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窈深吸一口气,迎着莫七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民女苏窈,以性命立誓,守口如瓶!三道秘馔,必当竭尽所能!” 她知道,这是她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莫七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好。令牌收好。州府那边,自有安排。清水镇非久留之地,早作打算。” 他不再多言,对身后两人示意,转身便走。那两名灰衣人如同影子般紧随其后,迅速消失在官道的尽头。
灼热的阳光重新笼罩十里亭。苏窈紧紧攥着那枚温润却重逾千斤的玉牌,看着食盒中几乎未动的“五味宴”,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赌赢了!暂时!
“阿姐……” 阿沅怯生生地拉了拉她的衣角。
苏窈回过神,蹲下身,用力抱了抱妹妹,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和无比的坚定:“阿沅,我们……可以去更大的地方了!”
有了莫七的令牌和承诺,“石磨记”的搬迁变得异常顺利。苏窈变卖了铺面和那三亩薄田,加上之前的积蓄和林氏给的银钱,凑足了盘缠。临行前,她带着阿沅,在夜色中悄悄去了趟苏家村外的坟地,给爹娘兄长烧了纸钱,磕了头。
“爹,娘,大哥,阿窈要带阿沅走了。去州府。你们放心,我一定会让阿沅过上好日子,一定会堂堂正正地活着!” 苏窈的声音在寂静的坟地中格外清晰。
没有留恋,只有决绝。清水镇承载了太多痛苦和不堪的回忆。
半月后,庆阳州府,南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
一座两层楼高、装修雅致、尚未挂匾的新酒楼前,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门楣之上,一块蒙着红绸的匾额高高悬挂。
苏窈一身崭新的水蓝色细布衣裙,牵着同样穿着新衣、小脸兴奋得通红的阿沅,站在酒楼门前。她的身后,站着两名莫七安排的、沉默寡言却精悍可靠的伙计(实为护卫)。周围是看热闹的人群和闻讯而来的、州府各家酒楼的探子。
“吉时到——揭匾!” 司仪高声唱喏。
红绸落下,露出三个龙飞凤舞、铁画银钩的大字——
青波楼!
人群瞬间哗然!
“青波楼?好大的口气!”
“这名字……听着就不一般啊!”
“听说老板娘是从小地方来的,手艺绝得很,连侯府都……”
“嘘!噤声!看那边!”
只见一辆装饰华贵、由四匹骏马拉着的马车,在数名骑着高头大马、气息彪悍的护卫簇拥下,缓缓停在了“青波楼”门前。车帘掀开,一位身着锦袍、面容儒雅、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在仆从的搀扶下走了下来。正是庆阳侯府的大管事,莫怀远!
他竟然亲自来了!
苏窈心头一凛,立刻带着阿沅上前,恭敬行礼:“民女苏窈,见过莫管事。小店开张,劳您大驾,蓬荜生辉。”
莫怀远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扫过苏窈,扫过阿沅,最终落在了酒楼大门内——那方被安置在店铺最中央、如同镇店之宝般、流转着幽微水波暗纹的青石磨盘上!他的目光在触及那道被草绳捆扎的裂痕时,瞳孔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
“苏掌柜不必多礼。” 莫怀远的声音平和,却带着无形的威压,“侯爷听闻‘青波楼’开张,甚是欣慰。特命本管事前来道贺,并送上贺礼。” 他一挥手,身后仆从抬上一个盖着红绸的托盘。
红绸揭开,里面赫然是一套——包括剔骨尖刀、片刀、桑刀在内的、全套寒光闪闪、一看便知是千锤百炼的精钢厨刀!还有一套细腻温润的白瓷餐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望苏掌柜善用此刀,莫负‘青波’之名。” 莫怀远意有所指地说道,目光再次落在那方石磨上。
“谢侯爷厚赐!谢莫管事!” 苏窈恭敬接过,心中却警铃大作。送刀,是支持,更是提醒——刀在,青波在。刀若不利,青波何用?
“另外,” 莫怀远环视四周,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青波楼’乃我侯府贵客所设。苏掌柜手艺超绝,深得侯爷喜爱。望州府各位,多加照拂。” 这话,无异于一道明晃晃的护身符!
周围那些原本带着审视、探究、甚至不屑目光的各家酒楼掌柜、管事,脸色瞬间变了,看向苏窈的目光充满了震惊和敬畏!侯府贵客!侯爷喜爱!这分量太重了!
“开张大吉!” 莫怀远微微一笑,不再多言,转身登车离去。留下满街的震撼和议论纷纷。
苏窈站在“青波楼”崭新的门槛内,看着门外喧嚣的人群,又回头望向店铺中央那方沉默的青波石磨,感受着手中精钢厨刀冰冷的触感。
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州府的水,深不见底。
侯府的庇护,是把双刃剑。
而“青波”的秘密,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
但她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