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时间,公司的项目像潮水般涌来,办公室里弥漫着紧张又压抑的气息。李君浩每天一到公司,屁股还没坐热,就投身到代码的海洋中。
刚踏入办公室,电脑还在启动,他便快速翻找着昨天未完成的文档,嘴里嘟囔着:“昨天那部分代码逻辑还得再捋捋,今天得把这模块搞定。” 紧接着,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敲出一行行代码,屏幕上的字符不断闪烁,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忙碌。
到了中午,同事们陆续去吃饭,可李君浩仍紧盯着屏幕,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张麻子路过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李君浩,走噻,吃饭切,饭都不吃咋个有力气加班嘛。” 李君浩头也不抬,摆了摆手说:“你们先切,我把这点弄完就来。” 等他终于忙完手头这点,匆匆赶到食堂,饭菜都已经没了热气。
夜幕降临,办公室里的灯光愈发刺眼。李君浩揉了揉酸涩的眼睛,伸了个懒腰,本以为能稍微松口气,可这时,何有才老师抱着一叠资料走了过来,说:“小李,这个新需求有点急,你帮忙看看,加到咱们正在做的项目里头。” 李君浩接过资料,扫了一眼,心里一紧,无奈地点点头:“要得,何老师,我马上弄。”
周围的同事们也都在各自忙碌着,键盘敲击声、鼠标点击声交织在一起。有人一边打电话沟通需求,一边在本子上飞速记录;有人对着屏幕眉头紧皱,反复调试代码。李君浩再次全身心投入,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一行行检查代码,不停地修改、编译。长时间盯着屏幕,他的眼睛布满血丝,脖子也因为久坐而酸痛不已,可项目的压力让他根本无暇顾及这些。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窗外的城市灯火辉煌,可办公室里的人们却无心欣赏。李君浩感觉自己的脑子越来越混沌,可还有大量工作等着他。就在这种极度疲惫的状态下,他犯下了提交错误代码到分支的错误,为后续的混乱埋下了伏笔。
那天,李君浩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成都夜晚的凉风呼呼地吹,却怎么也吹不散他满心的懊恼。白天在公司,他竟因为提交了错误代码到分支,引发了不小的麻烦,害得何有才老师陪着自己忙到半夜一点才解决问题。他一边走,一边在心里自责:“哎呀,今天咋个这么背时哦!都怪最近加班太狠,脑壳都不清醒了,才搞出这么大的篓子。”
第二天到公司,李君浩耷拉着脑袋,一脸沮丧。还没等他去找何有才老师,旁边工位的张麻子就扯着嗓子喊起来:“李君浩,昨天你那事儿闹得可凶了,晓得不?今天早上王总都过问了。” 李君浩心里 “咯噔” 一下,忙问道:“王总是咋个说的嘛?” 张麻子一边敲着键盘,一边摇头晃脑地说:“王总肯定不安逸噻,说咱们 It 部门办事咋这么不靠谱。还好何有才老师帮你扛着,给王总说只是个小失误,都处理好了。”
李君浩听了,心里愈发不是滋味,赶忙跑到何有才老师工位前,低着头说道:“何老师,真的对不住哈,昨天我搞出这么大的乱子,害你陪我加班到那么晚。” 何有才老师抬起头,扶了扶眼镜,笑着说:“小李,莫往心里去,人都有犯迷糊的时候。这事儿就过去了,以后注意点就行。不过我看你最近是不是状态不太对哦,是不是加班加得太辛苦了?”
(其实,李君心里也清楚,这错误不完全是加班累的。前段时间,李君接了个私单,为了完成它,李君到处找代码参考,也不管合适不合适,就稀里糊涂地往项目里贴。现在出了这岔子,李君咋能把锅全甩给加班呢?可这话,他又咋说得出口?要是让公司知道我接私单,那还得了。)
李君浩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口:“何老师,最近项目一个接一个,天天加班,我感觉自己都快撑不住了。昨天就因为太疲惫,脑子一昏,把代码贴错了,我真的太自责了。” 何有才老师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小李,我理解,咱们这行加班是常事,但再忙也得保证工作质量。公司过段时间有个技术培训,你一定要积极参加,多学点东西,提升效率,以后也能轻松些。”
正说着,部门的 “刺儿头” 赵二娃走了过来,阴阳怪气地说:“哟,李君浩,听说你昨天把事情搞砸了?我看你还是专心点,别整天昏昏沉沉的,不然以后工作都悬。” 李君浩脸涨得通红,正要回怼,何有才老师先开了口:“赵二娃,少说两句。大家都是一个部门的,有问题一起解决,别在这儿说风凉话。小李,别理他,按我说的,好好提升自己。”
李君浩深吸一口气,对何有才老师说:“何老师,我晓得该怎么做了。以后我一定调整好状态,把工作做好,努力提升技术。这次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帮忙,我都不知道该咋办。” 何有才老师拍了拍李君浩的肩膀说:“对喽,这才像话。以后有啥技术问题,尽管来问我,大家一起进步。”
自那以后,李君浩像换了个人似的。每天早早来到公司,认真完成工作,遇到不懂的技术问题,就主动向何有才老师和其他同事请教。晚上回到家,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刷手机打游戏,而是静下心来学习新技术。在公司组织的技术培训中,他每次都积极参与,抢着回答问题,认真做笔记。同事们都惊讶于他的改变,张麻子有一天忍不住问他:“李君浩,你最近咋像打了鸡血一样?” 李君浩笑着说:“我想通了,只有把技术学好,才能在这行站稳脚跟。上次的事给我敲了个警钟,我不能再这么迷糊下去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君浩的技术能力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