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农机厂
就在秦淮如和贾张氏聊天的时候,贾东旭也从屠宰场回来,带回来四肢猪脚和一整套猪下水。贾东旭没有直接把猪脚给易中海,而是把猪脚和猪下水送到何家。贾东旭对何雨柱说道:“柱子,你拿其中两只猪脚炖猪脚汤给我师娘送去,剩下的你全部卤起来,卤好之后我家一半,剩下的一半你和我师父均分。”
贾东旭把猪脚和猪下水给了何雨柱之后,就到了易中海家,对这易中海说道:“师父,我刚刚从屠宰场买了四只猪脚和一副猪下水,我把东西给柱子了。其中两只猪脚会给师娘炖猪脚汤,其他的会卤起来,卤下水我们三家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一个月过去,农机的试行很成功,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成功。农机的使用数据比预计的还要好很多,尤其是当成拖拉机和打井机用的时候。当成拖拉机用的时候,载重超过三吨,并且爬坡能力强,六七十度的坡都可以爬上去。当成打井机用的时候,一天可以打三口超过五十的深井,如果是十米深的井,一天可以打超过十三十口。五十米的井井水几乎都可以自然喷出,可以解决农田的灌溉问题,尤其是梯田的灌溉问题。一般三十亩农田只需要一口井就可以解决灌溉问题。
贾东旭从李怀德手里接到试用数据的时候,并不是很惊讶。因为贾家村,张家村,秦家村已经把农机的使用情况告诉了贾东旭,贾东旭刚开始的时候是有点惊讶的,后来就慢慢结束了。现在运力缺口很大,农机当拖拉机用的时候肯定是能拉多少拉多少。只是贾东旭没想到打井机可以挖掘超过五十米的深井,因为没必要,并且越深越难挖,所以当时设计的时候只是能挖到四十米。
贾东旭会李怀德说道:“李书记,恭喜恭喜,农机试用成功,数据非常亮眼,并且适用全国各地的地形和气候。最主要的事可以挖深井,即便是再遇到几年前的大旱,也不是无计可施,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李书记你的功劳簿上又要填上浓重色彩的一笔。”
李怀德听了贾东旭的话很是开心,前天李怀德刚收到农机试用数据的时候就被自己的老丈人叫过去吃饭。那时候谭父就告诉李怀德,李怀德这次功劳很大。如果农机只是能耕田和收割,功劳会小很多,但是如果可以当成载重拖拉机使用,还可以打井,农机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可以说农机的这两个作用,解决了困扰农村两个最大的问题,运输和灌溉,尤其是灌溉。
虽然新国家成立之后,大搞基建,水利灌溉设施不在少数。但还是靠天吃饭,毕竟以前的水利设施都只是灌溉水资源的搬运工,并不能增加灌溉水资源。但是打井不一样,打井就是把已经浪费的灌溉水资源重复利用。这个对于解决旱灾比一般的水利设施效果要很多,尤其是对于丘陵地区的梯田的灌溉,几乎是逆天的改良。
当时李怀德听到自己老丈人说自己即将高升的时候,很是激动。但是李怀德考虑再三,还是暂时不升迁。李怀德当时对谭父说的理由是,现在形势不稳,先苟在工厂是不错的选择。并且现在轧钢厂发展迅猛,李怀德也想在轧钢厂再积累一些功劳,等到功劳足够的时候再调走升迁,李怀德计划直接调任进常委的副部级。
谭父听了李怀德的理由和计划,很是赞同,现在虽然李怀德可以升迁到副部级,但是想要进常委难度还是有点大。第一是李怀德的功劳还差点,第二点就是李怀德还是太年轻。谭父最后叮嘱李怀德,要拉紧贾东旭,尽量趁着还在轧钢厂书记的位置上做出更多的成绩。这对于李怀德的好处不只是下一步走得稳,更是可以让以后走的更远,厚积薄发远远比兴也忽焉要走的更远。
李怀德很认可谭父的想法,走仕途很难一帆风顺,李怀德知道自己如果不是刚刚遇到贾东旭爆种搞出这么发明,李怀德知道自己的上限可能就是轧钢厂的厂长,书记都很难。但是贾东旭的爆种,不但让之前的厂长和书记高升,李怀德捡到了最大的一个果子,直接就成了轧钢厂的书记。轧钢厂的书记升迁的路子比轧钢厂厂长宽很多。
厂长调到政府部门很难,毕竟工厂和地方行政还是有区别的。并且即便到了政府部门要不就是同级别到冷水衙门,要不就是直接降级调任,最怕的事降级调任还是调到冷水衙门。但是书记就不一样,都是主管党群人事工作,所以书记调任的时候简单容易很多。并且书记从工厂调任政府部门很受欢迎,管理过工厂的书记管理手段很灵活,思路很开阔。有不少从工厂书记调到政府部门之后,很快就可以熟练的开展工作,并且工作过成果比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的要好。
李书记对着贾东旭说道:“东旭,农机的数据很亮眼,你对于农机有什么更进一步的想法吗?”
贾东旭听了李怀德的话,就知道李怀德意思,李怀德并不是真的想要知道贾东旭对于农机是否有改进的想法,而是想知道贾东旭对于接下来一段时间工作的安排,想知道贾东旭是否有新发明的计划。贾东旭对着李怀德说道:“李书记,对于农机我已经没有更进一步的想法,但是其他项目倒是有一些新的想法,只是这个想法,还只是初步构想,我需要仔细思考调研一下,看看是不是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李怀德听了贾东旭的话,很会开心,知道贾东旭马上又有洗呢发明。贾东旭的每次发明,不只是增加轧钢厂的附属工厂,对于轧钢厂的领导也是很大一笔政绩。这个政绩李怀德可以分享到最大的一块,就是比起贾东旭的收益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