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京城灰白的天空压得很低,一场酝酿中的雪似乎随时要覆盖这座钢筋水泥的丛林。
---
**广电总局,一号会议厅。**
厚重的红木大门无声开启,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深褐色的长条形会议桌光可鉴人,反射着头顶水晶吊灯冷冽的光。桌边坐着的面孔,或严肃,或深沉,皆是能左右行业风向的实权人物。空气里弥漫着无声的威压,每一次轻微的咳嗽都显得格外清晰。
沈昭坐在长桌靠后的位置,一身剪裁利落的深灰色西装,与周遭深色的环境几乎融为一体。她没有看任何人,目光平静地落在面前摊开的厚重文件上。封面上,一行加粗的黑色宋体字如同冰冷的铡刀:
**《关于将文娱产业系统性数据造假行为纳入刑事追责范畴及建立国家级监管平台的立法建议书》**
文件扉页右下角,是她的签名——“沈昭”,笔锋锐利,力透纸背。
“……流量造假、播放量注水、榜单操控、甚至利用AI技术伪造用户评论和互动数据,已非个别现象,而是侵蚀整个行业根基的系统性毒瘤。” 发言的是总局法规司的赵司长,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敲打在每个人心上。屏幕上正投影着K提供的部分核心证据:星海娱乐内部关于僵尸矩阵采购的加密邮件截图、某平台热播剧“一小时破亿播放量”的服务器流量异常图谱、以及几家数据造假公司相互关联的复杂股权穿透图。
“这种虚假的繁荣,” 赵司长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沈昭身上,带着一种审视与期许交织的复杂意味,“不仅扭曲市场、扼杀真正优质的内容创作,更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败坏社会诚信风气。长此以往,我们输出的将不是文化,而是‘数据泡沫’的垃圾场!”
会场一片寂静。几个代表平台方的与会者面色不豫,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因此,基于星光工作室沈昭女士提交的这份详实报告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赵司长提高了音量,“总局拟推动两项核心举措:”
他身后的投影切换,两个醒目的标题跃然屏上:
1. **提请全国人大法工委研究,将‘大规模、系统性文娱数据造假’行为明确纳入《刑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或‘诈骗罪’相关条款进行规制,设立相应刑罚标准。**
2. **牵头联合工信部、网信办、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筹建‘国家文娱数据监管中心’,建立统一、权威、透明的数据监测、认证和公示平台,对主要文娱产品数据进行全流程穿透式监管与审计。**
屏幕上“入刑”、“穿透式监管”、“审计”几个词,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某些人心头发紧。
“沈昭女士作为这份建议的核心发起人和证据提供者,” 赵司长的声音再次转向沈昭,“同时也是新晋成立的‘星光工作室’负责人,对行业积弊有着深刻洞察。总局希望,星光能作为‘数据监管中心’首批接入试点单位,并分享你们在数据真实性核查方面的技术经验。” 这几乎是将“行业清道夫”的徽章,半强制性地戴在了沈昭头上。
沈昭微微颔首,脸上没有任何被推至风口浪尖的惶恐或得意,只有一片沉静的冰雪。“星光责无旁贷。” 她的声音清冽,在肃静的会场里清晰异常,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虚假的数据狂欢终将落幕,唯有真实的创作与价值,才能支撑起一个健康的行业未来。” 这句话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与会者心中激起无声的涟漪,或赞同,或忌惮,或冰冷的敌意。
会议在一种微妙而凝重的气氛中结束。沈昭没有多做停留,在几道含义不明的注视下,率先起身离开。走廊空旷,高跟鞋敲击大理石地面的声音带着冰冷的回响。周谨行沉默地跟在她身侧半步之后,如同最忠诚的影卫。
---
**星光工作室,京城新总部大厦。**
新总部尚未完全投入使用,巨大的空间显得空旷而冷清。巨大的落地窗外,铅灰色的天空终于飘下细密的雪霰,无声地覆盖着城市。杜冰的办公室占据了视野最好的角落,此刻却弥漫着一种低气压。
杜冰靠在她那特制的悬浮椅上,脸色比窗外的天色还要阴沉。她左肩的枪伤并未痊愈,动作间带着不易察觉的僵硬。她面前的悬浮光屏上,正播放着一段模糊但极具冲击力的监控录像片段——泰国曼谷码头,深夜,一艘不起眼的渔船靠岸。几个穿着防水服、动作精悍的身影迅速将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条形物体卸下,塞进一辆没有牌照的黑色厢车。画面最后几秒定格在为首那人转身的瞬间,他脖颈靠近耳后的位置,一个暗红色的、形似滴血弯刀的刺青一闪而过!
“KhUN SAw…” 杜冰的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带着刻骨的寒意。她调出另一份加密档案,里面是几张陈旧的照片,背景是金三角雨林的深处,一群武装分子在简陋的营地前合影,为首者脖子上,赫然是同一个滴血弯刀刺青!档案标注着触目惊心的字样:**“KhUN SAw,活跃于湄公河流域的顶级雇佣兵\/暗杀组织,承接高价值跨境‘清洁’任务,与多国地下赌场、洗钱网络关联极深。”**
“韩东在泰国的‘意外’被捕,果然不是终点。” 杜冰的声音嘶哑,手指烦躁地划过光屏,调出一张加密地图,几条红线从曼谷辐射向全球几个着名的离岸金融中心,“他是鱼饵,也是弃子。真正的巨鳄,藏在更深、更暗的水下。秦枫…或者他背后的人,动用了真正的‘清洁工’。” 她抬头看向刚走进办公室的沈昭和周谨行,眼神锐利如刀,“他们在扫尾,也在警告。我们挖得太深了。”
沈昭走到落地窗前,看着细雪无声地覆盖城市。胸前徽章的幽蓝光点流转速度似乎快了一丝。她没有对杜冰的情报发表评论,只是平静地吩咐:“周律师,关于数据造假的刑事入罪建议,后续的法条细化论证和行业意见征集,由你全程跟进。我们需要最坚实的法律支撑。”
“明白。” 周谨行点头,目光扫过杜冰屏幕上那个滴血的弯刀刺青,镜片后的眼神凝重。
就在这时,沈昭的助理,一个面容清秀但眼神沉稳的年轻女孩,捧着一个约A4纸大小的、毫不起眼的牛皮纸文件袋走了进来。她的脸色有些发白,手指微微颤抖。
“沈总,” 助理的声音带着极力压抑的紧张,将文件袋轻轻放在沈昭身前的金属办公桌上,“前台…刚刚签收的,没有寄件人信息。安保扫描过了,里面…没有爆炸物,但是…” 她咽了口唾沫,声音更低,“扫描显示里面有一个高密度金属物体…形状…很像…”
她没说完,但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杜冰悬浮椅无声地转向文件袋,眼神如鹰隼。周谨行上前一步,身体微侧,隐隐将沈昭挡在身后。
沈昭脸上依旧没有任何波澜,她伸出手,指尖平稳地挑开了文件袋简陋的封口。
没有信纸,没有文字。
袋子里,只有一块裁剪粗糙、带着毛边的硬纸板。
纸板上,用某种粘稠的、暗红色的颜料(或者干涸的血液?),歪歪扭扭地涂抹着一行令人毛骨悚然的汉字:
**“这一发送你工作室,下一发送你脑袋。”**
而在那行刺目红字的下方,在硬纸板的中央——
一颗黄澄澄的、闪着冰冷金属光泽的**手枪子弹**,被强力胶牢牢地粘在那里。子弹的铜制弹壳尾部,被人用尖锐的刻刀,极其粗暴地刻下了一个小小的、却无比清晰的标记:
**一个滴血的弯刀!**
**KhUN SAw!**
冰冷的杀意如同实质的寒流,瞬间席卷了整个空旷的办公室。窗外的雪,似乎下得更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