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司马懿的质问,曹爽讪讪不敢回答,司马懿冷着脸,一抖缰绳:
“全速回洛阳!”
回到戒备森严的洛阳城,司马懿也懒得和曹爽虚与委蛇,直接让禁军将曹爽一行人带回府邸监禁起来。
他急匆匆地回到府邸,召集多方大佬,一起商讨应对汉军的入侵。
“大将军!”
司马懿放下披风,招手示意其他人不用多礼,先是简单讲了阻击曹爽的事宜,着重说了潼关被曹爽丢给了汉军这件事。
旁边的赵俨(字伯然)怒道:
“这个曹爽简直纨绔至极!国家大事竟然也能如此儿戏!
那可是天下第一雄关潼关!曹爽得势之时,强行派人接手潼关,
某守卫潼关仅靠数千兵马,就硬抗汉军不得寸进,
如今他口口声声带兵讨伐汉军,号称夺回关中,克复长安,三万多大军出征,竟然连潼关都丢了!”
坐在另外一边的蒋济(字子通)慢条斯理道:
“此事已然发生,多说无益,目前汉军来势汹汹,多州告急,此事才应该及时应对。”
司马懿看向旁边的司马师(字子元),司马师起身,指着舆图道:
“父亲,贼蜀自从大耳贼兵败夷陵,到如今才几年时间?其地少人寡,却要穷兵黩武,连连征伐,劳民伤财,必不能久。
更何况其土地大多新附,大部分如关中一样凋敝,又能提供多少助力?
区区几州之力,能养十万大军已是极限,怎么可能同时从这么多方向进攻?
按我的判断,大多都是疑兵!”
司马懿满意地看着司马师,嘴上却说着挑刺的话:
“在座都是朝中重臣,你一个小小校尉,有何资格妄议国事?还不退到一旁?”
司马师自然知道自己父亲的性格,他口中连连告罪,坐回了座位上。
陈泰(字玄伯)开口道:
“大将军怎可如此苛责青年才俊,大公子言之有理,
汉军虽然大势已成,但根基尚浅,怎可能多路大军同时进攻?
比如青州,距离成都几千里,汉军能飞不成?
依我看,汉军最有可能的进攻方向,就是从关中直取洛阳!
此一路为真,其他几路皆是疑兵,不足为虑!”
司马懿点点头道:
“玄伯言之有理,归来之时,我询问过幸存虎骑将士,
他们冲锋之时,确实见到阵中竖着那个大纛!
大汉皇帝刘!
而且其依仗犀利弓弩,还会发出巨响,端的凶猛,不可力敌,
此子多擅依仗精良器具,战马战车冲击犀利,不能放任其前出函谷关!”
说着,他看向赵俨,开口道:
“伯然(赵俨)辛苦一番,持我兵符节杖,于新安遮蔽堵塞函谷关,此时埋伏曹爽的士卒还在两侧崤山驻守,
层层设防,定可阻止汉军推进,等勤王大军抵达,直接以雷霆之势在函谷关外大破汉军!
届时,谷道狭窄,汉军想撤就没那么容易了,衔尾追击,定可将其重创!”
蒋济担忧地问道:
“大将军,此时朝局不稳,贸然召集各地勤王,是否会有风险?”
司马懿眯着眼睛道:
“肯入京勤王,自然说明忠于朝廷,如果不肯,那就是自绝于天下,
比如冀州,有幽州并州遮蔽,并无外敌威胁,
这个时候,你觉得泰初(夏侯玄)会怎么选?又能怎么选?”
蒋济想了想,这才明白了司马懿的目的,他低声道:
“那么曹氏宗族这些反贼……”
司马懿摇了摇头,淡然说道:
“没了心气,没有了爪牙的幼虎,只剩一个呼朋引伴的作用,留他几日,凡事总要师出有名才好。”
……
此时的刘禅,在忙什么呢?
还能是什么?传统艺能,修路!
刘禅之所以没有及时追上曹爽,除了他并不在意所谓的曹魏大将是谁,
以及需要有人通风报信,才能把魏军主力吸引过来之外。
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那就是打通后勤堵点。
从潼关,到新安函谷关,这条通路数年前,就被商队探查得清清楚楚,
哪里适合埋伏,哪里适合驻扎,哪里通行不畅,刘禅都一清二楚。
比如稠桑原峡谷,只能通过一辆大车,地面也坑坑洼洼,速度根本提不起来。
整条谷道这样的堵点还有很多,也怪不得曹爽运送粮草的民夫伤亡甚多了。
刘禅可没有因为火药武器的巨大威力,就盲目自信甚至到狂妄认为天下无敌的地步。
火药武器,对于后勤的要求更加重要。
在击溃潼关剩余守军后,俘虏士卒民夫,与关中调集来的屯田兵打散混编在一起,花费的时间并不长。
之所以没有费太大的劲,是因为有下放到队伍的监军谈心,以及将当成自己看待的伙食,直接征服了这些民夫和降兵。
至于铁了心的要和曹魏共存亡的死忠,刘禅也不会强人所难,更不会为了邀名释放。
他们的结果自然是求仁得仁,多费一些弩箭而已。
重新整编好的这些人,和开山力士与神斧力士一起,开始整修潼关到函谷关这条通路。
他的火炮火铳队伍在前面开路,后面的庞大施工队伍则一路整修道路,修建兵站及信号传递。
刘禅的军队推进速度很慢,这一路上除了新安函谷关附近的崤山可以设伏,沿途其他地方补给困难,基本没法驻军。
更何况,有射程超远的火器在手,刘禅会害怕埋伏吗?
即便这样,刘禅也用了足足十五天,才从潼关行进到了赵俨设伏的新安函谷关这里。
赵俨带着大军在此等的心都焦了,看到汉军的旗帜时,甚至有种解脱了的心态。
更让他想不到的是,是汉军过了硖石驿峡谷,明明再行进一日就可抵达他这里。
汉军竟然止步不前,直接背靠两侧的石山,依托大车修筑起了营寨!
这是什么战术?
赵俨通过哨骑的汇报,一下子搞不明白刘禅的这波操作了。
要说兵贵神速吧?汉军应对曹爽的攻击,几乎也是一日时间就攻破天下雄关潼关,
可攻下潼关之后,明明可以直接驱赶尾随溃军,一路冲过函谷关,让魏军根本反应不及,这才是正常的进攻方式。
可汉军攻下潼关之后,竟然不紧不慢地行军,此时还在距离最佳埋伏地点崤山,不到百里的地方停了下来。
难道是发现了埋伏?
可按照无论哪一家的兵法,在这样峡谷之中,也是不应该驻营的险地啊,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距离出口与后方都非常远,补给困难,难道汉军的将领是个傻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