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轧钢厂试验无土栽培和大棚技术(四)
看完韭黄的情况之后,贾东旭就对着二叔说道:“二叔,韭黄种子的事情基本上成了,接下来就是种植场地和种植需要用到的箱子。场地的话让每户人家自己找,主要是种植要用到的箱子,这个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要不然到时候因为箱子分配不均让大家心里有了嫌隙。”
贾东旭的二叔听了贾东旭的话,就直接说到:“村部只负责传授技术,种不种,怎么种,种多少都是各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去搞,这样挣多挣少谁也怪不到谁。你自己懒,挣不到钱就不要眼红别人挣得多,如果想多挣钱,就多努力,付出越多,挣得越多。
我们村部已经提前准备了超过两百个的种植箱,现在村里的木匠和篾匠都在加紧赶制种植箱。各家大部分也有可以用来种植的箱子,实在不行,已经破了口子的水缸可以种,只是用稻草盖一下就可以。等到我们实验成功的时候,我们村可以用来种植韭黄的种植箱加起来超过一千个。”
贾东旭听完之后,对着而说说到:“二叔,你们计划是村里种村里的,各家种各家的,是吗?”
贾东旭的二叔说到:“我们是这样计划的,毕竟我们村还是有十多位孤寡,如果村里不种植韭黄,对这些人就太不公平了。并且村里建设需要大量的钱,村里有了自己的额外收入,村子的发展建设也会更快更好。”
贾东旭听完二叔的所有计划和准备的东西,就知道二叔是真的很重视韭黄的种植,也考虑的很全面,现在已经做好了大规模种植的准备。并且最终可以筹备一千个种植箱,一个种植箱面积超过一平米,产出的韭黄的超过一斤。韭黄按照十天收割一次,现在韭黄的价格是三四毛一斤,一个种植箱十天的收益就可以超过四毛。
不要觉得十天挣四毛很少,要知道贾家村年景好的时候一个工分也就两分多钱,三分钱不到。年景差的时候就不说了,公分的下限不好说,灾荒再严重的那一年,贾家村一个公分只有三厘钱。一个壮劳力辛苦一天是十公分,也就是三分钱。那时候的黑市的粮价就不说了,即便是村里分粮的时候,粗粮也要四分钱一斤,细粮要一毛四分钱一斤。
一个壮劳力辛苦一天,赚到的钱还不够买一斤粗粮。按照贾家村的人口比例,总共差不多八百人,只有两百多壮劳力。一个壮劳力几乎承担着养活三个人的负担,即便是非壮劳力也有公分,但是公分不会太多。一个家庭一年挣得公分,除掉各种开支,条件好的家庭,可以人均三两粗粮一天。条件差的家庭,人均一两粗粮一天都是万幸。
一个韭黄种植箱十天收割一次,收割一次可以挣四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可以收割三十六次,一年挣的钱就是十四块四毛。一个种植箱实际挣的钱要远超这个,因为韭黄三毛多一斤是正常价格,到了冬天的时候,这个价格不说翻倍,至少要涨到五毛一斤以上。
根据实际的住房的限制,种植箱的限制,劳动力的限制。就只是种植韭黄这一个产业,就可以让贾家村的人人均年收入增加超过二十块。这就几乎让贾家村的人均收入翻倍了,这还只是村民自己种植的韭黄产出。如果加上村里种植韭黄的产出,可以说只要韭黄种植产业不倒闭,贾家村就一直会是四九城周边最富有的村庄之一。
贾东旭在了解到贾家村的韭黄种植必定会成功之后,就没在关注这个事情,而是和二叔说起了无土栽培和大棚技术。贾东旭对着二叔说到:“二叔,我已经在轧钢厂申请实验无土栽培和大棚技术。轧钢厂也通过了这个实验项目,如果实验成功,贾家村也可以使用无土栽培和大棚技术冬天种植各种蔬菜。只是这个难度比种植韭黄大很多,需要消耗的钱也要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