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
吴懿听得一头雾水,陛下万金之躯,商队遍布中原塞外,怎么会和种田联系起来?
对于刘禅来说,种田,真的不是开玩笑,这是一等一的大事。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民生最大的大事,粮贵伤民,粮贱伤农,为了国家稳定,就必须控制粮食的价格。
这样粮食就不挣钱,可即便不挣钱,也有人必须要去做这件事。
生活在现代的他,耕地红线与端好国人自己的饭碗的观念,已经深入骨髓。
他现在可以靠着交易购买与胁迫东吴提供平价粮食,将来呢?
人口增多呢?打仗时候呢?遇到天灾呢?
防患于未然,他可不会愿意把粮食安全寄托在敌人身上。
他已经忍受这个时代,低效率的粮食生产方式很久了。
如今他推广了多年的堆肥,良种选育,推广耕牛与铁质农具犁铧的使用,开始潜移默化影响了粮食的产量。
如今有了大量的田地,也有了实用性的蒸汽机,他就要开始更加高效,也更加集约式的种田尝试了。
一个不会种田的皇帝,不是一个合格的汉人皇帝。
……
“听说是陛下招屯田士卒?
那又如何?好男不当兵,你家只有一个孙儿,也舍得送去从军?”
老丈并没有在意邻居的质疑,他慈爱地摸了摸孙儿的发髻:
“狗儿是去为陛下效力,有何不舍得?
陛下仁德,给小老儿争来了活路,也给千千万万百姓争到了活路,现在要招人屯田,为何不去给陛下分忧?
如果不是小老儿身体不好,小老儿也去应征了。”
说着,他双手握住孙儿的肩膀说道:
“家里莫要担心,有恤孤令的钱粮,就足够生活。
家里还有你二叔与二婶帮衬,有猪有鸡,爷爷很好。
狗儿要记得,这一切是谁给咱们的。去了就要好好干,莫要偷懒!”
当年那个陪刘禅插秧的少年,唤做狗儿的他,身高已经超过了爷爷,他重重点了点头:
“爷爷放心,恤孤署的老叔都说了,招募的屯田兵是跟着陛下学本事的,孙儿一定不会给你丢脸的!”
老者眼里满是骄傲,将两枚熟鸡子放到狗儿怀里,慈爱地点着头。
同样的情形,在成都各地上演。
刘禅并不知道,如今他的威望已经如此之高,
他本来尝试性地招两千识字的年轻人做屯田兵,竟然报名了五千多人!
这可是征兵性质的,蒸汽机作为一等绝密,就算其他人因为材料与工艺问题制作不出来,他也不会掉以轻心。
这次的招募,自然要按照正规军的制度进行管理。
换作其他诸侯,抓壮丁时候也得费心费力,谁见过这样趋之若鹜的情形?
最后刘禅选拔了半天,只能扩了一千人的名额,反正是测试性质的招募,第一批多点就多点吧!
刘禅这次通过商会,收来的田地,边角地方大多已经通过恤孤令分了下去,
有的充当恤孤署老兵闲暇的口粮田,有的直接分给临近村落的遗属种植,
整片的几处田地,被刘禅用来作为第一批蒸汽机的试验田。
这一批试做,师娘直接带人制作了十辆三缸蒸汽拖拉机,
作为工业化熏陶出来的师娘,如今批量制作的习惯也已深入骨髓,制作越多,成本越低的成本边际效应,玩得很溜。
这些定型机可以用来测试耕地,也可以挂上车斗拉货。
映入这群少年眼中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蒸汽朋克风格的奇怪造物,当然,这是刘禅的词,少年们不会懂什么是蒸汽朋克。
不过,他们还是可以感受到钢铁造物蕴含的力量美感。
挂在巨大犁铧前面的,这个通体钢铁打造的机关造物,浑身欧散发着独特钢铁的粗犷之美。
前面两个转向轮比较小,后面两个巨大的动力轮足有半人高,使用万向轴连接到前面的蒸汽机上。
蒸汽机整体看起来比较笨重,长度足有一丈多,高度也有一人多,
最占体积的是炉体与水箱,三个圆柱形铸铁汽缸横向排列,呈直线型分布在机身中间位置。
每个汽缸前端嵌入活塞,活塞连杆由熟铁锻造,呈“L”形连接至后方的曲轴,连杆关节处装有牛油润滑的轴套。
曲轴为整体浇铸的铸铁件,呈“工”字形,三个连杆轴颈间距相等,带动万向轴活动。
这辆原型车制作看起来有些简陋,就连转向与蒸汽阀门的开启,都是用拉杆连接铁线,
少年们不知道这个巨大的金属造物,与犁铧之间怎么会联系在一起。
刘禅满意地看着这个七拼八凑,最终还是因为制作炮管时候的工艺突破,才得以面世。
不是最初版本粗陋的抽水蒸汽机,而是师娘结合他最初不成功的设计方案的改进版,
用水排鼓风机,往复式风箱等设计思路,将他的指点,结合这个时期的技术水平,制作出来的最优解!
在后世,这个粗陋的机械造物,手工党都会不屑一顾,可刘禅却非常骄傲,
这是他一步步夯实工业基础,开民智,引导材料及加工方式进步之后,水到渠成的成果。
这个时代的匠人,聪明才智从来都不容忽视,他们只是一代又一代被埋没,
直到手艺也无法养家糊口,直到心已冷。
他来了,就不会放任这一切发生,他把匠作,放在了与文韬武略同样的高度,
把国家选材里,加入了匠人,让这些有一技之长的人,不会被埋没,真正有尊严地活着。
这些点滴的持续投入,经过时间的发酵,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
这个时代,他不会再放任那些苦难与遗憾再重演,
也不会让这项伟大的成就,出现在不蒸饭和不喝开水的强盗那里。
刘禅等这一天已经太久太久了,甚至很多机械传动单元,都先于动力核心出现。
当刘禅回来验证了效果之后,直接确定了两个主要的使用方向,分别是工坊取代水力的动力源,以及运输耕作动力源,
让东吴闻风丧胆的铁甲船,甚至可以直接无缝添加进蒸汽传动模块,只需要把动力连杆加上去就行。
这项动力来源的突破,将会取代人力,水力,畜力,为他的种田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谁不让他好好种田,就把他种在田里!
这些少年,也将亲眼见证一个跨越了千年的动力体系,出现在眼前。
曹魏与东吴,真的感觉时间在他们那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