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镍合金
贾东旭和江阳很快就到了李怀德的办公室,李怀德看到贾东旭和江阳进来,就对着对着贾东旭说到:“东旭,江工程师,先坐。”李怀德等贾东旭和江阳坐下之后,就给贾东旭和江阳端来一杯茶。然后说到:“东旭,你刚刚电话里面没说清楚,你们技术处是搞出了什么技术,还是全球领先。”
江阳看到在李怀德说完之后,贾东旭并没有回话,就直接说到:“李书记,我们特种钢研究室根据东旭处长提供的初步资料,在外援工程师的帮助下,我们研究出了第一个领先国际的特种钢镍合金配方。”
李怀德听了江阳的话,就说到:“江阳同志,听你的意思,除了这个镍合金,还有其他合金。其他合金配方研究到了什么地步,如果研究成功,技术水平处于什么位置。”
江阳听了李怀德的询问,就说到:“除了镍合金,东旭处长还提供了诸如铝合金,锰合金,钛合金,等一百多种合金的初步资料。我们因为人手不足,主要研究的是常见的十多种合金,只是镍合金是最早突破的。其他合金都还在研究之中,我们研究的目标就是领先国际,即便不能领先,至少也要是国际一流。”
李怀德听了江阳的话,陷入了沉思。现在轧钢厂特种钢研究室已经有四五十个人,暂时不可能再增加人手,不说这些人才从哪里来,就是编制都很难批下来。毕竟按照五到十个人一组研究一种合金,一百多种合金如果同时研究,至少需要几百上千人。加上后勤保障,勤杂工,光一个特种钢研究室就要一两千人。
现在整个技术处全部人员加起来才四百人不到,这已经让很多兄弟厂家眼红,不是一次两次要上级部门从轧钢厂调派工程师支援他们。如果不是轧钢厂技术处的人才超过七成是自己培养,再加上李怀德在上层也有一些关系,轧钢厂技术处早就被瓜分了。这也是李怀德和贾东旭不敢扩大技术处的人数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才是人才难得。
按照贾东旭和李怀德的规划,技术处每年都会新增四十多个左右的新鲜血液。其中超过三十个是自己内部培养,每年分配到轧钢厂的技术员不会超过十个。正是因为轧钢厂技术处很有实力,有很多像首钢,西南重工等国内排名前列的大厂也已经模仿轧钢厂成立自己的技术处。
这些大厂的技术处刚建立的时候,为了最快的出成绩,这些工厂联合找到上级部门,从轧钢厂技术处调走了五十多个技术骨干。这件事情让李怀德和贾东旭心痛了好久,要不是最后上级部门补偿了轧钢厂小一百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其中技术类的有三十一个。当时李怀德说什么也不会放手,当时李怀德就威胁那些大厂,如果他们继续这样搞,那就把官司打到海子同志面前。
那些大厂也知道自己的行为过分,并且也已经挖到了改革技术处的中坚力量,也就没有再针对轧钢厂。李怀德说到:“江阳同志,现在全国各地都缺人才,就现在技术处的人员还是东旭同志不遗余力的培养,再加上我放下脸面跑部委才勉强凑齐。大批量增加人才暂时不现实,只能慢慢来,只能我们自己培养。”
在人员上李怀德没有多说,而是转回到镍合金上,李怀德对着江阳说到:“江阳同志,我们技术处这次研发出来的镍合金性能可以达到真么程度。”
江阳对着李怀德说到:“李书记,就我们目前测试的一些基础性能,都是领先国际,尤其是耐高温上。现在国际上耐高温材料的极限是九百多度,没有超过一千度的。我们研究出来的镍合金,可以在一千两百度的高温下保持结构稳定。”
李怀德虽然不是专门搞特种钢的,也知道这个耐高温钢材的重要性。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耐高温合金最多在八百多度下保持结构稳定性,这也是国内发动机一直不能突破的重要原因。现在有了镍合金,国内的发动机技术将迎来爆发。