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刘禅车队行进速度非常快,他依旧心急如焚,
大部队留在汉中成都,他携带亲卫全程车辆赶路。
之前永安不是主要战区,这边的道路修缮不如其他地方,马车的通行速度没有那么快。
一路上,刘禅只能不断安慰自己,有董神医在,叔至(陈到)将军一定没事的。
他可是连死了的士燮都能救活,叔至将军身经百战,从来都是身先士卒,
按照随行的白毦兵说的,身为将领,他从来都是带头冲锋,不仅武艺高超,更是有大气运之人。
刘禅也只能安慰自己,吉人自有天相,
只不过,在马车上,他不断进行防护方面的思考,
记事本上不仅写上了各种各样的思路,就连他一知半解的现代医疗手段也记录了不少。
在驿站换过马匹,刘禅抛下了一些随从,只带着白毦兵轻装赶路。
按照时间计算,孙权恐怕在他准备前往关中时就在准备偷袭了。
真是好盟友啊,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捅刀子,
现在刘禅没有时间去管孙权这边,希望陈到没事,不然他现在满腔的怒火,一定会倾泻到东吴身上!
从成都到永安需要不断切换陆路水路。
在车辆转船时,他为了速度,带上了赤甲武装的轻量冲车,
而水路即便是顺流而下,他也没有选择速度缓慢的大船,而是直接上了脚踏式小船,
就这样日夜兼程之下,刘禅一行人终于抵达永安。
“参见陛下”
气色非常不好的刘禅只是挥了挥手,回应院子里众多官吏将领,快步进了安置陈到的屋子。
“微臣参见陛下。”
屋内的董奉带着几名得力手下,冲刘禅行礼。
刘禅神情憔悴,眼睛里满是血丝,他上前一步扶起董奉,关切地询问道:
“董神医,叔至(陈到)将军怎么样了?”
董奉无奈地摇了摇头道:
“启禀陛下,陈到将军腰侧被巨弩的枪箭扯掉数斤血肉,
微臣赶到后,就按照陛下指点的清创,缝合,引脓液上药,目前伤口已经结痂,
只不过陈到将军年事已高,持续昏迷,高热不退,经此重创,恐无幸礼。
能够绵延至今日,恐怕只是靠吊着一口气在等陛下。”
刘禅踉跄了一下,还好董奉扶住了他,刘禅晃了晃有些晕的脑袋,一把抓住了董奉的胳膊:
“董神医,无论用多么珍贵的药,恳求你一定要救救叔至将军!
就连死了的士燮你都能救活,无论需要什么药材,朕都会给你找到!”
董奉也是满脸憔悴,他并没有因刘禅的话而生气,只是长叹一声道:
“陛下,医者仁心,不用陛下吩咐,微臣也会尽心尽力,
当初士燮不过是闭气昏厥,众人以讹传讹,说成起死回生,如今陈到将军命悬一线,已然是死脉,
只不过心愿未了,强撑着一口气在等陛下,属实无能为力。”
刘禅这才松开了手,跌跌撞撞向前,看着躺在床榻之上的陈到时,鼻孔发酸,眼睛涩得难受,
他的声音带上了浓重的鼻音:
“你们都出去吧,朕陪叔至将军一会。”
董奉也无奈地长吁一口气,凑到陈到的耳边说道:
“陈将军,陛下来了。”
说完,他就带着其他人离开了房间,从外面轻轻把房门掩上。
听到董奉的话,原本面若金纸,气若游丝的陈到突然有了反应,呼吸急促了许多,
骨节粗壮的手微微抬起,嘴唇蠕动了几下,发出微弱的声音:
“陛……下,关中百……姓可安好?
恕……末将不能行礼。”
刘禅终于忍不住心中的酸楚,上前握住陈到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他以为自己久经战阵,见惯了生死,早就练的心硬如铁,可以直面死亡了。
只不过面对多次并肩作战的陈到,如今这幅神情,
他心中的酸楚充盈胸腔,根本止不住心中的悲痛,
他这时候才意识到,这个战场之上生龙活虎,如同战神一般的白毦兵统帅,
从跟随先帝开始,大小数百仗,从来都是身先士卒的陈到,也已经是六十岁的老将了。
不论是原身的记忆,还是自他来到这里数年的相处,
陈到大大咧咧的性情,出众的武艺,都让刘禅忘了这是一个少年时就跟随先帝征战的老人。
是无情的时间,还是历史的必然?
当年追随陛下的名将,已经凋零太多太多了。
刘禅声音哽咽着说道:
“叔至将军放心,关中数十万流民百姓都得到了安置,
他们将养好身子后,已经前往河套,陇右,汉中等地落户。
朕给他们准备了足够的粮食,农具,各地也会协助他们建造房舍,都是大汉子民,朕不会亏待他们的。”
陈到听见刘禅的回答,脸上似乎也有了一些血色,欣慰地笑了笑,
他努力想睁开眼睛,却只能从微微睁开的缝隙中看到泪流满面的刘禅。
“陛下莫……哭,陛下与先帝,都……有仁心。”
“末将能……追随先帝,追随……陛下,死而……无憾”
刘禅用握紧陈到的手,吸了吸鼻子说道:
“叔至将军别这样说,你这只是小伤,有董神医在,他一定可以治好你的。
你不是还要跟随朕平定天下,建立功勋,堂堂正正封狼居胥吗?”
陈到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他说话的力气似乎也多了起来:
“陛下说笑,末将已经去过……狼居胥山,就算到了幽冥,见到先帝,也足以自傲……”
他说着,用力喘息了几下,继续说道:
“末将恳请……陛下一事”
刘禅吸了吸鼻子回答道:
“叔至将军但说无妨,朕一定全力替你去做。”
陈到努力喘息了几下,似乎积攒了一些力气,这才说道:
“等陛下……收复汝南郡,替末将到……平舆(今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西北)寻一洞穴中……陵墓,
摆几块石蜜,她最爱……甜食,
如果……当年,汝南百姓……能遇到陛下……就有救了。
只可惜……陈到无能,
她也无缘……生在陛下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