为昨晚令芝婶告诉她,这里的人都是早上不吃早餐的,等中午休息的时候一起吃。
叮嘱老刘将早饭热在锅里,赵九顶着比阿飘还大的怨气边塞面包边往打谷场赶去。
赵九赶到的时候,人已经基本到齐了,扫视了一圈,见到崔美援在对她招手,于是立马跑了过去。
场上大队长见人到齐,说了几句动员的话,唱了首歌后,就让众人上工去了。赵九她们几个新来的知青也被分配到除草的队里了。
赵九正好被分到令芝婶这组,但她发现除了令芝婶外,其他人对她的态度都很奇怪,感觉有些害怕她。
联想到那一屋子的阿飘,赵九心下了然。
令芝婶看到赵九倒挺开心的:“小赵知青,昨晚睡的怎么样?”
赵九捶了捶腰,说:“没床,睡的腰酸背痛的,感觉被人揍过一样!”
周围的人听到这句话,包括令芝,脸色立马变了,都有意无意的离她远点。
赵九笑了笑,就是要这效果,省得你们烦人。
等太阳高高升起的时候,大队长终于宣布下工回去吃午饭了。
村里人大多数都是让家里人送过来的,知青点估计也是商量好了,有人送饭。
只是赵九她们这些新来的没人送饭,只能自己回去吃了。
“赵九!赵九,等等我!”赵九一回头,崔美援正朝她跑过来。
“你补贴粮领了没有?”崔美援问。
这赵九还真不知道:“啥补贴粮?”
崔美援睁大眼睛说:“知青补贴粮啊!没粮你吃什么?”
赵九这下明白了:“在哪领?”
崔美援叹口气,说道:“走吧,我带你去。”
补贴粮一共五十斤,看着挺多的,但其中四十斤都是红薯,还有十斤是玉米粒,需要自己加工的。
就这些,等秋收后还要还的。
不过赵九也不靠这些粮过日子就是,因此也不在意。
不过这些东西提回去也是个问题,崔美援倒有心想帮忙,但赵九拒绝了,她那小身板,提十斤东西都费劲。
最后赵九跟管理粮食的人商量了一下,先带回去一半,另一半晚上下工带回去。
回去的时候,老刘倒是做好了饭,但赵九热的没什么胃口,就将做好的饭菜收进了储物袋,自己就着早上做好的小米粥灌汤包吃了午饭。
吃完又马不停蹄的往地里赶。
这一下午,赵九的怨气冲天,她以前虽然种过菜地,但却没做过这么长时间了活,偏她又有点强迫症,所以除草的时候就必须将草弄的一点也不留。
小队长几次过来,最后又什么话没说就走了。
因为赵九虽然干的慢,但活做的实在漂亮,他觉得可以忍忍。
赵九带着满身怨气终于等到了下班,没想到刚回到家门口,就察觉到不对劲:“出来!!!”
“吱呀!”门从里面打开,冯三水走了出来:“小姐,怎么了?”
赵九没说话,向着山上林子里看去,但依旧没动静。
她摇摇头,进了门,过了一会儿,林子里闪过一道影子。
没有浴桶,只能用水桶洗淋浴,洗完澡后,赵九照例点了香烛,然后吃晚饭。
不过没吃几口,她便停了下来,看着院墙外没动静。
冯三水立马示意一个阿飘悄悄的飘到墙头上看看外面的情况。
那阿飘轻轻飘到墙头,仔细看了一会儿,转过身来摇摇头。
赵九又重新拿起碗筷吃起饭来。
吃着吃着,院子外那道身影又悄悄的回来了,看着院子里热闹的景象,满眼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