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墨回到祖宅的第七天傍晚,当他结束一轮修炼,心神沉入布袋空间时,惊喜地发现空间深处再次亮起了两点微光!
这一次,掉落的物品似乎比上次“实用”一些。
第一件,是一小撮灰褐色的、仿佛枯草根须般的东西,散发着淡淡的泥土腥气和一丝微弱的草木灵气。
林墨立刻认出,这是《百草初识》中记载的一种最低阶的灵植——“**地筋草**”的根须。此草生命力顽强,有微弱的强筋健骨、活血化瘀之效,常被低阶体修用作药浴或外敷的辅助材料。虽然品相不佳,灵气稀薄,但对他这身劳损的筋骨,简直是雪中送炭!
第二件,则是一块巴掌大小、通体漆黑、入手温润的石头。石质细腻,隐隐泛着油脂般的光泽,内部似乎夹杂着丝丝缕缕银白色的纹路。《金石粗解》中关于各种玉石、奇石的描述闪过脑海,林墨判断,这应该是一块品质尚可的“**墨玉**”原石,夹杂的银丝可能是某种伴生矿物。
在修真界,这种蕴含微弱土、金灵气的石头常被用来炼制低阶法器或布阵,价值不高。但在地球上,尤其在现代,一块天然形成的、有特色的墨玉原石,绝对是有价值的收藏品或雕刻料!
林墨心中一动。地筋草根须可以自用,这块墨玉原石……或许可以成为他接触外界、获取启动资金的第一步。
他小心翼翼地将地筋草根须洗净,取出一小部分,用石头捣烂成糊状,混合着一点菜籽油,敷在腰椎最痛的部位。
一股清凉中带着微微刺痛和麻痒的感觉瞬间渗透皮肤,原本僵硬的肌肉仿佛被温水浸泡,缓缓松弛下来,效果比之前的金属碎片温养更直接、更舒服!
“好东西!” 林墨精神一振。看着剩下的根须和那块墨玉原石,一个模糊的计划在脑中形成。
他需要钱,需要稳定的收入来源,来支撑基本生活和后续的计划(比如购买去90年代需要的物资)。
直播,这个他之前只停留在“听说”层面的东西,似乎成了唯一可行的、且能充分利用他现有资源(祖宅环境、家传故事、布袋掉落的“特殊物品”)的途径。
用身上仅剩的几十块钱,他在镇上的手机店买了一部最便宜的、能上网的二手智能机,又咬牙买了一个几十块钱的简易手机支架和充电宝。
回到祖宅,林墨开始笨拙地研究直播平台。最终选择了一个流量较大的综合平台,注册账号,取名“**林家坳守宅人**”。
直播内容?他没有才艺,唱歌跳舞更是不可能。那就展示他最真实的生活。
第一次直播,是在一个阳光还算明媚的下午。
林墨把手机架在院子里一张破旧的八仙桌上,镜头对着正在修补一张同样破旧太师椅的自己。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工装,腰上还缠着自制的、浸了地筋草药汁的布带,脸色依旧有些病态的苍白,但眼神比刚回来时清亮了许多。
“大家好,我是林墨。
这里是林家坳,我身后这栋老宅子,是我太爷爷留下来的……”
他的开场白干巴巴的,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甚至有些拘谨和磕巴。直播间里只有寥寥几个误点进来的游客,弹幕空空如也。
林墨也不在意,自顾自地低头干活。
他拿起凿子和木锤,动作因为腰伤还有些迟缓,但那份专注和手上展现出的、十几年木工生涯磨砺出的精湛技艺,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老旧的榫卯在他手中被小心地拆解、清理、修补,腐朽的木屑纷飞,新的木料被精准地切削、嵌入。
整个过程安静而富有韵律,带着一种时光沉淀下的匠气。
偶尔,他会停下来,对着镜头解释一下榫卯结构的原理,或者指着老宅某个雕花的窗棂、斑驳的砖墙,讲一点模糊的、从爷爷那里听来的祖上故事:
“……听我爷爷说,这宅子当年盖的时候,请的可是方圆百里最好的师傅,这雕花用的是‘透雕’手艺……”
他的讲述平实,没有刻意渲染,甚至有些词穷。直播间的人来了又走,始终维持在个位数。
直到他拿出那块墨玉原石。
“……今天收拾老物件,在犄角旮旯里翻出这么块石头,黑黢黢的,摸着倒挺润。”
林墨将墨玉原石放在镜头前,用手指摩挲着那温润的质感和内部的银丝纹路,“我也不懂是什么,看着挺特别,有懂行的朋友给掌掌眼?”
或许是那块墨玉独特的光泽和纹路吸引了人,或许是林墨那朴实中带着点困惑的表情有点意思,直播间的人数竟然慢慢爬升到了二十几个。终于,一条弹幕飘过:
【看着像墨玉啊,主播哪捡的?】
【这纹路挺有意思,像是银线。】
【老宅子里翻出来的?说不定是古董呢!】
【主播是木匠?手艺不错啊!】
虽然弹幕依旧稀疏,但林墨的心跳却微微加速了。有人看!有人回应了!
他尽量自然地回复着弹幕,介绍着石头,也回答一些关于木工和老宅的问题。
第一次直播磕磕绊绊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结束时,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达到了三十五人,收获了十几个免费的“小花花”和一块钱的小礼物。
收入微不足道,但对林墨而言,意义重大。这扇门,似乎被他推开了一条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