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海生涯上,我用自己独特的风格走着自己的路。
在我的记者生涯里,最让我心痛的一件事就是1997年冬天。
我从蒲城人民广播电台回故乡,在故乡大集上遇到了一件突发事件。
我以记者的敏感迅速取出相机,抓拍精彩镜头。
这次不受邀约的采访之举,遭受到平生第一次的挨打,八对一的拳脚相加……
这是我做记者以来受到到的第一次沉痛的打击,从身体到灵魂深处的打击。
我知道,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这是事业和家庭的组合修饰,这是红色和绿色的心灵对白……
我永远把这次事件铭记在心,时时警告自己,该怎样走好自己脚下的人生之路……
——题记
《坚守正义的光影记忆》
1997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寒冷,凛冽的寒风如刀子般刮过脸庞,让人不自觉地裹紧衣裳。那时的我,正处于在蒲城人民广播电台做记者的热血时期,对新闻事业充满了无限的热忱,时刻准备用手中的笔和相机去记录世间的百态,去挖掘那些隐藏在平凡背后的故事。
那一天,我从蒲城人民广播电台返回故乡,恰逢故乡的大集。平日里安静的小镇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街道上人头攒动,各种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我穿梭在人群中,感受着这份熟悉又亲切的氛围,却未曾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即将打破这份祥和。
就在集市的一个角落里,一阵嘈杂声引起了我的注意。出于记者的本能和敏感,我赶忙朝着声音的源头挤过去。只见一群人正围着一个摊位,摊主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他满脸惊恐,摊位上的货物也被翻得乱七八糟。而围着他的那几个人,个个满脸横肉,嘴里骂骂咧咧的,一看就不是善茬。他们正气势汹汹地向老人索要所谓的“摊位管理费”,可那数额明显不合理,纯粹就是在敲诈勒索。
我心中的正义感瞬间被点燃,这等恃强凌弱、鱼肉百姓的恶行,怎能让它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我毫不犹豫地从包里迅速取出相机,想要抓拍这精彩的镜头,想着一定要把这件事曝光出去,让这些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我以为,我的举动会让他们有所忌惮,毕竟众目睽睽之下,他们不敢太过张狂。
然而,我低估了他们的嚣张和无赖程度。那几个人看到我拿着相机对着他们,先是一愣,随后便恼羞成怒。其中一个领头的冲着我吼道:“你小子干什么的,少管闲事,赶紧把相机给我放下!”我毫不畏惧,大声回应道:“我是记者,你们这种欺负老人的行为我一定要记录下来,让大家都看看你们的丑恶嘴脸!”
我的话彻底激怒了他们,他们根本不顾及周围人的劝阻,一拥而上,对我拳脚相加。八个人,如同一群恶狼般扑向我这个手无寸铁的人,我只来得及护住头部,身体的其他部位却不断地遭受着他们雨点般的攻击。疼痛从各处传来,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噩梦之中,但手中的相机却始终紧紧地握着,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这些证据被他们毁掉,一定要把这件事公之于众。
周围的群众虽然有心帮忙,可面对这群凶神恶煞般的恶人,也都有些害怕,只能在一旁焦急地呼喊着。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他们打累了,也许是怕把事情闹得太大,终于收手了。他们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撂下几句狠话后便扬长而去。我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脸上、身上满是淤青和伤痕,衣服也被扯破了好几处,但我顾不上这些,赶忙去查看老人是否安好。老人眼中满是感激和担忧,他颤抖着双手握住我的手说:“小伙子,你这是何苦啊,他们这些人可不好惹,你为了我遭这么大的罪……”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安慰老人说:“大爷,别怕,我是记者,就是要和这种坏人作斗争的,我一定不会让他们逍遥法外。”
拖着疲惫又伤痛的身体,我回到了家。父母看到我这副模样,心疼得眼眶都红了,他们一边为我处理伤口,一边埋怨我太冲动,不该去招惹那些人。我知道他们是担心我的安危,可我心里却很清楚,自己做的并没有错,如果面对这样的恶行都选择沉默和退缩,那我又怎么配做一名记者,怎么去守护心中的正义呢?
那次挨打,对我来说,无疑是从身体到灵魂深处的沉重打击。身体上的伤痛在一段时间的调养后渐渐恢复了,可心灵上的创伤却久久难以愈合。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当时真的太莽撞了,是不是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既能揭露他们的恶行,又能保护好自己呢?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反思之中。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心中的那股正义之火并没有熄灭,反而燃烧得更加旺盛了。我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冲突,更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我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坚守职业操守、追求真相道路上必然要面对的考验。它关乎的也不只是我个人的安危,更是整个社会的公平与良知。
在养伤的那段日子里,我并没有闲着。我仔细整理了当天拍摄到的照片,虽然画面有些晃动,毕竟当时情况危急,但那些关键的场景和人物的嘴脸都清晰地记录了下来。我又凭借记忆,将整个事件的经过详细地写了下来,形成了一篇完整的报道。我深知,这篇报道就是我的武器,我要用它去为老人讨回公道,去让那些恶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伤好之后,我第一时间回到了电台,将这件事汇报给了领导。领导们对我的遭遇既感到气愤,又对我的勇敢和坚持表示赞赏。他们全力支持我将这件事追踪报道下去,还帮我联系了相关的执法部门,提供了必要的协助。
我带着报道和证据,先后走访了当地的派出所、工商局等部门,向他们反映了情况。执法人员们高度重视,迅速展开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阻力,那些坏人四处托关系、找门路,妄图逃避责任,甚至还对一些知情人进行威胁,让他们不要开口。但我和执法人员们都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我们挨家挨户地走访群众,做思想工作,向他们解释说明,让他们相信正义一定会得到伸张。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调查取证,终于,真相大白,那些参与敲诈勒索和殴打我的人都被依法逮捕,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当老人得知这个消息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专门来到电台感谢我,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所有曾经遭受的痛苦和委屈都化作了乌有,我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值得的。
这件事也在故乡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们纷纷称赞我勇敢无畏,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而对我来说,它更是成为了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时刻提醒着我,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心中有信念,有勇气,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行的脚步。
此后的日子里,我在记者的岗位上继续前行,每一次采访,每一篇报道,我都会想起那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它让我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时,更加谨慎,也更加坚定。我不再盲目冲动,而是学会了用智慧和策略去应对那些可能出现的危险,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更好地去履行记者的职责,去挖掘更多关乎正义、关乎民生的故事。
岁月流转,如今回想起来,1997年冬天的那场遭遇,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镶嵌在我漫长的艺海生涯之中,照亮着我脚下的人生之路,让我始终坚守着正义的方向,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书写着那些充满力量和温度的篇章,为社会的公平与美好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我深知,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而我愿意做那守护正义的追光者,哪怕道路崎岖,也绝不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