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像打翻的墨水瓶,渐渐浸染了成都的天空。李君浩刚结束一天的工作,手机就震动起来,中介小王的语音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李哥!有套新房源超合适,今晚七点有空吗?房东特意留钥匙看房,错过绝对后悔!”
地铁口的风裹挟着凉意,李君浩裹紧外套,远远就看见小王站在路灯下挥手,身旁还停着辆贴着 “免费接送看房” 的电动车。“先带您看个惊喜!” 小王咧嘴笑着,不等李君浩开口,就把安全帽塞过来,“新房源,开发商年底冲业绩,价格比市场价低 15%!”
电动车在霓虹闪烁的街道穿梭,十分钟后停在一处气派的售楼部门前。玻璃幕墙折射着璀璨灯光,沙盘区人声鼎沸,销控表上大片红贴格外醒目。“168 平四居室,南北通透,带新风系统!” 置业顾问踩着细高跟,指着沙盘上的楼王位置,“原价 1 万 8,现在特价 1 万 6,首付只要 60 万!”
李君浩盯着模型里精致的样板间,中央空调的暖风让他有些恍惚。小王在旁适时补刀:“李哥,这价格明天肯定涨!隔壁二手房都卖 1 万 2 了,新房有学区有绿化,转手就能赚差价!” 手机突然震动,家庭群弹出母亲的消息:“浩浩,房子看得咋样了?”
售楼处的电子钟显示 21:30,李君浩的手心沁出薄汗。当置业顾问递上认购协议,笔尖停在 “定金 10 万元” 的条款时,他想起父母在菜市场冻红的手,想起王婶介绍的姑娘说 “有房才有安全感”。“我签。” 话音刚落,小王立刻掏出手机:“我这就联系房东,今晚把二手房也看了!”
电动车再次启动时,李君浩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心跳快得像要冲出胸腔。二手房位于小区,小区很大。88 平的两居室房主刚装修一半, ,但阳台能看见远处的公园。“折算下来1 万 2 一平,比刚看的新房便宜 4000!” 小王搓着手,“不过李哥,您刚看了新房,这二手房......”
深夜的 24 小时便利店,白炽灯照得人发昏。二手房东穿着睡衣匆匆赶来,哈欠连天:“大半夜的,价格99万,不能再少。” 李君浩的手机在桌上震动,是银行扣款成功的短信。他盯着房东面前的合同,想起售楼处那句 “错过今天再无此价”,握笔的手微微发抖。
第二天清晨,写字楼的电梯间挤满了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李君浩站在角落,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购房合同,昨晚签约时的亢奋早已消退,取而代之的是隐隐的不安。电梯门打开的瞬间,舒燕的声音像百灵鸟般传来:“李工!听说你昨晚去看房了?”
工位上围拢过来的同事们眼神里带着好奇,李君浩咽了咽口水,从文件袋里抽出合同:“买了,新房,88平。” 话音刚落,办公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张舞凑过来翻看合同,突然瞪大眼睛:“总价 99万?李哥,你是不是被中介忽悠了?上周我表姐在隔壁区买的新房,才 1 万 4!”
李君浩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想起昨晚售楼处炽热的灯光、中介急切的催促,还有那句 “错过今天再无此价”。茶水间传来咖啡机的嗡鸣,他机械地起身去接咖啡,却发现手心里全是冷汗。
“听说我们的大业主准备乔迁新居了?” 吴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倚在门框上,嘴角带着调侃的笑意,“可惜啊,舒燕本来还盼着和你做邻居,一起拼团买菜呢。” 她瞥见李君浩紧绷的肩膀,语气突然柔和下来:“不过买房这种事,哪有不纠结的?当初我买第一套房时,半夜惊醒三次,生怕买贵了。”
正当李君浩不知如何回应时,吴经理的声音从会议室传来:“小李,来一下!” 玻璃门合拢的瞬间,吴经理推过来一份文件:“听说你买了 xx 小区的房子?巧了,销售部徐总也住那,顶楼复式。” 他翻开文件,露出小区的规划图,“地铁五号线明年通车,旁边要建重点小学,徐总可是研究了三个月才下手的。”
李君浩盯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心里的不安渐渐散去。吴经理递来一杯热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镜片:“买房就像投资,短期看价格,长期看潜力。你小子眼光不错,就是下次别这么冲动,合同要仔细看。”
走出会议室时,阳光透过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洒在身上,李君浩摸出手机,给父母发了条消息:“房子定好了,2居室,等装修完接你们来住。”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他忽然明白,所谓冲动,或许正是对安稳生活最炽热的渴望。而这份渴望,终于有了可以安放的角落。
午休时分,公司茶水间飘着咖啡与微波炉加热便当混合的气味。李君浩攥着手机,看着银行发来的贷款预审通过短信,心跳不自觉加快。这时,负责公司内部金融产品推广的周经理端着茶杯坐到他对面,西装袖口露出的腕表闪着低调的光泽。
“听说小李买房了?” 周经理推了推金丝眼镜,嘴角挂着职业性的微笑,“正巧,我负责和几家银行对接,有些内部消息可以分享。” 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上面印着各家银行的贷款利率表,“目前基准利率 4.9%,但如果走组合贷款,公积金部分 3.25%,商贷部分能谈到 4.7% 左右。”
李君浩连忙掏出笔记本记录,笔尖在 “组合贷款” 四个字上停顿:“周经理,组合贷是不是很麻烦?听说要跑好几个部门。”
“流程确实繁琐些,但能省不少钱。” 周经理用红笔圈出关键条款,“以 200 万贷款为例,30 年下来,组合贷比纯商贷能省近 20 万利息。不过,银行现在都有附加条件,比如买理财、办信用卡。” 他指了指某家银行的政策说明,“像这家,要求贷款时必须认购 20 万三年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 5%,但提前赎回要收 5% 违约金。”
李君浩皱起眉头,想起父母辛苦攒下的首付:“如果不买理财,利率是不是就谈不下来?”
“这是普遍现象。” 周经理往茶杯里添了勺蜂蜜,“不过也有办法周旋。我和 xx 银行信贷部张主任关系不错,过两天组个局,你带上资料,当面聊聊。对了,收入证明得提前准备好,银行要求是月供的两倍以上。”
下午三点,李君浩攥着打印好的收入证明模板,站在财务部门口深呼吸。玻璃门内,财务总监老陈正对着电脑核对报表,眼镜下滑到鼻尖也浑然不觉。
“陈哥,能帮我开个收入证明吗?” 李君浩把模板递过去,“买房贷款用。”
老陈推了推眼镜,扫了眼模板:“按实际收入开?”
“能... 能稍微开高点吗?” 李君浩的声音低下去,“月供 1 万 3,实际收入刚够两倍,怕银行审批不通过。”
老陈的手指在键盘上停住,办公室里只剩下空调外机的嗡鸣。半晌,他摘下眼镜擦拭镜片:“小李,财务章可不是随便盖的。虚开证明属于违规操作,出了事谁都担不起。”
李君浩的脸涨得通红:“我保证收入稳定,只是想提高点通过率...”
“不是我不帮你。” 老陈把模板还回来,语气放缓,“上个月销售部小王,为了贷款多开了 5000 块,结果银行打电话到公司核实,最后差点丢了工作。” 他翻出抽屉里的《财务管理制度》,“你看第 17 条,明确规定禁止虚开证明。”
走出财务部,李君浩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挫败感涌上心头。手机适时响起,是周经理的消息:“晚上七点,xx 茶楼,张主任已经约好了,记得带齐资料。” 他握紧手机,突然意识到,买房这场战役,远比想象中艰难 —— 既要和银行周旋利率与附加条件,又要在公司制度的框架内寻找出路,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房产交易中心三楼的空气里漂浮着纸张油墨与消毒水混合的气味,李君浩坐在过户窗口前的塑料椅上,膝盖不自觉地上下抖动。柜台后的工作人员推了推黑框眼镜,面前的电脑屏幕蓝光映在她平静的脸上:“李君浩是吧?把身份证、户口本、购房合同原件都拿出来。”
他手忙脚乱地拉开牛皮纸袋,文件边缘蹭过桌面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产权证号核对一下,川(2023)成都市不动产权第 xxxxxx 号,” 工作人员用红色圆珠笔在文件上圈画,“成交价 100 万,付款方式是山野贷款?”
“是,商贷 70 万。” 李君浩的声音比预想中干涩,喉结滚动着咽下紧张。
工作人员突然抬头,眼神透过镜片扫过来:“银行那边的贷款合同带了吗?按规定必须查验原件。”
冷汗瞬间爬上脊背,李君浩的手指在文件堆里慌乱翻找。中介小王在旁立刻接过话头:“姐,贷款合同正在银行盖章,我们提前跟信贷部张主任沟通过了,下午就能送来!” 他赔笑着递上名片,“这是我的工作证,我们中介公司全程担保。”
工作人员将名片放在一边,继续低头核对资料:“契税申报表填好了?首套房?”
“是首套房。” 李君浩抹了把额角的汗,“契税是不是按 1.5% 算?”
“建筑面积超过 88平,契税 2%。” 工作人员敲了敲计算器,“总计
元,支持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 她突然皱眉,“收入证明上的公章有点模糊,不会是假的吧?”
“绝对真实!” 李君浩的声音陡然拔高,察觉到失态后又连忙压低,“是... 是公司财务盖的章,可能油墨不足了。” 他从手机里翻出工资流水截图,“您看,银行流水和证明上的收入完全匹配。”
工作人员接过手机快速浏览,终于点点头:“下次这种重要文件,一定要检查清楚。现在开始签字,这里、这里、还有骑缝处。” 她推来印泥盒,“按手印要清晰,以后办抵押、交易都要核对指纹。”
当拇指重重按在《不动产权转移登记申请书》上,鲜红的印记像枚滚烫的烙印。工作人员将受理单推过来:“十个工作日后凭这个取证,期间保持电话畅通,有问题会通知你。” 她顿了顿,少见地露出一丝笑意,“恭喜啊,以后就是有房一族了。”
李君浩接过单据时,手指还在微微发颤。走出窗口的瞬间,他听见身后传来下一位办理者紧张的询问声,突然觉得那些在银行周旋的日夜、和财务磨破嘴皮开证明的时刻,都化作了手中这张薄薄的受理单,沉甸甸地压在掌心。
过户后的那个清晨,李君浩站在公司更衣室的镜子前系领带,忽然发现自己下意识地把领带结打得比往常工整三分。深蓝色西装外套不再像往日那样皱巴巴的,他甚至特意用蒸汽熨斗熨平了袖口的褶皱。手机屏幕亮起,是装修公司推送的广告,他鬼使神差地点开,开始浏览北欧风、日式原木风的样板间图片,购物车不知不觉塞满了智能门锁、感应夜灯。
“哟,李工今天这么精神?” 舒燕端着咖啡从茶水间探出头,“听说你拿下新房了?”
李君浩嘴角止不住地上扬:“昨天刚办完过户。” 他压低声音,像是分享什么秘密,“你知道吗?昨晚我在网上看家具看到凌晨两点,连窗帘颜色都选好了。”
午休时,他独自坐在工位上,手指在键盘上犹豫再三,最终点开了某家居购物网站。浏览记录里,从 2000 元的布艺沙发到 800 元的羊毛地毯,每一件商品都被他反复对比材质、尺寸。当鼠标悬停在 “立即下单” 按钮上时,又猛地缩回来 —— 毕竟装修还没开始,家具进场太早也不合适。
下班路过小区旁的五金店,他鬼使神差地走进去。“老板,哪种玻璃胶防霉效果好?” 话一出口,连自己都愣住了。老板热情地推荐产品,他认真听着,时不时掏出手机记录型号,仿佛已经站在自家新房的厨房里,准备亲自修补水槽缝隙。
回到出租屋,母亲的视频电话准时打来。镜头里,父亲默默往他碗里夹了个鸡腿,母亲举着老花镜凑近屏幕:“浩浩,妈在网上看了那种折叠餐桌,小户型用着特方便,链接发你看看?” 李君浩盯着手机里跳出的消息提醒,是购物网站推送的 “业主专属优惠”,眼眶突然有些发热。
深夜躺在床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又摸出手机查看房贷计算器。月供数字在屏幕上跳动,却不再像之前那样让他焦虑。相反,他开始计算着还清贷款的那一天,父母搬来同住的场景,阳台上种满母亲喜欢的多肉植物,父亲在客厅摆弄他的收音机。黑暗中,他嘴角带着笑意沉沉睡去,梦里是新家温暖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