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张前夜,苏窈几乎一夜未眠,反复检查食材,琢磨细节。天蒙蒙亮时,她听到后院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她警惕地起身查看,只见后院墙角,不知何时被人用油纸包着,塞进来几大块晶莹的、散发着寒气的……冰块?!
苏窈心中剧震!冰块!在这盛夏时节,绝对是稀罕物!普通富户都难得一见,只有官府或顶级富商才可能有冰窖储存!这……是谁送来的?用意何在?
她立刻想到陈县令。只有他有这个能力和动机!这无声的“雪中送炭”,既是照拂,也是一种隐晦的提醒——他一直在关注着这里,关注着她和那方石磨。
苏窈深吸一口气,将冰块小心收好。这简直是天降甘霖!有了冰,她的薄荷绿豆凉糕和酸辣粉的口感,将提升不止一个档次!这份人情,她记下了。
石磨记”开张日。
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鞭炮齐鸣。一块简单的、写着“石磨记”三字的木牌挂在门楣。店门大开,那方古朴神秘、流转着水波暗纹的青石磨盘,就堂堂正正地摆在店铺中央最显眼的位置,如同镇店之宝。
三样吃食整齐地摆放在石磨旁干净的案台上,覆盖着洁白的湿布保温(凉糕下垫着冰块):
秘制酸辣粉:十文一碗(成本较高,定价稍贵)。
石磨豆沙糯米糍粑:三文一个。
薄荷绿豆凉糕:五文一份。
价格清晰,明码标价。
起初,路人只是好奇地张望,被那方奇特的石磨吸引,对这家新开的小店和年轻的老板娘(苏窈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粗布衣裳,头发也梳理整齐,虽朴素却清丽)持观望态度。
第一个顾客,是隔壁杂货铺的老板娘张婶。她昨日尝过阿沅送去的凉糕,惊为天人。此刻见开张,立刻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苏家妹子,开张大吉啊!给我来一碗那个酸辣粉,再来一份凉糕!” 张婶爽快地说道。
“好嘞!张婶您稍坐!” 苏窈笑容明朗,手脚麻利。
只见她就在那青石磨盘旁操作起来。舀粉、入滚汤碗、浇上浓香金黄的肉臊菌菇臊子、撒葱花香菜!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独特的美感。尤其是她拿起那把新打的薄刃厨刀,在石磨盘上切葱花时,“笃笃笃”清脆利落的声音,配合着石磨那深沉的光泽,竟有种奇妙的韵律感。
一碗红亮诱人、香气霸道的酸辣粉,一份碧绿剔透、冰凉沁人的凉糕,很快摆在了张婶面前临时支起的小桌上。
张婶迫不及待地挑起一筷子粉条吸溜入口,瞬间被那酸辣鲜香、爽滑弹牙的口感征服,烫得直哈气却停不下来:“唔!好!够味!够爽!这粉……绝了!” 她又尝了一口凉糕,冰凉清甜,入口即化,薄荷的清凉直冲天灵盖,燥热顿消,“这凉糕也绝!苏妹子,你这手艺,神仙来了也得叫好!”
张婶的赞誉和那毫不作伪的吃相,就是最好的活招牌!店外围观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好奇和食欲被彻底勾起。
“给我也来一碗酸辣粉!”
“我要两个糍粑,一份凉糕!”
“那粉闻着真香!我也尝尝!”
顾客开始三三两两地进来。苏窈沉着应对,阿沅则负责收钱、擦桌子,小脸红扑扑的,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日头升高,小小的“石磨记”很快坐满了人。酸辣粉的浓郁香气和凉糕的清凉甜香交织在一起,飘出店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路人驻足、探头。尤其是那方独特的青石磨盘,以及苏窈在石磨上利落操作的景象,成了最独特的风景线。不少人就是冲着这奇特的“案板”和老板娘漂亮利落的手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