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赤甲武装冲锋之时,恐惧是会无限增加的,
与传统重装战马的冲锋不同,战马看到锋利长矛组成的阵型也是会本能恐惧,
这种恐惧在赤甲武装的冲车形态下是不存在的,
向前翻出的冲车护板遮挡住了战马的视线,全靠骑士操控方向。
战马只知道向前奔跑,将巨大的弯月犁铧顶着高速冲进魏军的枪阵当中。
血肉横飞!
假如刘禅在现场做受力分析,他会计算马车最高速度的动能,叠加起来大概四万三千牛的冲击力,
理论上十六名士兵全力用长枪抵挡,就可以将一辆赤甲武装的冲车干停。
但现实不是游戏,当硕大弯月犁铧一样的撞角,笔直高速冲过来时,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躲开。
也有勇猛的魏军甲士嚎叫着挺着长枪戳了上去的,
勇敢是很勇敢,但是在动能面前,都是浮云。
最终,赤甲武装犁穿了整整六排魏军士兵,才被地面上的断枪尸体阻挡停了下来。
只可惜,冲过来的赤甲武装不是只有一辆!
当第二辆,第三辆赤甲武装冲车撞进魏军甲士阵中时,魏军甲士直接崩溃了。
没有密集阵型四散逃跑的士兵,直接被赤甲武装犁穿!
是役,赤甲武装大破魏军甲士,损坏冲车十一辆。
在后续的追击当中,魏军甲士投降数百,出营试探之旅,没有一个人回去。
在赤甲武装,突骑,金弦羽林卫的战场遮蔽之下,魏军大营外仿佛蛰伏了一头凶兽,
任何踏出营地的魏军士兵都会消失不见。
而遮蔽了战场的汉军,却非常有耐性地坚守在这里,似乎他们就是来关中这边驻扎的。
张合接连几天派出骑兵,步兵试探,都渺无音讯,狠狠心派出虎豹骑的时候,直接出营两里就回转了。
等在他们前面的,是那群关刀铁卫!
张合的直觉告诉他,汉军已经在密谋什么,不论是调动大军,还是制作攻城器械。
可是汉军虽然兵力不多,但几个特殊兵种的犀利攻击,让他根本无从下手。
更何况,如果汉军是故意要吸引他出击呢?
大破了城外的守军,抵达长安城下,再来一次地龙翻身怎么办?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他张合死在城外,只要力保长安城不失,他至少也有一个追封。
如果让汉军摸到了长安城,那么张合的脑袋,估计就保不住了。
所以,即便汉军诡异地保持战场遮蔽,只要一天不来攻打长安城,张合就一天不能放松警惕。
那么汉军到底在做什么呢?
……
武功城北十五里,原来渭源里村故地。
“老哥身子将养好了?准备回乡还是跟我们回汉地?”
衣衫褴褛的中年流民开口道:
“回去干甚,老家都祸害的没一口吃食了,陛下不嫌弃我们,自然是跟着你们走,
我种田是一把好手,还会养猪,只是这世道,人都养不活勒。”
这边组织流民迁徙的,是一个从恤孤署临时抽调的少年,
有了天水与南阳盆地迁徙百姓的经验,各项准备也充足,没有发生什么乱子。
这次关中聚集的流民,虽然规模多了不止二十倍,还叠加灾荒,依旧处理的井井有条。
这世道,百姓能有口吃的,能活下去,已经是莫大的欣慰了,
他们对于曹魏政权那种不管不问,才是常态。
对于世家与曹魏朝廷来说,百姓就是地里的韭菜,没了来年下点雨,又会长出来一批。
就像当年的童谣所说的一样,“发如韭,割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这又透露出何等的绝望啊!
他们只是听人说过,曾经有个仁义无双的刘皇叔,对百姓很好,不过也只是当成故事罢了。
如今遭了灾,收他们赋税的朝廷不管,他们依附的世家不管,反而远在西川的大汉天子带人过来赈济他们。
吃的东西从开始的稀粥,到慢慢浓稠,一直到加了豆子鸡蛋和熏肉,
原本已经绝望的他们,真的活过来了!
不仅如此,过来赈济他们的大汉天子还带来了医者,他们在老家年景好的时候,何曾舍得生病找医者?
等到他们身子将养过来,询问去向之时,几乎全部的人都选择跟着大汉皇帝走。
他们贱命一条,如果大汉天子不来,早就死干净了,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刘禅第一批携带的粮食,加上储备的肉干,很快就消耗干净。
直到各地第二批,第三批调拨的粮草到位,这种捉襟见肘的情况才得到缓解。
如今关中聚集的流民已经迁徙得差不多,河套,陇右,汉中吸纳了绝大部分。
等这批流民启程,刘禅的关中之旅也就进入尾声了。
夕阳西下之时,使用望远镜观察长安城的刘禅,看到了一支骑兵队浩浩荡荡抵达,
领头的将领用马鞭顶了一下头盔,似乎有所感应,向着刘禅这个方向看了一眼。
这个鹰钩鼻子,满脸皱纹的将领只能看到远处神禾原上隐约的旌旗,皱着眉头打马进了营帐。
“大将军,荆襄兵马已经到位。”
协调好各方势力,随着多方援军的抵达,曹真(字子丹)也从洛阳抵达了长安前线,
“仲达到了?”
曹真听说司马懿(字仲达)抵达,披上衣服出大帐迎接。
“有劳仲达了,军务紧急,等大破汉军,再为你补上接风宴席。”
司马懿拱手道:
“大将军太客气了,此乃懿职责所在,为国杀贼,义不容辞!”
作为世家当中的托孤重臣,也是世家当中为数不多知兵的大将,司马懿深得曹叡信任。
这次合作应对汉军入侵,曹真对司马懿很是客气,两人一边走,一边谈论起此次汉军入侵的疑点。
当司马懿听说汉军一日一夜时间,连破郿坞城武功城这两座重兵把守的坚城,满是沟壑的脸上皱纹更深。
等来到大帐内分别坐下,众将领说起汉军恐怖的战场遮蔽能力,再次触动了司马懿的神经。
他伸手制止了众多将领的喧哗,语气急促地说道:
“大将军,此事恐有蹊跷,
不知大将军可曾记得,当年江陵之战时,汉军速取东三郡,同样行战场遮蔽,趁机筑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