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拙…”
阿婆枯槁的手颤抖着伸向门口,浑浊的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滚落在冰冷的草铺上。那声微弱到几乎听不见的呼唤,蕴含着无尽的悲痛与绝望,在死寂的窝棚内回荡,比寒风的呜咽更加刺心。
她的孙儿,她在这世上唯一的骨血,此刻如同破碎的玩偶般趴伏在冰冷的泥地上。单薄的衣衫被血渍和尘土浸染,散乱的黑发遮住了惨白如纸的脸颊,气息微弱得几乎断绝。那曾经清澈明亮的眼睛紧闭着,仿佛再也不会睁开。
巨大的悲痛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阿婆刚刚复苏的意识。她挣扎着,用尽全身残存的力气,想要爬下草铺,想要爬到孙儿身边。但虚弱的身体根本不听使唤,仅仅是挪动了一下,便让她眼前发黑,剧烈地喘息起来,心口传来刀绞般的疼痛。
“呃…呃…”她只能发出无意义的、痛苦的嗬嗬声,枯瘦的手指死死抠着身下的草席,指甲崩裂,渗出点点血珠。绝望,如同最深的寒潭,将她彻底吞噬。
就在这时——
嗡!
一声极其微弱、却清晰无比的颤鸣,毫无征兆地从门口陆守拙的怀中响起!
是那本残破的《论语》!
紧接着,一点极其黯淡、却异常纯净温润的青色光晕,如同风中残烛般,艰难地从陆守拙的胸口衣襟缝隙中透出!这光晕极其微弱,仿佛随时会熄灭,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安抚人心的宁静力量,如同黑暗中的一点萤火。
阿婆浑浊的泪眼猛地睁大!她死死盯着那点微弱的青光,仿佛抓住了溺水前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那本书!是守拙一直当宝贝一样护着的书!它…它在发光?!
那点微弱的青光,仿佛拥有生命一般,缓缓地、极其艰难地扩散开来,如同最温柔的薄纱,轻轻覆盖在陆守拙冰冷的身躯之上。青光所过之处,陆守拙那微弱到几乎断绝的气息,似乎…似乎真的平稳了那么一丝丝?虽然依旧如同游丝,却不再像之前那样随时会消散!
阿婆的心猛地揪紧了!她不知道这光是什么,但她知道,这光…或许在护着她的孙儿!如同孙儿之前拼命护着她一样!
一股难以言喻的力量,仿佛从这微弱的青光中传递到了阿婆濒临崩溃的身体里。她不再徒劳地挣扎爬行,而是死死盯着那点青光,枯瘦的双手紧紧交握在胸前,浑浊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近乎虔诚的祈求光芒!
“老天爷…菩萨…祖宗保佑…求求你们…护着我的守拙…护着我的孩子…”她干裂的嘴唇无声地翕动着,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无比虔诚地祈祷着。此刻,她不再是那个饱经风霜、行将就木的老妪,而是一个倾尽所有、只为祈求孙儿一线生机的祖母!
窝棚内,只剩下阿婆无声的祈祷,寒风的呜咽,以及那点微弱却顽强闪烁的青色光晕。
陆守拙感觉自己沉在一片无边无际、冰冷死寂的黑暗深渊之底。
没有光,没有声音,没有感觉。只有永恒的寒冷和虚无。意识如同破碎的尘埃,在无尽的黑暗中飘荡、沉沦。身体的剧痛、精神的疲惫、心魔的阴影…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已离他远去,只剩下彻底的寂灭。
这就是…死亡吗?
也好…至少…阿婆有先生…有那株三阳草…应该…能活下来吧…
一丝微弱的、带着解脱意味的意念,如同最后的火星,在黑暗的深渊中闪烁了一下,随即也即将熄灭。
就在这意识即将彻底归于虚无的刹那——
嗡!
一点极其微弱、却异常熟悉、带着无尽温暖与书卷气息的青色光点,如同穿透无尽黑暗的星辰,骤然在他意识的最深处亮起!
是那本残书!
紧接着,一个比“守”、比“仁”更加古老、更加深邃、仿佛蕴含着万物生发、滋养、延续之道的金色古篆虚影,在无边的黑暗中煌煌升起!
养!
这个“养”字,并非简单的“养育”,而是蕴含着“滋养万物”、“涵养本源”、“生生不息”的至高大道真意!
随着“养”字真意的显现,一股难以言喻的、浩瀚磅礴却又温润如春水般的暖流,自那点青色光点中汩汩涌出!这股暖流不再像之前“仁”字爆发时那般刚烈,而是如同母亲温柔的怀抱,如同大地滋养万物的生机,带着无尽的包容与滋养之力,瞬间包裹了陆守拙即将彻底消散的意识碎片!
温暖!难以言喻的温暖!
这温暖并非来自身体,而是直接作用于他濒临溃散的灵魂本源!如同久旱龟裂的大地迎来了滋润万物的春雨!那些破碎的意识碎片,在这股蕴含着“养”之真意的温润力量滋养下,如同获得了新生,开始缓缓地、艰难地重新凝聚、融合!
同时,这股温润的力量也顺着意识与身体的微弱联系,悄然流淌进陆守拙那如同废墟般的身体之中。所过之处,那些被狂暴力量撕裂、灼伤的经脉,如同被最灵巧的工匠以天地精华修复,裂痕在温润的滋养下缓缓弥合;近乎枯竭的丹田气海,那点黯淡欲熄的青色光点,如同被注入了生命的源泉,开始极其缓慢地、却无比坚定地重新焕发出微光,虽然微弱,却蕴含着勃勃生机!
更奇妙的是,陆守拙在昏迷中,本能地开始按照“养”字真意所蕴含的玄奥韵律,极其缓慢地调整着自己的呼吸。每一次吸气,都仿佛在汲取天地间最精纯的生机;每一次呼气,都仿佛将体内的残破与污浊缓缓排出。这呼吸之法,深合天地至理,与残书涌出的滋养之力完美契合,形成了一种生生不息的循环!
他的身体,如同冬眠后等待复苏的种子,在“养”字真意和自身本能的共同作用下,开始了缓慢而坚定的自我修复与滋养。虽然依旧昏迷,但那份萦绕不散的死亡气息,却在这温润的滋养中,一点点地被驱散、替代。
窝棚内,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熹微的晨光,艰难地穿透破碎的门洞和窝棚的缝隙,洒下几道朦胧的光柱。
阿婆依旧保持着祈祷的姿势,枯瘦的身体蜷缩在草铺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门口。她的嘴唇干裂,脸色苍白,一夜的煎熬让她本就虚弱的身体更加不堪,但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却燃烧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光芒!
门口,陆守拙依旧趴伏着。但他胸口衣襟缝隙中透出的那点青色光晕,却比昨夜明亮、稳定了许多!不再像风中残烛,而是如同初生幼苗般,散发着柔韧而充满希望的生机!
更让阿婆几乎要喜极而泣的是——她看到了!
在朦胧的晨光中,她看到孙儿那惨白如纸的脸上,似乎恢复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血色!那微弱到几乎断绝的气息,也变得悠长、平稳了许多!虽然依旧昏迷,但那种令人心碎的“死气”,已经淡去了大半!
“老…老天爷开眼…开眼了啊…”阿婆的喉咙里发出嘶哑的、带着无尽感激的呜咽,泪水再次汹涌而出,但这一次,是希望的泪水!
她挣扎着,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从草铺上滚落下来。冰冷的地面让她打了个寒颤,但她不管不顾,手脚并用地、极其艰难地朝着门口爬去。每一步挪动都耗尽她的力气,指甲在泥地上抠出血痕,但她眼中只有那个被青光笼罩的身影。
终于,她爬到了陆守拙的身边。枯瘦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无比轻柔地抚上孙儿冰冷的脸颊。指尖传来的不再是昨夜那令人绝望的冰冷,而是一丝微弱的、却真实存在的暖意!
“守拙…我的孩子…”阿婆将额头轻轻抵在孙儿的肩膀上,枯槁的脸上露出一个疲惫却无比欣慰的笑容,如同枯萎的花朵在晨光中绽放出最后一丝美丽。耗尽所有力气的她,就这样趴在孙儿身边,沉沉地昏睡过去。
晨光熹微,笼罩着这间饱经摧残的陋室。门口,少年在温润的青光滋养下沉睡,身体在缓慢而坚定地自我修复。他的身边,枯瘦的老妇人疲惫而欣慰地昏睡着,一只手还紧紧抓着孙儿的衣角。
窝棚内,那本残破的《论语》静静躺在陆守拙的怀中,封面上那个模糊的“论”字,在晨光与青光的交织下,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隐隐流转着古老而深邃的光泽。
薪火将熄,余烬微温。然“养”字真意显化,如春风化雨,滋养本源,重燃生机。这传承自古老圣贤的智慧与力量,终于在少年濒死之际,展现出了它生生不息、滋养万物的真正伟力。希望,如同穿透寒夜的第一缕晨曦,悄然降临。然而,远方的阴云,依旧在郡城的方向,缓缓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