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色未明,但永外街道仓库神迹的消息已经像失控的野火,烧遍了南城每一个角落,甚至向着内城蔓延。
流言在寒风中飞速传播,版本各异,却都指向同一个核心——粮食!数不清的、雪白细腻的粮食!还有御寒的棉衣!如同天降甘霖,出现在了几乎已经断粮的永外街道仓库里!
当清晨的第一缕惨淡阳光照亮那片破败的区域时,仓库院门外已经被人潮围得水泄不通。
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们,男女老少,挤作一团,每一张脸上都混杂着难以置信的渴望、生怕是梦的恐惧,以及一种被绝望压抑太久后骤然爆发的、近乎疯狂的希冀。
他们伸着脖子,踮着脚尖,试图透过人群的缝隙,看到那传说中堆积如山的麻袋。维持秩序的派出所民警和街道干部声嘶力竭地呼喊着,组成人墙,勉强控制着濒临失控的场面。
仓库院内,气氛同样紧张而激动。
张主任双眼布满血丝,却精神亢奋,声音沙哑地指挥着街道办所有能动弹的人员,连同紧急调来的民兵,开始清点、登记、并尝试组织有序分发。
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份连夜赶出来的、墨迹未干的初步情况说明,手心全是汗。面对库房里那真实不虚的、品质好得惊人的物资,他最初的狂喜已经渐渐被一种巨大的、不知所措的惶恐所取代。
这些东西从哪里来?谁送来的?目的何在?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每一个问题都像巨石压在他心头。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机要通信,层层上报。
上午八点刚过,四九城公安局主要领导的办公桌上,已经摆上了关于此事的初步简报。钱局长拿着报告,眉头紧锁,反复看了几遍,手指在来历不明、凭空出现、品质优良等字眼上重重敲击。“胡闹!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低声咒骂了一句,随即拿起红色保密电话,“接刑侦总队林默!”
几乎在同一时间,市政府主管民政、粮食工作的副市长也接到了汇报。他正在吃早饭,听到秘书低声念完简报,手里的筷子“啪”地掉在了桌上。
“多少?你再说一遍数量?品质如何?来源一点线索都没有?”他猛地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脸上满是震惊与凝重。
“立刻通知民政局、粮食局、公安局,还有……让永外街道办负责人直接到我办公室汇报!要快!”
九点整,市公安局小会议室。
烟雾缭绕。钱局长、几位副局长,以及被紧急召来的刑侦总队总队长林默围桌而坐。气氛严肃。
“林默同志,”钱局长将手里的简报推向桌子中央,目光锐利地看向他,“永外街道仓库的事情,听说了吧?你怎么看?”
林默身穿笔挺的警服,坐姿端正,脸上带着符合他年龄的些许凝重,以及属于刑侦专家的冷静。他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
“局长,各位领导,我来之前已经初步了解了情况。”林默的声音平稳清晰,“根据永外派出所和街道办初步反馈,库房的门锁有老旧损坏的痕迹,但并非暴力撬压。现场除了街道办工作人员和守夜老人的痕迹外,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外来脚印、指纹或其他物证。守夜人王大爷表示昨夜除了风声,未听到任何异常动静。”
他顿了顿,继续以客观分析的口吻说道:“从现有证据看,这更像是一次……极其隐秘的物资投放。对方对仓库情况、守备力量非常熟悉,行动干净利落,没有留下任何指向性线索。其目的,从物资种类和品质来看,似乎是纯粹的救济。”
“纯粹的救济?”一位副局长忍不住插话,语气带着难以置信,“谁有这么大手笔?这么多高品质的粮食、棉衣,无声无息地送进去,图什么?现在这光景,这些东西比黄金还贵重!”
“这正是疑点所在。”林默接口道,目光扫过在场领导,“动机难以揣测。可能是某些有特殊渠道的……爱国人士?或者,是某种我们尚未掌握的特殊运输和投放方式?不排除任何一种可能性。但目前,我们缺乏任何实质性的侦查方向。”
钱局长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这件事影响太大了。现在外面传得沸沸扬扬,说什么的都有, 菩萨显灵、狐仙送粮都出来了!上面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查明真相!林默,你们刑侦总队要立刻介入!既要查清物资来源,也要确保这批物资的安全和合理分发,绝对不能引发大规模混乱甚至哄抢!”
“是,局长!我立刻部署。”林默起身立正,接受命令。这个结果,同样在他预料之中。
与此同时,市政府的一间会议室内,气氛更加凝重。
副市长亲自主持会议,民政、粮食、公安、甚至宣传部门的负责人悉数到场。永外街道的张主任战战兢兢地站在他面前,汇报着情况,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结巴。
当听到物资的具体数量、尤其是那超乎寻常的品质时,在座的官员们脸上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粮食局的局长拿起街道办带过来的一小袋样品面粉,用手指捻了捻,又凑近闻了闻,喃喃道:“这……这比我们特供的雪花粉也不差了……哪里来的?”
“查!必须一查到底!”副市长面色严肃,敲着桌子,“这件事有几个关键:第一,物资来源,是敌是友?背后是否有政治目的?第二,投放手段,是如何做到的?这关系到国家安全!第三,也是当务之急,这批物资如何处理?”
他看向民政局长:“老李,你们民政部门立刻接手,配合街道办,制定一个严格的、公平的分发方案!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粮食和棉衣发到最困难的流民手里!但要绝对避免混乱!公安部门,”
他看向参加会议的公安局代表,“全力维持秩序,配合调查!宣传部门,注意舆论引导,淡化神秘色彩,强调这是组织上想办法调拨的救济物资!统一口径!”
会议最终定下基调:对外统一宣传是政府紧急调拨的救济粮,全力安抚民心;对内成立联合调查组,由公安牵头,彻查物资来源和投放方式。
下午,永外街道仓库附近。
林默带着几名精干的侦查员出现在了现场。他穿着警用大衣,神情严肃,仔细勘查着仓库院落、围墙、库房大门以及那把被修复的旧锁。侦查员们拍照、测量、提取微量物证,一切程序都符合标准刑侦流程。
张主任陪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回答着林默的问题。
“林总队长,您看,这锁……?”
“初步看,是内部机构锈蚀老化导致的失灵,不排除巧合。”林默给出一个技术上说得过去的初步判断,这与他之前的修复手法吻合。
“那这些粮食……”
“品质确实极好。”林默抓起一把玉米碴,任由它们从指缝间流下,语气听不出波澜,“来源蹊跷,但东西是实实在在能救命的。张主任,当前首要任务是配合民政部门,尽快、公平地把物资发下去,稳定人心。”
林默的指示清晰明确,既履行了调查职责,又把握住了稳定大局的重点。张主任连连点头。
随着民政部门和街道办开始有序组织分发,长长的队伍在仓库外排起,虽然依旧拥挤,但在公安和民兵的维持下,秩序尚可。
当第一袋面粉、第一包玉米碴被领到手中,当厚重的棉衣披上瑟瑟发抖的肩膀时,人群中爆发出的不再是骚动,而是哽咽的感谢声、激动的哭声,以及对着政府工作人员、甚至对着仓库方向作揖磕头的举动。那种绝处逢生的喜悦和感激,是任何语言都难以形容的。
林默站在稍远的地方,默默注视着这一切。他看到领到粮食的妇人紧紧抱着面袋,像抱着失而复得的婴儿;看到老人穿上新棉衣后,那僵直的身体似乎都舒展了一些;看到孩子们围着领到压缩肉干的家人,眼里重新有了属于孩童的光亮。
他面无表情,心中却并非毫无波澜。他知道,联合调查组的成立意味着更严密的调查将会展开,他需要更加小心谨慎。但看到眼前这些鲜活的生命因为他的行动而得以延续,那份沉重的风险似乎也变得可以承受。
“总队长,初步勘查完了,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一名侦查员过来汇报。
“嗯,知道了。收队吧。”林默淡淡点头,最后看了一眼那逐渐变得有序的分发现场,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