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龙年。
春天,草儿随同同龄大生子前往河北任丘油城某建筑公司体验校园建设和人文教育。
这是一个小小的城市,这个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石油产地,二荷花飘香白洋淀。
草儿所工作的场所是油城一所中学的改建工程工地,来到这里,草儿有一种新鲜感。全新的城市,卫生净洁荷塘月色都给草儿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和钟爱的心动。
来到这儿不到一个星期,草儿就从网上获得了一条招聘信息,一家《油城读点报》在招聘特约记者。
这是个星期天,由于停电工地没有开工,正好给草儿一个去报社应聘的自由时空间。
到了报社,接待草儿的是一位慈善稳重有涵养的老者,看上去有六十岁的光景。草儿递上了自己的个人简历和证件,老者看了证件和简历惊奇地问:”你是山东人?”
草儿说:“嗯。老师。”
“好!把简历放这儿吧,留个电话,三天后给你回电话。”这位老者说。
草儿把简历留下并留了自己的电话,走出了报社编辑部。
第三天的上午八点,草儿正在打扫卫生,突然手机响了。
“喂!您好!哪位?”草儿问
“你是草儿吧?我是报社的老孟,你被录取了,明天来报社报到”。一个深沉厚重声音说。
第二天,草儿给工头请了一中午的假,去报社办理被聘手续去了。
和报社签约特约记者一职,这特约记者效益工资加稿费。业余采访,为报社编辑部提供有效稿件,另外有补助和业务奖励。
草儿在干好工地上的工作之外,就是一有时间就去报社做他最喜爱的文字工作去了。
草儿忙得充实忙得快乐忙得自由自在,这就是现实生活里的草儿!
在工作之余,草儿结识了一位也是来油城谋生的阿凤。
阿凤,河北邯郸人,在油城开了个理发店,手艺很好,人品优佳,亮丽大方,乐于助人。
在平时的交往中,有意无意地草儿给阿凤联系了一笔业务,即利于阿凤挣钱又益于民工生活,半价理发服务上门。
人和人的交往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阿凤是一个孤儿,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是姑姑把她养育成人并供他读书。
阿凤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在中学分流时选择了技校,学了理发手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并报答姑姑的养育之恩。
人和人的交往,时间长了,日久见人心。
阿凤是一位善良聪慧的姑娘,草儿是一个有事业心憨厚为人正直的优秀记者。每每采访,阿凤总做草儿的向导,按时保质保量交稿。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荷花荡漾的季节。
阿凤邀约草儿去白洋淀采风,摄下白洋淀的风情摄下白洋淀的精神,在草儿的记忆影集里留下了纯情和友爱,留下了战争与和平……
在草儿的日记中,他这样写到:——
白洋淀,是我今生最美好最光彩最值得回忆的一站!
我爱油城!我爱白洋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