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亦眸光深邃,落在躬身肃立的李儒身上,那份平静之下,是即将席卷西州的雷霆风暴。
“文优,这份名单,你费心了。”李君亦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要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这份名单上至少三成的人,心向大唐,或者……从西州消失。”
此言一出,殿内温度仿佛都降了几分。
新降临的沮授闻言,眉峰微不可察地一蹙,但旋即便恢复如常。他明白,帝王心术,从来不只有光明正大。
法正嘴角那抹玩味的笑意更浓了,他瞥了李儒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果然如此”的神色。这位陛下,行事果决,手段狠辣,倒是颇合他的脾胃。
王猛依旧面色沉静,仿佛早已料到会有此一环。治国用人,既需阳谋大道,也离不开阴诡奇兵,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服务于最终的目标。
李儒再次一躬身,声音沙哑却坚定:“陛下放心,臣,明白。”
“名单之上,顽固不化者,臣会让他们在王师抵达之前,‘意外’频发。”
“至于那些首鼠两端,可以争取之人,臣亦会遣精锐细作,携陛下恩赏与雷霆之威,晓以利害,令其反正。”
“此事,朕便全权交予你。”李君亦微微颔首,“锦衣卫与不良人,皆可由你调动。朕只要结果。”
“臣,领旨!”李儒应声,身影一晃,便又悄然退回了殿中那片熟悉的暗影之中,仿佛从未移动过一般,只有那股若有若无的阴冷气息,昭示着他即将掀起的腥风血雨。
李君亦目光扫过众臣,继续道:“暗流之事,交由文优。明面上的军务,亦不可懈怠。”
他转向徐达:“徐帅,大军的粮草、军械、攻城器械,必须在二十日内全部运抵边境指定位置,不得有误。”
徐达刚刚晋入大圣境,浑身气势正盛,闻言慨然出列,声若洪钟:“陛下放心!臣已立下军令状,若有延误,甘受军法处置!”
“霍卿!”
“末将在!”霍去病英姿勃发,战意昂扬。
“你的骠骑营,以及新编入的斛律光、徐晃、乐进、纪灵四位将军及其麾下精锐,作为大军先锋,负责扫清一切障碍,为后续主力开道!”
斛律光等人闻言,皆是精神一振,齐声应道:“末将等,遵命!”
纪灵更是兴奋地舔了舔嘴唇,三尖两刃刀在他手中嗡嗡作响,似已迫不及待。
李君亦又看向房玄龄与杜如晦:“房卿,杜卿,西州平定之后,民政、教化、官员委派等事宜,千头万绪。朕要你们现在就开始草拟章程,务必做到大军到处,政令随行,迅速稳定人心。”
房玄龄与杜如晦对视一眼,躬身道:“臣等,遵旨。必不负陛下所托。”
有了“房谋杜断”的羁绊加持,两人如今思维之敏捷,眼界之开阔,远胜从前。处理这等关乎一州之地未来走向的繁复政务,虽有挑战,却也让他们生出无限的雄心。
一时间,御书房内,诸般事务,有条不紊地分派下去。
文臣武将,各司其职,整个大唐朝堂,如同一部精密至极的战争机器,开始为了一个月后的西征,全力运转起来。
李君亦满意地看着眼前这副景象。
他深知,一场席卷大陆的战争,绝非仅仅是战场上的厮杀。情报的刺探、后勤的保障、战后的治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而他麾下这些来自各个时代的顶尖人杰,正完美地填补了这些环节。
“报——!”
就在此时,殿外一名传令兵疾步奔入,单膝跪地。
“启禀陛下,练兵司急报!经过陛下赐下的‘天演练兵图’与海量资源辅助,第一批十万新兵,已完成初步集训,战力堪比寻常王朝的百战精锐!随时可以开赴战场!”
“好!”李君亦闻言,龙颜大悦,“传朕旨意,嘉奖练兵司上下!让这十万新兵,即刻完成武装,三日后,由李广将军率领,作为第一批援军,向西州边境开拔!”
“遵旨!”传令兵领命而去。
殿内众臣闻言,亦是精神大振。
十万新兵,便有如此战力,大唐的战争潜力,当真是深不可测!
王猛抚须微笑,心中暗道:“陛下不仅识人善用,更有此等神异手段,源源不断锤炼精兵。西州,乃至整个乾坤大陆,何愁不平?”
李君亦缓缓踱步至沙盘之前,目光再次投向那片广袤的西州疆域。
那里,有顽固的旧势力,有复杂的部族,有险峻的关隘。
但在他眼中,这一切,都将在大唐的铁蹄之下,化为齑粉。
“一个月……”他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一个月后,朕要让大唐的龙旗,飘扬在西州最高的山巅!”
金宝似有所感,发出一声高亢的凤鸣,振翅欲飞,与殿内那股昂扬的战意交相辉映。
一场决定西州命运,也必将震动整个乾坤大陆的战争,已然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