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疑云暗生,双雄授首
雁门关大捷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不仅飞速传回了长安,也以惊人的速度扩散到了东夷和西羌的军营之中。伴随着捷报而来的,还有长安方面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东夷,芜桐城。
帅帐内的气氛比之前更加压抑。越倡坐在主位上,脸色阴郁得能拧出水来。案几上散落着几份情报,一份是雁门关战败的详细描述,另一份,则是斥候冒死探来的、关于西羌寇荡收到大唐“赏赐”的消息。
“牛羊数千头,布帛数百匹…‘嘉奖’其稳守边境?”越倡捏着那份关于赏赐的情报,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冷峭,“好一个稳守边境!寇荡那老匹夫,怕不是早就跟唐人暗通款曲了吧!”
帐下,一名谋士模样的中年文士忧心忡忡地道:“大将军,此事蹊跷。唐人刚刚大胜北戎,兵锋正盛,为何要无故赏赐寇荡?除非……”
“除非他们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越倡猛地一拍桌子,眼中疑虑与怒火交织,“寇荡贪婪成性,唐人许以重利,让他坐视北戎的呼延灼骨败亡,甚至可能…可能约定了事后一同瓜分我东夷!”
这个念头产生之后,就像藤蔓一样疯狂滋长。他越想越觉得可能。寇荡按兵不动,唐军主力北上,这本身就透着古怪。现在唐军胜了,立刻就犒赏寇荡,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还有,”另一名将领补充道,“我们安插在西羌那边的细作回报,寇荡大营内部最近似乎有些不稳,有几个和他素来不和的部落首领,最近往来频繁,好像在密谋什么。会不会是唐人…在背后搞鬼,想要彻底控制西羌?”
“什么?”越倡更是心惊,“唐人不仅拉拢寇荡,还在分化西羌内部?他们…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恐惧如同冰冷的毒蛇,缠上了越倡的心脏。他仿佛看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收紧。唐军主力在北境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南下或者东进;西羌那边,寇荡得了好处,态度暧昧不明,内部又暗流涌动。自己夹在中间,简直是动弹不得!
“传令!”越倡咬牙切齿地道,“给我盯死了西羌的动向!但凡寇荡有任何异动,立刻回报!另外,北边韩世忠那边也要严密监视!芜桐城加强戒备,所有军士不得松懈!”
他现在是草木皆兵,看谁都像是敌人,看什么都像是阴谋。李儒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与此同时,西羌,寒风关。
寇荡的帅帐里则是另一番景象。几名部落首领正围着他,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帐外,唐使刚刚留下赏赐离开,那些肥硕的牛羊和精美的布帛,让不少西羌士卒眼馋不已。
“哈哈哈!看到没有!”寇荡得意洋洋地拍着肚皮,手里还抓着一块唐人送来的绸缎,“唐人皇帝还是识相的!知道本大将军没有落井下石,特意送来犒劳!不像北戎那个蠢货呼延灼骨,自己找死!”
“大将军英明!”
“唐人这是怕了我们大将军神威!”
吹捧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那位之前提醒过寇荡的部落长老,此刻却眉头紧锁,上前一步,低声道:“大将军,唐人此举,未必是好意啊。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他们刚刚灭了北戎,转头就来拉拢我们,怕是想稳住我们,然后去对付东夷的越倡。等他们收拾了越倡,下一个……”
寇荡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不耐烦地摆手:“长老,你想多了!唐人被北戎打得够呛,现在正是虚弱的时候,哪有精力再来惹我们?他们这是示好,是求和!懂吗?”
话虽如此,长老的话还是在他心里留下了一根刺。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入帐,神色慌张:“大将军,不好了!东边…东边传来消息,说东夷的越倡正在集结兵力,好像…好像要趁我们不备,偷袭我们的草场!”
“什么?!”寇荡猛地站起,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溜圆,“越倡那小白脸!他敢!”
这个消息仿佛印证了某种猜测,又或者说,是李儒散布的、专门针对寇荡性格的谣言起了作用。东夷人狡猾,唐人刚刚示好,越倡就想来偷袭?莫非…莫非唐人和东夷才是一伙的?唐人赏赐自己,只是为了麻痹自己,好让东夷人动手?
各种念头在寇荡脑中翻滚,他本就不是什么智谋深沉之辈,此刻被真假消息一搅和,更是疑窦丛生。
“大将军,此事不得不防啊!”
“是啊,东夷人向来觊觎我们的草场!”
几个与寇荡并非一条心的部落首领也趁机煽风点火,他们或被李儒暗中收买,或本就心怀鬼胎。
“他娘的!”寇荡一脚踹翻了面前的矮几,“传令!分出一半人马,去东边边界给老子守着!要是越倡敢伸手,就给老子剁了他的爪子!”
这一分兵,正中李儒下怀。西羌军本就不如北戎精锐,再一分为二,力量更加分散。
长安,御书房。
李君亦看着李儒呈上来的、关于东西两边动向的密报,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文优,看来你这条计策,已经初见成效了。越倡和寇荡,现在怕是互相视对方为心腹大患了吧?”
“陛下明鉴。”李儒微微躬身,“越倡多疑,寇荡贪婪易怒,只需稍加挑拨,便足以令其自乱阵脚。如今西羌分兵,东夷惊惧,正是我等各个击破的良机。”
“好!”李君亦眼中闪过决断之色,“朕可不想再等下去了!传令给韩世忠,让他做出挥师东进,威逼芜桐城的姿态,彻底把越倡的胆子吓破!另外…”
他看向系统界面中那三次二流人杰召唤机会和一次二流军队召唤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