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祖宅,天色已近黄昏。
林墨将自行车推进院子,卸下那堆“破烂”,小心地搬进堂屋。他先仔细地关好院门和堂屋门,这才点亮油灯,就着昏黄的灯光,开始清理今天的收获。
他首先拿起那半截紫檀木箱的厚板。用干布拂去厚厚的浮尘,露出底下深沉内敛的紫黑色木质。纹理细密如牛毛,油润的光泽在灯光下隐隐流动。
他取出一把小刻刀,在不起眼的角落轻轻刮掉一点朽木,内里的木色更加深邃迷人,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独特的檀香气息。
“果然是老紫檀,而且是油性极好的金星紫檀料子…可惜朽得太厉害,大件是做不成了,但做几个镇纸、笔筒,或者车几个珠子,绝对是无价之宝。”林墨眼中闪着光。
接着是那四条老红木桌腿。擦去灰尘,木质呈现出深沉的红褐色,纹理清晰流畅,坚硬沉重。榫卯接口处磨损的痕迹带着岁月的包浆。林墨掂量着其中一条桌腿,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和温润的触感:“这密度,这油性…就算不是大红酸枝,也绝对是顶级的硬木老料!做个小案台或者修复老家具,价值连城!”
他拿起那把黄铜大锁,用软毛刷和稀释的灵泉水(清洁效果极佳)仔细清理掉表面的铜锈。锁身厚重,锁梁粗壮,锁孔处雕刻着简单的如意云纹,透着一种古拙的实用美。清洗过后,黄铜的光泽温润内敛,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品相相当不错。
豁口的青花大海碗,林墨没有过多清理,只拂去浮尘。釉面肥厚润泽,青花发色略显灰暗,但笔意洒脱,画的是简单的缠枝莲纹,典型的清代中晚期民窑风格。虽然破相了,但那份厚重的历史感和朴拙的民窑韵味,反而更显珍贵。
几枚乾隆通宝,品相普通,清洗后露出黄铜本色,权当添头。
看着眼前这堆在十里铺被视为“破烂”的宝贝,林墨嘴角勾起满意的弧度。这些,就是他重启直播的第一批“弹药”!
他拿出手机,调整好角度,对着清理好的紫檀木厚板、红木桌腿、黄铜大锁、青花大碗和几枚铜钱,仔细地拍了几组高清照片。光线、角度、细节,都力求完美地展现这些老物件的质感和韵味。
接着,他登录自己的直播账号和几个活跃的古玩论坛、同城收藏群,开始编辑预热贴:
【守宅人林墨】:休养多日,元气渐复。整理祖宅,偶得些许蒙尘旧物,虽残破,却难掩岁月风华。
明晚八点,老地方直播间,与诸君共赏这些被时光遗忘的“破烂”,聊聊它们背后的故事与价值。老规矩,有缘者得之。#守宅人的老物件杂谈# #相信科学,品味时光#
配图:精心拍摄的紫檀板(局部油润纹理特写)、红木桌腿(榫卯接口和厚重木纹特写)、黄铜大锁(清洗后温润光泽)、青花大碗(釉面与缠枝莲纹)、铜钱(品相最好的一枚)。
帖子发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石子。
【墨哥回来了!终于等到你!】
【卧槽!这木头纹理!紫檀?金星紫檀?!】
【这锁看着就厚重!老铜器!】
【碗虽然破了,但这青花发色和画工,有味道!】
【主播在哪淘的?这品相的老料现在可不多见了!】
【明晚八点!不见不散!求抽锁!】
【科学居士法力无边,破烂都能变宝!】
评论和点赞数迅速攀升,粉丝的热情被瞬间点燃。林墨看着不断刷新的留言,知道预热效果达到了。他放下手机,目光落在墙角那个灰扑扑的布袋上。
布袋表面温润依旧,袋口边缘的惨绿死气淡得几乎看不见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经过这半日的休养和那“暖玉裂金石”能量的持续滋养,布袋空间内部变得更加稳定,空间壁垒上的“伤疤”边缘似乎也圆润了一丝丝。
与1992年时空通道的那一丝微弱联系,似乎也…清晰了那么一分?
林墨心中涌起一股热流。他拿起那块温润的暖玉裂金石,贴在掌心。玉石中心那团凝固火焰般的金红絮状物,在灯光下似乎微微流转了一下。
“快了…”林墨低语,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直播预热已完成,现代基本盘稳住。接下来,就是全力温养布袋,等待重返1992的时机!
爷爷,还有那个遍地黄金、奇珍俯拾皆是的年代…等我!这一次,定要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